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高校科学发展提供坚强组织保证

2012年08月20日 来源:中国教育报
二维码
用微信扫描二维码
分享至好友和朋友圈

  为高校科学发展提供坚强组织保证

  ——党的十七大以来教育部直属高校领导班子建设工作成效综述 

  这五年,直属高校干部选拔任用制度改革深入推进;

  这五年,高校领导班子建设有力服务高教改革发展;

  这五年,直属高校领导班子建设工作更加富有成效。

  党的十七大以来,在教育部党组的正确领导下,教育部直属高校领导班子建设工作始终坚持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为指导,紧紧围绕高等教育事业的中心任务和教育规划纲要的贯彻落实,坚持德才兼备、以德为先的用人标准,按照社会主义政治家、教育家的目标要求,着力造就高素质的领导班子,为推进直属高校事业科学发展提供了坚强的组织保证。

  高举旗帜,坚定信念,高校思想政治建设常抓不懈

  加强和改进领导班子思想政治建设是提高领导班子和领导干部素质的根本途径,是全面贯彻党的十七大精神的必然要求,是贯彻落实教育规划纲要、提高办学治校能力、推动学校事业科学发展的迫切需要。

  教育部人事司司长管培俊介绍,教育部党组历来高度重视直属高校领导班子思想政治建设,始终将思想政治建设作为重点工作常抓不懈。以高举旗帜、坚定信念、践行宗旨为根本,把理想信念教育贯穿于领导班子思想政治建设的始终,坚持党的教育方针和社会主义办学方向,不断提高政治敏锐性和鉴别力,确保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在高校的主导地位。

  多年的实践告诉我们,学校发展,领导班子学习研究能力、超前谋划能力、破解难题能力至关重要。积极推进学习型领导班子建设,已在教育部直属高校形成制度。

  上海交通大学建立集体学习制度、务虚会制度、专题研究制度,着力建设学习型、研究型、开拓型领导班子。围绕学校改革发展中的热点和难点,每位校领导都要牵头进行专题研究,研究成果通过党委常委会和校长办公会,及时转化为支撑学校发展的超前谋划和政策举措。在学校党委书记马德秀看来,这样的制度设计和理性自觉,既提高了班子科学决策能力,又提升了统筹学校发展的整体领导水平。

  教育部党组高度重视党委领导下的校长负责制的贯彻落实,配合中组部研究制定党委领导下的校长负责制实施意见,同时通过组织专题培训、经验交流等多种形式加强对高校的指导,积极推动党委领导下的校长负责制的实施。

  各高校在具体实践中,积极探索党委领导下的校长负责制的有效实现形式,制定了具体的实施细则,完善了议事规则和决策程序,基本建立起行之有效的制度体系,为增进领导班子团结、加强领导班子思想政治建设提供了制度保障。

  东北大学校长丁烈云认为,党委领导下的校长负责制是党在高校的根本组织制度和领导制度,是保证领导班子整体功能的制度安排。校长在行政工作方面是第一责任人,但在权力方面绝对不是第一人,校长手中的权力是为更好地履行职责。要健全和完善领导班子议事决策机制,注重完善大学治理结构,积极探索决策权、执行权与监督权相互制约又相互协调的运行机制。

  五年来,教育部积极贯彻落实中央关于大规模培训干部的部署。选派了48名干部赴中央党校学习培训,连续举办10期高校领导干部进修班,以直属高校领导干部为主体培训了1200余名干部。连续三年配合中组部在浦东干部学院、井冈山干部学院、延安干部学院举办高校主要领导干部专题研讨班,26所教育部所属中管高校的主要领导参加了培训,刘延东、李源潮等中央领导同志高度重视办好专题研讨班,亲自审定培训方案,为学员作辅导报告。教育部还充分利用“高校领导赴海外培训”项目,组织了23期以直属高校校级领导干部为主要对象的培训班赴美国、欧洲等国家或地区的知名大学进行境外培训。

  教育部党组坚持把“为民、务实、清廉”作为高校领导班子作风建设的核心内容。教育引导干部牢固树立宗旨意识和群众观念,通过教职工代表大会制度、党代表大会代表任期制、校领导接待日制度、联系基层制度等拓宽沟通交流渠道,密切与干部教师的联系,切实为师生排忧解难。实行党务公开、校务公开、民主治校、阳光治校,进一步规范了高校办学行为。完善直属高校巡视制度,将领导班子党风廉政建设情况作为巡视的重要内容,加强对领导班子和领导干部的巡视监督,已完成75所直属高校的巡视工作,有力促进了直属高校领导班子的作风改善。

  德才兼备,以德为先,不断优化领导班子结构

  五年来,教育部党组始终坚持以党的十七大精神为指导,坚持五湖四海、任人唯贤,坚持德才兼备、以德为先用人标准,坚持民主、公开、竞争、择优方针,不断优化领导班子结构,完善沟通协调机制,着力建设高素质的领导班子。

  据统计,五年来,教育部直属高校中54个党委班子、72个行政班子完成了换届,先后任免干部1333人次,基本实现了直属高校领导班子换届和干部调整的制度化、规范化。

  教育部党组深入贯彻中央精神,在直属高校领导班子选配工作中,突出德才兼备的导向,严格执行干部选拔任用的原则、标准和条件,结合高校特点加强对干部政治品质和道德品行的考察,对个人品质、学术诚信等存在问题的干部,一票否决。突出工作实绩的导向,全面准确地了解干部的工作实绩,坚持凭实绩用干部。突出群众公认的导向,扩大覆盖面,尽可能让更多的知情人参加推荐、参与测评,更好地体现广大党员、干部和群众特别是服务对象的真实意愿。同时,坚持重视基层的导向,明确要求直属高校校级领导干部要有基层院系的工作经历。

  教育部人事司副司长魏士强表示,为建立一支素质过硬、结构合理的高校领导干部队伍,教育部党组从增强班子的整体功能出发,着力优化领导班子结构,既注重选拔熟悉教学、科研工作的学术型干部,又注重选拔行政经验丰富、管理能力强的专职干部;既考虑任职经历、专业背景与学校实际的契合,又考虑年龄梯次搭配、性格气质互补;既大力选拔优秀年轻干部,又注意发挥各个年龄段干部的作用。同时,重视选拔优秀的女干部和党外干部。

  据统计,目前75所教育部直属高校共有领导干部785人。

  从年龄结构看,50岁及以下313人,占39.9%;51岁至60岁的446人,占56.8%,领导班子平均年龄为52.5岁,形成了以年富力强的中青年为主体、老中青搭配的梯次结构。

  从学历层次看,具有硕士以上学位的660人,占84.1%;其中,具有博士学位的509人,占64.8%,与五年前相比提高了15.9个百分点。一大批具有海外留学或进修经历的干部走上了领导岗位。

  从专业技术职务看,具有高级专业技术职务的比例达到96.8%,相当一部分高校领导干部是各学科领域的知名专家,有27名中国科学院、中国工程院院士,班子成员的学历层次和学术水平进一步提升,专业背景也基本覆盖了学校主要学科,实现了班子成员的学科互补。

  此外,74.7%的直属高校党政班子中配备了女干部;42.7%的直属高校领导班子配备了党外干部,所属党派涵盖了全部8个民主党派中的7个,有9名党外干部担任省市人大常委会副主任、政协副主席等职,高校干部已成为国家和地方党外干部的重要来源。

  教育部党组始终坚持把后备干部队伍建设作为事关高等教育事业全局和长远的战略任务来谋划,着力抓好后备干部的选拔、培养、管理和使用。2009年开展了直属高校校级后备干部的集中调整工作,在选拔过程中,坚持德才兼备、以德为先的选拔标准,充分体现政治性、政策性和导向性,坚持扩大视野,拓宽渠道,广泛听取各方意见,建立了由813人组成的年龄、学历和专业结构较为合理的后备干部队伍。仅2010年以来,就有31位正职后备干部走上了领导岗位,占新提任正职的81.6%,大部分新任副职也是从后备干部中产生。

  公开选拔,大胆任用,干部制度改革有新突破

  党的十七大和十七届四中全会对深化干部人事制度改革作出了全面部署,教育规划纲要对高校领导班子建设提出了新的要求,教育部党组全面贯彻落实中央精神,结合高校领导干部队伍实际,着眼于提高选人用人公信度,不断深化高校干部选拔任用制度改革,改革的力度不断加大,改革的广度不断拓展,改革的深度前所未有,取得了显著成效。

  2011年12月,根据教育规划纲要提出的完善大学校长选拔任用办法和建设现代大学制度的要求,教育部党组开展了公开选拔校长试点工作,面向海内外公开选拔东北师范大学校长和西南财经大学校长。

  根据校长岗位的特点,公开选拔采用职业素养综合评估的方式代替笔试确定面试人选,采取面试、面谈与民意测验相结合的方式进行面试,通过遴选委员会“评素质”、干部师生代表“测民意”的方式多维度考评人选。

  实践表明,这次改革试点是高校干部选拔任用制度改革的重要尝试,是推进现代大学制度建设、深入贯彻干部人事制度改革规划纲要的重要举措,方向正确,特色鲜明,操作规范,效果良好,拓宽了选人用人视野,为完善大学校长选拔任用办法提供了新鲜经验,社会各界给予了充分肯定,形成了深化改革的良好氛围。

  张宗益去年12月份参加教育部面向海内外公开选拔直属高校校长试点工作,今年4月17日被教育部任命为西南财经大学校长。

  张宗益说,报名的时候以为会像各高校众多校内公开招聘一样,小范围、短时间面试一下即可。后来的整个过程,让他有“五个没想到”:没想到竞职演讲和考察时参加的人数这么多、面这么广;没想到竞职演讲时的遴选专家阵容这么庞大、层次这么高;没想到竞聘有这么多的环节,要考察这么多的内容;没想到竞聘程序这么严格;没想到社会反响这么大。由此,张宗益认为,公开选拔直属高校校长是对直属高校干部任用制度的一种新的方式的成功尝试,是一项重要的制度性改革,对推进直属高校事业科学发展有重要的指标性意义。

  公开选拔校长试点,开始破冰之旅。此前,公开选拔副校长,已经成为常态。

  教育部党组坚持深化干部选拔任用制度改革,用改革的办法选准干部、配强班子,尤其是近年来不断完善副校长公开选拔、竞争上岗,竞争性选拔干部的科学化水平不断提升。科学界定竞争性选拔的情形,更加注重时机与范围的把握,结合班子换届或干部调整统筹谋划。科学分析岗位需求,合理设置资格条件,尤其是把专业背景、工作经历、个人专长等体现到竞争性选拔职位中,更加注重岗位需求的针对性。科学设置考试测评内容,强化岗位需求,根据选拔职位的不同要求,突出履职必备能力素质方面的测试。在考试测评的方法上,借鉴公选校长的有益经验,组建以行家为主体的评委组,扩大校外评委的比例,将面试与面谈相结合等。目前,已有超过三分之一的直属高校开展了副校长公开选拔、竞争上岗工作。

  此外,总会计师改革试点工作积极推进。按照教育规划纲要试行设立总会计师的要求,2011年12月教育部党组在东南大学、山东大学、华中科技大学、中央戏剧学院、东北大学、中国海洋大学等6所直属高校开展总会计师改革试点工作,6位懂教育、懂财经、懂管理的高级专门人才经过公开选拔走上了学校领导岗位。总会计师的设立,提高了领导班子财务和资产管理的专业化水平,加强了对学校财经管理工作的领导,对于增强高校领导班子适应教育资产规模化、收入结构多元化的新变化,防范财务风险,提高教育资金的使用效益等具有重要意义。

  选人用人,要形成民主公开公平竞争择优的环境。天津大学党委书记刘建平介绍,学校扎实做好选人用人工作,2011年,在中组部对学校的选人用人工作检查中,民主评议的三项指标“满意和基本满意”率平均为99.21%,在被抽查的教育部直属高校中满意率最高。

  干部交流是增强干部队伍活力,提高干部素质和能力水平的有效途径。

  近年来,教育部党组不断加强部机关、直属高校、直属单位、驻外教育机构四支干部队伍的统筹,推进高校干部队伍与其他三支干部队伍的交流使用。

  加大直属高校主要领导的交流力度,结合党政领导班子换届或正职到龄调整,推进党委书记和校长的交流使用,实现党委书记和校长优势互补、合理搭配,目前75所直属高校的党委书记和校长交流产生的有88人,占正职人数的58.7%,党委书记和校长均为校内产生的仅有18所,不到直属高校总数的四分之一。

  直属高校的干部交流,突破了只在高校内部选拔干部的瓶颈,拓展了干部培养使用的空间。

  探索规律,积累经验,着力造就高素质领导班子

  掌握了规律性,就掌握了工作的主动性。长期以来,教育部党组坚持一手抓领导班子选拔配备,一手抓领导班子建设的规律性研究,并将研究成果与工作实践紧密结合。

  围绕建立科学的考核评价体系,开展了“体现科学发展观要求的高校领导干部综合考核评价体系”课题研究。

  围绕中管高校主要领导干部的选拔任用,会同中组部设立了“中管高校领导干部选拔任用机制研究”课题,对建立和完善具有中国特色的规范性的大学主要领导干部遴选任命办法和相关制度进行了有益探索。

  围绕完善大学校长选拔任用办法,积极开展调查研究,广泛借鉴国内外的有益经验,研究制定了符合高校实际和校长岗位要求的《公开选拔直属高校校长试点工作方案》以及每个阶段的配套实施办法,确保了公选校长的有章可循、有据可依。

  管培俊介绍,党的十七大以来,特别是十七届四中全会召开和教育规划纲要颁布以来,直属高校领导班子建设工作中积累了六条宝贵经验:

  一是必须始终坚持以思想政治建设为先导,着力提高高校领导班子办学治校能力。二是必须始终坚持正确的用人导向,把握高校干部成长、培养和选拔的规律,努力造就高素质的高校领导班子。三是必须始终围绕贯彻好党委领导下的校长负责制来加强高校领导班子建设,在不断推进制度化、规范化中提高科学化水平。四是必须始终坚持为民务实清廉,精心培育高校领导班子优良作风,营造大学精神家园。五是必须始终坚持以改革创新为动力,紧密结合高等教育改革发展的形势需要,切实解决高校领导班子建设中不断出现的新矛盾新问题。六是必须始终坚持充分调动各有关方面的积极性,在教育部党组的正确领导下形成全方位、多层次推动工作的良好局面。

  高校管理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我国高等教育已进入全面提高质量、冲击世界一流的关键阶段,高校的管理也面临从粗放式的外延管理转向更加精细化的内涵管理,从经验型管理转向更加科学的管理,从相对封闭的管理转向师生和社会广泛参与的开放型管理。因此,中国高校的管理难度和复杂程度前所未有,这必然要求高校管理者心无旁骛、全心全意地投入。

  北京师范大学新任校长董奇上任伊始提出“四不”承诺引发关注。董奇表示,“四不”如果仅仅是个人的承诺,对于高校管理水平的提升必然是非常有限的。当前,要加强四项制度建设,一是建立学校管理队伍的全职化制度,二是建立学校管理人员的激励保障制度,三是建立学校管理者履职情况的反馈与督导制度。四是建立学校管理队伍的动态调整与退出制度。只有学校整个管理队伍的工作投入度更高、工作能力更强,学校才能取得更大的发展。

  大学会聚了众多知名专家,其中不乏德高望重的大师。做好管理工作不能单靠行政命令,需要以理服人、以德服人、以情感人,特别是要修身立德,发挥好模范和表率的作用。在华东理工大学党委书记杨贤金心目中,作为一名大学的领导,要做到“真”、“实”、“度”。“真”就是要真心真诚,“实”就是要脚踏实地,“度”是要宽容大度。

  把方向,定战略,谋改革,促发展。面向未来,我们将着力造就有凝聚力、有战斗力的高校领导班子,为完善中国特色现代大学制度提供组织保证!

  (记者 唐景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