福建高校积极创新服务助力经济发展
分享至好友和朋友圈
福建高校坚持“以服务为宗旨、在贡献中发展”,聚焦产业转型升级,不断推进服务创新,促进福建区域经济协调发展。
服务产业转型升级。一是推进关键技术创新。启动实施创新能力提升计划,以国家重点实验室、国家工程实验室、国家工程研究中心等科研平台为依托,承接国家级科研课题占全省80%以上。厦门大学与养生堂万泰公司联合研制重组戊型肝炎疫苗并上市。二是助推特色产业发展。福州大学建立闽清陶瓷行业联合研发中心、闽南石化学院、晋江高端装备制造研究中心等,带动地方传统产业升级。三是培养急需产业人才。新调增工学类专业点298个,工学类在校生占全省高校在校生总数的34.8%。福州大学、闽江学院等高校与企业联合办学,为当地石油化工、纺织服装类等产业培养各类适用人才。
服务企业校企双赢。一是共建研发平台。校企共建创新平台297个。其中福州大学与中铁集团、福建石化等大型国企合作共建中国中铁福州大学岩土灾害防治与监测预警联合工程研究中心、福建三聚福大化肥催化剂国家工程研究中心等研发平台,联手攻克核心关键技术。二是共引高端人才。福州大学与福建中海创集团共建先进控制技术研究中心,共享共用高层次人才,还推行“高端外国领军人才+科研平台+高端外国专家团队”人才引进模式。三是共推成果转化。高校与企业对接项目1300多个,开展各种产学研对接活动120多场,参与产学研活动的专家5100多人次。
服务地方经济建设。一是推进校地常态合作。厦门大学等5所重点建设高校与福州市签订校地战略合作协议。福州大学与全省九个设区市实施校区(县)合作工程。福建中医药大学开展科技人员到地方政府、服务企业行动,加强闽产道地药材的可持续开发和产业链优化对接。二是帮助地方抓好规划建设。华侨大学组织环境科学、土木工程、规划设计等专业领域人才组成专家服务团参与南安市水土流失综合治理。福建工程学院组织教师参与40多个城市建设、新农村建设规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