取消 登录 注册
{{yxmsg.name}}

{{maintitle}}

{{subtitle}}

{{zycon}}

一、2025年学校招生政策有哪些亮点或新变化?

郑健:2025年,中国石油大学(华东)推出诚意满满的“1调2选3型4支持”招生政策。

1调——优化调整招生专业。学校始终坚持服务国家能源战略和区域经济社会发展,以提高人才培养质量为目标,以契合社会需要和科技发展趋势为牵引,持续推进专业结构调整优化,让你所学即为未来所需。

2025年,学校紧跟健康中国战略,增设运动训练专业(但计划于2026年开始招生);同时,申请备案电子信息材料、遥感科学与技术、集成电路设计与集成系统、大数据管理与应用等专业。此外,学校对土木工程、市场营销、地理信息科学、材料物理、材料化学等5个专业暂停招生;同时撤销土木类、工商管理类,实行类内专业单独招生。

2选——自由选专业转专业。一方面,大类分流凭意愿。也就是说,考生按照专业大类填报高考志愿、录取的,大类分流时根据意愿,类内专业任选。另一方面,转专业方式灵活,实现每年近90%的转专业成功率。

3型——尊重兴趣多元培养。石大秉承“使命驱动、激发好奇、形成兴趣、全面发展”的育人理念,为每一位学子提供全面化、个性化、最大化发展的平台和机会。2025年,学校多元化的人才培养模式又有上新:

“第1新”是菁英班。新增的2个菁英班,聚焦国家战略和科技前沿,由院士领衔、行业大咖参与的一流师资团队担任导师,依托两个“双一流”学科、深层油气全国重点实验室、国家级软件学院等,以重大项目为牵引、高端平台为支撑,培育未来能源领域复合型领军人才。

“第2新”是双学士学位。在“石油工程+工程管理”的基础上,今年新增“地球物理学+工程力学”双学士学位项目,本科毕业可同时授予两个学士学位,两学位不分主修和辅修,具有同等效力;毕业时拥有“双学士学位”,无论是意向求职还是深造,都将带来更为灵活的选择和发展的无限可能。

“第3新”是微专业。聚焦“人工智能+”等科技前沿领域和产业需求,新增智慧能源、无人机应用技术、大模型与具身智能等7个微专业,微专业建设数量累计达21个;他们具有“小学分、高聚集、精课程、跨学科、灵活性”等优势,精准提升同学们的就业竞争力。

4支持——学习生活升学就业无极限。一是支持跨年级跨专业自主选课,多元求知不设限。真正“以学生为中心”,允许不限专业和年级选修课程;同时所有专业均可修读辅修学士学位。二是支持师生全员AI赋能教与学,智趣课堂不停歇。“i石大”版满血DeepSeek大模型,AI智能助手可以解决师生的日常疑问;同时,学校开展进阶型人工智能素养训练,从面向全体新生的通识教育课《数据思维与人工智能》,到每个专业至少1门的“人工智能+”专业课程,探索AI全覆盖、系统化赋能人才培养;此外,学校升级AI教学中心,引入AI助教、虚拟数字人等,支撑同学们的无边界学习和个性化成长。三是支持学生全面成长的奖助体系,托举梦想不打折。构建“奖、助、贷、勤、补、减、免、偿、险”九位一体的资助体系,奖学金覆盖超半数、助学金覆盖百分百。四是支持职业生涯发展规划专业化,升学求职不迷路。学校连续30年毕业生去向落实率超90%,学校的就业率和就业质量一直稳居高位,深受用人单位和深造院校广泛认可,满意度达99%。

二、2025年学校招生计划如何安排?

郑健:2025年,学校本科招生总规模是4970人,新增计划主要涉及支撑国家战略和科技发展需要相关专业。同时,学校根据国家能源战略和经济社会发展需求,强化传统能源学科,拓展新能源、新材料、高端装备、高端化工、海洋信息等学科,提升通用基础学科,构建了符合学校特色优势、适应科技发展趋势、满足能源战略和经济社会发展需求的学科专业体系。

三、请介绍一下学校的优势专业。

郑健:中国石油大学(华东)是教育部直属全国重点大学,是国家“双一流”建设高校,是经教育部批准设立研究生院的高校,也是一所以工为主、石油石化特色鲜明、多学科协调发展的高水平大学。

学校坚持推进学科、学位点、专业一体化建设,目前有16个博士学位授权一级学科,33个硕士学位授权一级学科以及13个博士后流动站;拥有矿产普查与勘探、油气井工程、油气田开发工程、化学工艺、油气储运工程等5个国家重点学科,以及地球探测与信息技术、工业催化等2个国家重点(培育)学科。学校学科专业覆盖了石油石化工业的各个领域,石油主干学科总体水平处于国内领先地位。石油与天然气工程、地质资源与地质工程2个一级学科入选国家“双一流”建设计划;9个学科领域进入ESI全球学科排名前1%,其中工程学、化学、地球科学进入ESI全球学科排名前1‰。

在强大的学科布局支撑下,学校现有32个专业获批国家级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16个专业获批省级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此外,学校拥有13个国家特色专业以及10余个新工科专业,新工科专业有碳储科学与工程、化工安全工程、智能制造工程、新能源材料与器件、储能科学与工程、新能源科学与工程、智能感知工程、人工智能、智能科学与技术、数据科学与大数据技术等。一流专业及新工科专业的招生计划占比达98%。

从专业组成来看,优势专业既有传统的石油石化优势学科相关,无论是油气行业中上游的勘探与开发,还是中下游的油气储运和石油化工,也涉及备受考生关注的通用学科和带电工科,他们分布在工学、理学、管理学、文学、法学、经济学,各有特色、不拘一格,总有一个能满足不同学子的升学需要。

四、学校的本科教育有什么特色,又是如何落实的?

郑健:本科教育是中国石油大学(华东)的立校之本,也是学校坚持的优势和特色。回顾我们的本科教育,很大程度上得益于我们的出身,因为我们学校有着非常优质的人才培养“基因”。建国初期,为了尽快满足国民经济对石油资源的需求,培养石油工业发展的急需人才,以清华大学石油工程系为基础,汇聚北京大学、天津大学等著名高校的相关师资力量和办学条件,组建成立了新中国第一所石油高等学府——北京石油学院,这就是中国石油大学的前身。学校的成立承载着伟大的历史使命,也传承着优秀的“文化血脉”,因此,大到学校本科人才培养的优良传统,小到学生学号的编排规则等等,都保持着“清华”的影子,一脉相承。

总结学校70余年的办学经验,学校立足“建设中国特色能源领域世界一流大学”的办学目标,以先进的教育理念为引领,不断完善本科教育培养体系,探索多元化人才培养模式。对于钟情学术钻研的同学,我们开展基础学科拔尖基地、理科实验班等学术研究型培养,筑牢科研创新根基;对于怀揣工程抱负的同学,我们实施卓越工程师、现代产业学院、特色化示范性软件学院等工程创新型培养,铺就工程精英坦途;对于向往多元复合成长的同学,我们探索双学士学位、微专业、辅修学位等交叉复合型培养,拓宽交叉发展航道。

在不同模式的助力下,我们的同学们实现了全面化、个性化、最大化成长。建校70余年来,学校为新中国石油工业和经济社会发展培养了30余万优秀毕业生,他们中有两院院士、领导干部、战略企业家、大学校长、英模人物等等,在祖国乃至全球的四面八方熠熠生辉 在各行各业发光发热。从成效来看,有这么几个数据:

恢复高考以来,本科毕业于石大的两院院士人数在全国排名第17位;世界500强企业首席执行官母校排名中,石大位居全球第35名,在中国大陆高校中位居第6等等。

五、学校是否允许转专业,有什么特殊要求?

郑健:学校坚持转专业制度,希望发挥学生的专业兴趣和特长,助推学生的个性化成长。目前,学校转专业分为选拔转和选课转两种类别。其中选拔转面向一年级学生,主要包含学业优秀、学科专长、特殊需求转专业;特别地,特殊需求转专业主要考虑因身体原因、或新高考改革选考科目不同等,在原专业存在无法克服的困难,需要申请转专业的同学;而选课转面向二、三、四年级同学,主要根据学生修读拟转入专业课程情况,满足学分要求的即可申请转入新专业进行学习。

总结我们的转专业政策,我想到最合适的一个词是“友好”:

第一个“友好”,是转专业条件,可以概括为申请无门槛、转入有审核。

第二个“友好”,是转专业时间,从大一到大四,均有机会申请转专业。

第三个“友好”,是转专业方式,不同状态同学都有合适的转专业通道。

第四个“友好”,是转专业去向,所有专业都能接收有梦想的同学加入。

最后,从转专业数据来看,申请成功率在80-90%。以刚刚结束的2025年转专业工作为例,共有570名同学申请,其中490余名同学成功转入了新专业,转专业成功的占比约为87%。

六、在“双碳”背景下,油气行业的前景如何?

郑健:当前,诸多的数据和事实表明,尽管可再生能源在持续增长,但在未来的几十年内,石油和天然气仍然将是人类最可依赖的战略资源。据有关机构预测,“到2050年,全球石油和天然气的需求总量仍在逐渐攀升,全球能源的50%都只能依靠石油和天然气”。“双碳”背景下,油气行业迎来了绿色发展、智慧发展的新时代,为此学校也超前布局,实施“双轮驱动”发展战略,构建了“双碳”背景下适应科技发展趋势、满足国家战略和经济社会发展需求的学科专业体系,能够为每一个石大学子提供增长才干、施展才华的舞台。

在此,我想特别推荐我们的石油主干相关专业,也就是我们“双一流”学科相关专业,比如资源勘查工程、勘查技术与工程、石油工程、油气储运工程、地质学、地球物理学、海洋油气工程等专业,这些专业的综合优势都很明显,在各类大学专业排名中名列前茅。虽然有时候一提及到“石油”,可能有人就联想到“艰苦行业”“能源枯竭”“夕阳产业”等词汇。但是实际上,石油作为重要的化工原料,是“工业的血液”,我们的衣食住行都离不开石油及其衍生品,而且随着社会发展和技术进步,石油行业的工作环境、方式方法及流程都得到了长足进步,智慧油田、智慧测井等高新技术广泛应用,工作环境也有了极大的改善。当前,运行计算最快的超级计算机就应用于石油勘测等领域,足以证明这个行业的高科技感。

七、学校近几年的就业及深造情况如何?

郑健:建校以来,学校为各行各业培养输送了大量的优秀人才,受到社会和行业的广泛赞誉,使得就业升学成为中国石油大学(华东)又一张靓丽的名片。

首先,学校建设多元就业市场,精准组织高质量的校园招聘活动,每年3000余家高质量用人单位到校选才。到校用人单位数量不断增多,范围更加广泛,毕业生不出校门便可以选择到理想的就业单位。每年80%的签约毕业生通过校园招聘就可以实现就业。毕业生对第一份工作的总体满意度达98%,用人单位对学校就业工作满意度达99%。

其次,学校构建了“全程化、精细化、个性化”的就业指导与生涯教育体系,全面提升学生的就业竞争力和生涯发展力,为学生高质量发展保驾护航。同时,我们始终坚持“引导学生到祖国最需要的地方建功立业”的就业导向,激发学生的报国志向、专业精神和行业情怀,引导学生成长为能源领域、国家重点行业、重要区域的中坚力量和卓越人才。

最后,还是想以数据来展示我们的就业工作:学校连续30年毕业生毕业去向落实率超过90%。近年来,签约就业毕业生中,超10%进入党政机关和事业单位就业,22%进入中石油、中石化和中海油、国家管网就业,超40%进入石油石化行业,55%进入世界500强和国(央)就业,超70%在东部沿海地区就业;特别地,就业人数比较多的企业除了大家熟知的“三油一网”(中石油、中石化、中海油以及国家管网)外,还包括国家电网、中国建筑、中国中铁、中国重汽、比亚迪、万华化学、海尔、海信等知名企业。同时,每年近50%的本科毕业生实现境内外升学,超98%的本科生去到“双一流”建设高校及知名科研院所继续深造。

八、学校的校园环境和生活配套怎样?

郑健:目前,学校坐落在美丽的海滨城市、世界电影之都——青岛,所有本科生就读的唐岛湾校区,与辽阔蔚蓝的大海仅有一路之遥;每到花开的季节,完美地诠释了何谓“面朝大海,春暖花开”。

校园毗邻“亚洲第一滩”金沙滩,是离海最近的大学。它面朝风平浪静的唐岛湾,背倚苍翠雄伟的珠山山脉,校依山势、海映山色、风景秀美,宜居宜学。校园内设施齐备,超市、浴室、直饮水机、自助洗衣馆、集成快递收寄中心等一应俱全;校区的各大食堂兼顾东西南北风味,菜品种类丰富多样,就餐环境舒适雅致。我们的校园风景独具特色,成为多部热播剧的取景地,比如最近央视热播的《绝密较量》,影片中的“燕平科技大学”就是我们学校的北门,还有早先的《巡回检察组》《冰糖炖雪梨》《国民老公》等等,在石大上学一不小心可能就会成为著名的路人甲。

此外,学习之余出了校门,交通也非常便利。学校北门的地铁1号线将学校与青岛核心区相连,乘坐地铁就可以方便快捷地到达金沙滩、八大关、五四广场等知名景点。学校南门便是大海,除了四季陪伴的潮起潮落,每年冬天,大批来自西伯利亚的海鸥便飞抵青岛,还可以到海边去喂喂海鸥,让快门记录“人鸥同框”的快乐。

选择石大,你将在这片旅游胜地、度假天堂度过你最美好的大学时光!


{{yxmsg.nam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