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部有关负责人就《关于实施教育扶贫工程的意见》答记者问
分享至好友和朋友圈
1.为什么要制定《关于实施教育扶贫工程的意见》?
2011年中央扶贫开发工作会议把14个集中连片特殊困难地区(以下简称片区)作为今后一个时期扶贫攻坚的主战场。这些地区生态环境脆弱,生存条件恶劣,自然灾害频发,经济基础薄弱,社会事业滞后,特别是教育发展状况严重滞后,劳动者素质不能适应现代产业发展要求,造成这些地区长期贫困。教育发展滞后已经成为制约贫困地区经济社会发展的重大瓶颈。实践证明,扶贫攻坚的关键在教育。习近平总书记2013年元旦前夕到河北省阜平县考察时指出,治贫先治愚,把下一代的教育工作抓好,把贫困地区孩子培养出来,是扶贫根本之策。
为落实中央扶贫开发工作会议精神和《中国农村扶贫开发纲要(2011—2020年)》、《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的战略部署以及中央领导同志的要求,充分发挥教育在扶贫开发中的重要作用,培养经济社会发展需要的各级各类人才,促进片区从根本上摆脱贫困,教育部会同发展改革委、财政部、扶贫办、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公安部、农业部等部门研究制定了《关于实施教育扶贫工程的意见》,日前已由国务院办公厅转发。
2.教育扶贫工程的实施范围包括哪些地区?
实施教育扶贫工程的范围为《中国农村扶贫开发纲要(2011—2020年)》所确定的连片特困扶贫攻坚地区,具体是:六盘山区、秦巴山区、武陵山区、乌蒙山区、滇桂黔石漠化区、滇西边境山区、大兴安岭南麓山区、燕山-太行山区、吕梁山区、大别山区、罗霄山区等区域的片区和已明确实施特殊政策的西藏、四省藏区、新疆南疆三地州,涉及21个省区市及新疆生产建设兵团共680个县。
3.实施教育扶贫工程的总体目标是什么?
按照党的十八大提出的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总体实现和进入人力资源强国行列的目标,加快片区教育发展和人力资源开发,到2020年,使片区基本公共教育服务水平接近全国平均水平,教育对促进片区人民群众脱贫致富、扩大中等收入群体、促进区域经济社会发展和生态文明建设的作用得到充分发挥。具体包括提高基础教育的普及程度和办学质量、提高职业教育促进脱贫致富的能力、提高高等教育服务区域经济社会发展能力、提高继续教育服务劳动者就业创业能力等四个方面目标。
4.实施教育扶贫工程需要遵循哪些基本原则?
一是以省为主,加强统筹。按照“省负总责、县抓落实、扶持到校、资助到生”的教育扶贫工作要求,由省级人民政府统筹各方面资源,加大教育扶贫工程的实施力度。
二是以人为本,尊重群众。围绕“人人受教育,个个有技能,家家能致富”的要求,工程实施的重大政策和关键环节要充分尊重群众意愿,做好政策解释和引导工作。
三是改革创新,加快发展。针对制约贫困地区教育发展的瓶颈因素和关键领域,着力破除制约发展的体制机制障碍,深化人才培养模式改革,调整培养结构,加快发展步伐。
四是因地制宜,分类指导。结合各个片区的实际情况,确定教育扶贫工程的重点任务和政策范围。根据各级各类教育特点,确定规划目标,落实政策措施,科学组织实施。
五是规划引导,分步实施。加强与国家主体功能区规划、片区区域发展与扶贫攻坚规划相衔接,推动片区人口和劳动力通过教育向重点开发区和优化开发区转移。制定教育扶贫工程的年度计划,明确重点,分步实施。
5.教育扶贫工程将从哪些方面加强贫困地区的基础教育建设?
一是切实巩固提高义务教育水平。进一步加大片区义务教育投入力度,推进义务教育阶段学校标准化建设。进一步强化中小学幼儿园安全管理。开齐开足中小学课程,全面实施素质教育。加大地处高原或寒冷地区的小规模学校(含教学点)公用经费保障水平,确保学校正常运转。
二是加快发展学前教育。充分利用中小学布局调整的富余资源及其他资源发展学前教育。在乡镇和人口较集中的行政村建设普惠性幼儿园,在人口分散的边远地区设立支教点、配备专职巡回指导教师,形成县、乡、村学前教育网络。
三是推动普通高中多样化发展。民族地区教育基础薄弱县普通高中建设项目和普通高中改造计划优先支持片区普通高中教育。支持片区推进人才培养模式多样化,鼓励普通高中办出特色、促进学生全面有个性地发展。
四是重视发展特殊教育。改善片区特殊教育学校和接受残疾学生融合教育的普通学校办学条件。建立普惠和特惠政策相结合的资助体系。
五是保障移民搬迁学生就学。配合实施片区区域发展与扶贫攻坚规划提出的易地扶贫搬迁、生态移民搬迁、地质灾害搬迁等措施,优先在移民安置区建设好学校并保障正常运转。
六是加强双语教育和民族团结教育。大力推广国家通用语言文字,尊重和保障少数民族使用本民族语言文字接受教育的权利。加大对双语寄宿制学校、双语幼儿园的支持力度。通过扩大特岗教师规模、加强民语教师培训和增加核定编制的办法加快补充双语教师。
七是鼓励教师到片区从教。研究制定教师到片区农村边远学校工作的奖励措施。设立专项资金,对在片区乡、村学校和教学点工作的教师给予生活补助。边远艰苦地区农村学校教师周转宿舍建设工程优先在片区实施。实施好边远贫困地区、边疆民族地区和革命老区人才支持计划教师专项计划,鼓励免费师范生到片区从教。幼儿园和中小学教师国家和省级培训计划、农村学校教育硕士师资培养计划进一步向片区倾斜。
6.近年来,国家十分重视发展职业教育,教育扶贫工程将通过哪些措施来发展贫困地区的现代职业教育?
一是大力发展服务当地特色优势产业和基本公共服务的现代职业教育。重点支持一批社会有需求、办学有质量、就业有保障的特色优势专业,更好满足片区产业发展对技术技能人才的需求。加大职业学校教师素质提高计划的倾斜支持力度。
二是实施中等职业教育协作计划。支持东部和中西部城市职业院校扩大招收片区学生的规模,对口支持片区职业院校。有计划地支持片区内限制开发和禁止开发区初中毕业生到省(区、市)内外经济较发达地区重点中等职业学校接受教育。加大对承担对口招生任务学校的支持。
三是传承创新民族文化、民族技艺。重点支持一批体现片区民族文化特点、具有产业化前景的民间传统技艺专业。鼓励民间艺人、技艺大师、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参与职业教育办学。支持民族贸易企业、文化旅游企业参与校企合作。各级教育、文化、旅游、贸易等部门加大对民族文化、民族技艺职业教育的支持力度。
四是广泛开展职业技能培训。各地人力资源社会保障、教育、扶贫、农业等部门要联合制定培训计划,安排有学习意愿的未升入普通高中和高等学校的毕业生、具备一定文化素质的社会青年进入职业院校、培训机构等学习。
7.高等教育将从哪些方面提高服务贫困地区经济社会发展的能力?
一是提高片区高等教育质量。片区高等学校要明确服务当地经济社会发展的办学定位,重点发展支撑当地特色优势产业的学科、专业。中央相关高等教育项目和资金要对片区给予适当倾斜。将片区高等学校纳入东部高等学校对口支援西部高等学校计划,建立对口支援长效机制。
二是加大高等学校招生倾斜力度。实施面向贫困地区定向招生专项计划,扩大片区学生接受优质高等教育的机会。高校招生计划和支援中西部地区招生协作计划向片区所在省(区、市)倾斜。普通高等学校举办的民族预科班、民族班向片区中的民族地区倾斜。
三是开展高等学校定点扶贫工作。发挥高等学校在人才扶贫、科技扶贫、智力扶贫、信息扶贫等方面的积极作用。中央部(委)属高校主要参与国家扶贫开发工作重点县的定点扶贫工作,省属高校根据省级人民政府统一安排参加本省级行政区域内的定点扶贫工作。
8.教育扶贫工程对贫困地区学生有哪些资助措施?
一是稳步推进农村义务教育学生营养改善计划,逐步完善青少年营养标准,建立学生营养监测网络,加快片区农村义务教育学校伙房或食堂等生活配套设施的建设。
二是完善农村义务教育家庭经济困难寄宿生生活费补助政策,加大对家庭经济困难幼儿、孤儿、残疾幼儿入园和普通高中家庭经济困难学生的资助力度,高等学校对来自片区农村家庭经济困难的学生将优先予以资助。
三是完善职业教育资助政策。落实好中职教育免学费和助学金政策,在国家奖助学金等资助政策上对高等职业院校涉农、艰苦、紧缺专业的农村家庭经济困难学生给予倾斜;对有计划转移到省(区、市)外符合条件的中等职业学校学生,由生源地人民政府和接收地人民政府通过统筹教育、扶贫、农业和对口支援等资金落实住宿费、交通费等补助;“农村劳动力转移培训计划”、“阳光工程”等各项资金,按国家规定优先对当地农民或已进城的农民工接受技术技能培训予以补贴;对未升学的农村初、高中毕业生免费提供农业技术技能培训。
9.教育信息化对于贫困地区教育发展意义重大,教育扶贫工程计划如何推进这项工作?
一是加快片区学校信息基础设施建设,到2015年基本解决片区内义务教育学校和普通高中、职业院校的宽带接入问题。
二是通过卫星、电视、互联网等远程教育平台共享优质教育资源,开放大学和高等学校继续教育机构要开发适合片区的教育资源,加强片区学校教育信息技术应用能力培训,优先为村小学和教学点配置数字化优质教育资源。
三是优先在片区实施“国家教育管理信息系统建设”相关项目,开展片区教育行政干部信息化管理能力培训,加强学生学籍、资助等重要基础信息管理系统的应用。
10.怎样确保教育扶贫工程的有效实施?
在经费保障方面,中央和省级人民政府将加大对教育扶贫工程的投入和资金保障力度,加强教育扶贫工程资金的使用管理。
在学生就业方面,将切实加强毕业生就业工作,引导和支持高校、中等职业学校毕业生到贫困地区就业创业。
在对口支援方面,承担对口支援任务的省(市)、中央企业、高校和中职学校要把支持片区教育发展和人才培养作为工作重点,不断完善教育对口支援工作机制。
在人才引进方面,将积极组织大中城市和东部地区学校的专家学者、优秀教师、离退休专业技术人员和志愿者到片区学校服务。
同时,还将通过落实各部门及各级政府责任,动员社会各界力量参与和支持,加强教育扶贫工程考核评估,确保工程的有效实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