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部有关负责人就教育规划纲要实施一周年答问

2011年08月02日 来源:中国新闻网
二维码
用微信扫描二维码
分享至好友和朋友圈
  中新网8月1日电 2010年7月13日,党中央、国务院召开了新世纪第一次全国教育工作会议,颁布了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在实施一周年之际,国家教育体制改革领导小组办公室负责人回答了记者提问。

  以下是教育部网站公布的答问实录:

  一.教育规划纲要的贯彻落实工作力度大、措施实、效果好,请问最大的体会是什么?

  答:贯彻落实工作中最大的体会是,党中央、国务院的坚强领导,是有力有序推进规划纲要实施的根本保证。中央领导同志多次强调,有了一个好的纲要,关键是要抓落实,并亲自部署、亲自推动落实工作。胡锦涛总书记在全国教育工作会议重要讲话中提出了“五个必须”,在第26次中央政治局集体学习时强调了“四个着力”,在清华大学百年校庆大会上提出了新的要求,多次深入基层、学校调研指导。温家宝总理走进学校、走进课堂,听取教师同学的意见建议,多次主持召开国务院常务会议,研究部署加快学前教育发展、做好高校毕业生就业、加大财政教育投入等工作。刘延东国务委员十几次深入一线调研,几十次开会研究、协商重大政策问题。一年来,支持规划纲要实施的一系列政策体系正逐步形成,为把规划目标落到实处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二.规划纲要的贯彻落实,不是一个单位一个部门能够独立进行的,请问在实施中如何发挥各方面的作用?

  答:规划纲要发布后,为有效推动落实工作,国家成立了包括党政群系统20个部门组成的教育体制改革领导小组,统筹协调教育改革发展重大方针和政策措施,研究部署、指导实施教育体制改革工作。经国家教改领导小组审定,国务院办公厅印发了纲要任务分工方案,把纲要确定的任务分解为190项,落实到60个部门,牵头部门11个,参与部门49个。分工明确后,针对每项任务,各牵头部门商参与部门,制定了详细的工作计划和实施方案,进一步把目标任务分解到司局、具体到项目、落实到岗位、责任到个人。目前,各单位各部门正按计划有序推进。据初步统计,中央有关部门围绕贯彻落实纲要已出台了100多个重要文件。这些文件中,有的是主管部门制定出台的,有的是几个部门联合发布的,有的是多部门协商制定的。总的来看,各单位各部门分工负责、协同作战,为规划纲要贯彻落实形成了强大的合力。

  三.根据我国现行管理体制,教育事权主要在地方,规划纲要的贯彻落实,地方和学校的积极性如何?

  答:我国有几十万所学校,分布在全国各地,隶属于不同地方和部门。规划纲要的贯彻落实,中央是统领,地方是关键,学校是基础。经过制定过程的广泛参与和发布实施后的系统宣传学习,社会各界对规划纲要普遍认同,落实好、实施好成为上下共同的心愿。各级党委政府对教育的重视,可以说是达到了前所未有的高度。一年来,全国31个省(区、市)和新疆生产建设兵团,以国家教育规划纲要为指引,制定了本地教育规划纲要,召开了各地教育工作会议,党政一把手亲自出席会议并发表讲话,对当地教育改革和发展进行了系统部署。据我们了解,全国各地都在密集出台支持政策,陆续实施重大发展项目,积极推进各项改革。尤其可贵的是,作为落实规划纲要最重要的主体,基层教育部门和各级各类学校,借实施纲要的东风,在推进素质教育、减轻学生负担、改进教学方式、改革办学模式、提高教育质量等方面,大胆探索,大胆实验,涌现了一大批先进经验和典型,改革发展的成效正在逐步显现。

  四.教育规划纲要制定过程中,曾两次向全社会公开征求意见,取得了良好效果,受到了充分肯定,在实施过程中,是否也有类似的做法?

  答:充分发扬民主,广纳群言、广集众智,是制定纲要的成功经验,也是落实纲要遵循的基本原则。去年,规划纲要颁布实施不久,新中国教育史上第一个国家教育咨询委员会宣告成立,其主要职责就是调查、研究、审议重大教育问题和教育政策。首届咨询委员会由64位各领域的权威专家组成,针对规划纲要确定的十大改革,分为10个组开展工作,目前发挥着十分重要的作用。这一制度安排,就是把规划纲要制定过程中充分听取专家意见的做法规范化、制度化,为提高重大教育决策的科学化、民主化水平建立长效机制。一年来,凡是出台重大政策,都要经过深入调研,广泛征求意见,取得各方的理解和支持。工作中,我们有专门的工作小组,收集方方面面对教育的看法和反映,用以评估、提醒、指导工作。不论是积极的建议,还是负面的评价,甚至批评的声音,我们都一视同仁、认真对待。有时候一些质疑甚至“曝光”,只要客观、准确、善意,都有助于我们改进工作。我们深深体会到,制定一个好纲要需要全社会的力量,落实好纲要更需要全社会的参与和支持。

  五、教育要发展,根本靠改革,这是全社会的共识,请问教育改革推进情况如何?

  以改革推进发展,这是规划纲要的基本思想,也是得到大家认同的重要原因。规划纲要对教育改革进行了系统设计,并确定了本届政府着重推进的十大改革。同其他领域的改革一样,教育改革已进入“深水区”,涉及观念的转变、利益的调整、体制的变更,牵一发而动全身,必须统筹谋划、积极推进。根据纲要的规定,经过充分论证,实施中从三个层面推进改革:一是充分发挥基层作用,凡是符合纲要精神的改革,都鼓励各级各类学校探索和试验;二是涉及教育基本制度、基本标准、重大复杂敏感的改革,由国家层面统一推进,目前有20项重大改革,由国家教改领导小组直接组织实施;三是中间层面,对一些重点领域和关键环节的改革,按照统筹设计、试点先行、系统推进的原则,在国家统一领导下由各地进行试点。国家发布的教育体制改革总体方案,已将规划纲要确定的10大改革,分解为125项具体改革任务,每项任务有平均有3-4个单位在试点,全国共有425个试点单位,覆盖了各级各类教育,覆盖了全国所有省市。在这些试点中,不仅有专项改革试点,还有基础教育、职业教育、高等教育、民办教育等重点领域综合改革试点,还有7个省市进行省级政府综合改革试点。每一个改革试点方案,都明确了改革目标、进度安排、配套措施、支持政策、保障条件、风险分析及应对措施,经过三轮专家论证,经过省级人民政府批准,今年初已全部启动实施。通过这些改革试点,鼓励有基础、有条件、有动力的地方先行先试,积累经验,逐步推广,由点到面,把改革引向深入,可以最大程度地寻求改革共识、凝聚改革动力,最大限度地发挥一线教师、基层学校的积极性,探索最佳路径,避免折腾,使改革的风险最小化、收益最大化。

  六、教育规划纲要以加强关键领域和薄弱环节为重点,提出组织实施十大发展项目,目前进展如何?

  今年3月,教育部、发改委、财政部出台了《关于落实〈教育规划纲要〉组织实施重大项目的指导意见》,明确了近三年重大项目的目标任务、建设重点和工作要求。经过几个部门充分论证,已将10个重大项目细化为近40个子项目,在整合历年沿续项目的基础上,增加了近一半新设项目。新增项目中,一类属于“雪中送炭”的,旨在改善民生,如推进农村学前教育发展、民族地区贫困地区义务教育学生营养改善计划、普通高中家庭经济困难学生资助、边远艰苦地区学校教师周转房建设等;一类属于提高质量的关键环节,如中职优质特色学校建设、中西部高等教育振兴计划、拔尖创新人才培养实验计划等。截至目前,绝大多数项目都已启动,少数几个项目论证已近尾声,将于近期陆续启动,争取年内所有项目都进入实施。

  七、教育投入占GDP比例达到4%这一目标,是14年前提出的,一直没有实现,规划纲要规定明年达到,目前落实情况如何?

  由于我国财政收入占GDP的比例,跟很多国家相比处于较低水平,而作为一个发展中大国,需要办的大事、难事、急事很多,虽然教育投入占GDP的比例不断上升,教育支出已成为公共财政第一大支出,但财政性教育投入占GDP的比例还未达到4%。教育规划纲要提出,到2012年实现国家财政性教育经费支出占GDP比例达到4%,充分体现了党中央国务院高度重视教育、优先发展教育的坚强决心。全国教育工作会议后,为了实现这一目标,国家密集出台了一系列政策,至少包括三个方面:一是提高一般预算内教育支出的比例,二是增收特殊税费专项用于教育,三是新开财政性教育经费筹集渠道。6月29日,国务院印发《关于进一步加大财政教育投入的意见》。7月6日,国务院召开全国教育投入和管理工作电视电话会议,从落实教育经费法定增长、拓宽经费来源渠道、合理安排使用经费、加强经费管理等方面,对确保实现4%目标做出了全面部署。 



1 [2]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