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挥部属师范大学的“旗舰”作用,大力推动教师教育的振兴发展
分享至好友和朋友圈
东北师范大学国际与比较教育研究所所长、教授 饶从满
日前教育部、财政部、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中央编办联合下发了《教育部直属师范大学师范生公费教育实施办法》(以下简称“公费教育实施办法”),取代了2007年颁发的《教育部直属师范大学师范生免费教育实施办法(试行)》和2012年颁发的《关于完善和推进师范生免费教育的意见》。关于“公费教育实施办法”的精神,人们会有各种各样的解读,但本文想特别强调的是:“公费教育实施办法”的施行将有助于更好地发挥部属师范大学在我国教师教育改革发展中的“旗舰”作用,从而推动我国教师教育的振兴发展。之所以如此说,主要基于以下几点判断:
第一,中国的教师教育开始进入振兴发展的阶段。笔者曾在《华东师范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2018年第4期的“新时代教师队伍建设”笔谈中将20世纪90年代中期以来的中国教师教育改革发展划分为三个阶段:一是“体系重构阶段”(20世纪90年代中期至2005年前后);二是“内涵建设阶段”(2005年前后至2017年初);三是“振兴发展阶段”(2017年中以来)。笔者之所以说自2017年中开始中国的教师教育进入了“振兴发展阶段”,主要是基于两点:一是中国教师教育发展当前面临的最大课题是“振兴发展”;二是中国政府已经清醒地意识到这一课题,并且逐步采取了一系列举措。2017年11月《普通高校师范类专业认证实施办法(暂行)》的颁布,尤其是进入2018年之后《全面深化新时代教师队伍建设改革的意见》和《教师教育振兴行动计划》的相继颁发,拉开了中国教师教育振兴发展的序幕。而“公费教育实施办法”的颁发正是国家为振兴发展教师教育所采取的重要举措之一。
第二,部属师范大学在中国教师教育振兴发展中应发挥“旗舰”作用。中国的教师教育能否振兴发展,不仅取决于我们的政策意愿有多强烈,更要看我们的政策是否抓住了重点。20世纪90年代以来的教师教育体系重构给我国的教师教育带来了开放的体系,但也衍生了一些非预期的结果:一方面高水平综合性大学并未参与教师教育,另一方面教师教育又在传统高水平师范院校的综合化过程中逐渐弱化甚至边缘化。在此背景下,要振兴发展中国教师教育,优先需要考虑的是如何稳定一批传统的高水平师范类院校,尤其是部属师范大学,使其重视教师教育、投入教师教育。部属师范大学虽然数量少,培养的师范生数量也有限,但是它们的影响与作用却是不容小觑的:如果部属师范大学不重视、甚至逃离教师教育的话,势必会影响社会对于教师教育的机构层次和教师培养质量的观感以及师范专业的生源质量,从而形成一种不利于教师教育质量提升的恶性循环。而如果部属师范大学能够坚守并大力投入教师教育,不仅可以稳定师范院校的军心,而且可以给这些院校在教师教育改革发展和质量提升方面提供示范引领。正因如此,“公费教育实施办法”中特别强调要“发挥部属师范大学师范生公费教育的示范引领作用”。
第三,“公费教育实施办法”的施行有助于更好地发挥部属师范大学的“旗舰”作用。应该说,国家2007年决定首先在部属师范大学实施“师范生免费教育”,就具有寄期望于部属师范大学发挥教师教育“旗舰”作用的政策意图。但是,“师范生免费教育”政策在实施过程中也的确暴露出了一些影响部属师范大学投入教师教育的积极性进而影响其“旗舰”作用发挥的问题。在这个高度重视评估并根据评估结果进行资源分配的时代,“师范生免费教育”政策似乎不仅不能给师范院校在学科评估和资源竞争中带来多大增益,而且还因为影响了本校研究生生源质量进而影响学科建设的原因,而备受争议。不仅如此,“师范生免费教育”政策的弹性不足,尤其是较长的服务年限和保障性定向就业,也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在校师范生的学习积极性,这也导致部属师范大学实施师范生免费教育的意愿逐步低下。“公费教育实施办法”的颁发,在很大程度上就是为了解决这些问题,或者说在客观上有助于这些问题的解决,进而促进部属师范大学作为教师教育“旗舰”作用的更好发挥。这是因为“公费教育实施办法”给予了公费师范生更多的尊重、选择和支持,也赋予了部属师范大学以更大的自主。这些规定得到切实落实的话,考生报考公费师范生和在校期间的学习积极性将会大幅提高,部属师范大学实施师范生公费教育的积极性和培养质量也有望得到切实的提升。师范生公费教育在部属师范大学内部的地位巩固和提升,必将有助于部属师范大学改革发展教师教育的主动性发挥,也势必会对中国教师教育振兴发展产生“旗舰”效应。
当然需要指出的是,部属师范大学能否在教师教育振兴发展中充分发挥“旗舰”作用,不仅仅取决“公费教育实施办法”的施行,更有赖于包括《全面深化新时代教师队伍建设改革的意见》和《教师教育振兴行动计划》在内的相关政策措施的配套落实。教师和教师教育的地位提升是教师教育振兴发展的根本保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