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瑶:兰州大学继续面向全国所有省份招生,全国的招生人数5400人,招生政策基本保持稳定。
王瑶:2025年,兰州大学本科招生人数在31省(市、自治区)招生计划均有变化。招生计划重点向理工农医学科专业倾斜,向一流学科、基础学科倾斜,向四新、国家战略急需学科专业倾斜。计算机类、电子信息类、核工程等“硬核工科”专业招生计划人数动态更新。草业科学、化学类等“强势”学科招生计划人数动态更新。具体分省分专业计划已公布,欢迎通过兰州大学本科招生官网、微信公众号查询。
王瑶:2025年,兰州大学首创17个跨学科创新班,打破学科壁垒,聚焦关键领域,抢占人工智能、量子科技等新兴领域,联动25个学院,全新开设17个交叉班型,培养信息化、国际化、应用型的高端复合型人才,2025年通过高考直接招生625人,所有省份均有覆盖。
在往年理论与应用力学(基地班)、经济学(基地班)、草业科学(基地班)通过高考成绩直接招生的基础上,新增数学与应用数学(基地班)通过高考直招。
取消应用化学(放射化学方向)、应用物理学(原子核物理方向)普通班设置,直接以“基地班”进行招生。
信息与计算科学(原数学类)、统计学(原数学类)、化学工程与工艺(原化工与制药类)、地质学(拔尖基地)(原地质学类)、水文与水资源工程(原水文类)等专业直接按具体专业招生。
取消医学影像学、医学检验技术、麻醉学、儿科学本科专业,聚焦“临床医学”专业,精简专业结构,集中优质资源培养临床医学专业人才。
王瑶:【外语要求】今年,兰州大学专业原则上不限制外语语种。但在实际教学中,英语、物理学类、材料类、化学类、生物科学类、生物信息学、生态学、计算机类、电子信息类、医学类、工商管理类、经济学类、应用物理学(原子核物理方向)、应用化学(放射化学方向)、核工程与核技术、辐射防护与核安全、核化工与核燃料工程等部分课程学习使用英文原版教材,采用英语授课。非英语语种学生慎重报考上述专业。中外合作办学相关专业在培养过程中及本科毕业生学位授予标准中,对英语能力水平有相关要求,英语基础薄弱的考生慎重填报。
【身体条件要求】体检标准执行《普通高等学校招生体检工作指导意见》及有关补充规定。
【专业安排规则】我校不设专业志愿级差,以投档成绩为依据,由高分到低分排序,结合考生专业志愿填报情况依次安排专业。当进档考生填报的专业志愿均未满足时,对符合专业要求并服从专业调剂者,可录取到未满额的专业;对不服从专业调剂者,将予以退档。
护理学专业、中外合作办学项目、农村订单定向免费医学生只录取填报该专业志愿的考生,入校后不允许调整专业。
王瑶:考生及家长可通过兰州大学本科招生网、兰州大学本科招生微信公众号查询往年分省以及分专业录取分数,参考近三年的录取情况更为准确。
王瑶:2025年兰州大学的转专业政策也进一步升级,范围加大,条件放宽。从新生入学到大三有八8次转专业的机会。新生可通过“特长类转专业”和“基地班选拔”两种方式实现转专业,入学即享专业重选权。
①以2024年政策为例,具备相关学科特长的新生只要满足以下任一条件,入学即可申请转入相关专业:高考语、数、外单科成绩≥满分的90%;物、化、生、政、史、地有至少一门单科满分;五大学科竞赛省级二等奖1项及以上;五大学科竞赛省级三等奖2项(不同学科)及以上。
②除强基计划、外语类保送生、艺术生、农村订单定向免费医学生、护理学专业学生、中外合作办学专业以外的本科新生,符合相关科目报考的条件(一般有英语成绩的要求),还可参加基地班的选拔。具体选拔要求以学校教务处当年发布的通知为准。
③一年级本科生可在全校范围内申请,不限制高考科类、不限制录取类型(除学校规定的不能转专业的、身体条件受限专业之外)、不限制录取专业、不限制转出名额,自由申请。据统计,2023级学生中共有253人成功申请,实现专业兴趣再选择。
④7个“萃英班”选拔面向全校大一在读本科生(除学校规定的不能转专业的学生外),每班选拔20—30人。其中临床医学萃英班在第一临床医学院、第二临床医学院临床医学专业(不含免费医学定向生)范围内进行选拔。具体选拔要求以萃英学院当年发布的通知为准。
⑤二年级本科生由原先“可在学科类内进行申请”优化为“可申请在学科相近学院间转专业。”
⑥网络新闻“2+2”方向面向全校大二在读本科生选拔30人,后两年在新闻与传播学院就读,毕业获新闻学相关学位;生物制药“2+2”方向面向全校大二年级理工科在读本科生选拔不超过20人,后两年在动物医学与生物安全学院就读,可参与动物疫病防控全国重点实验室相关研究项目。
⑧三年级本科生由原先“不得转专业”,优化为“可申请所在学院内转专业”,精准匹配职业规划需求。
王瑶:首先,不同层次、类型的大学,所肩负的任务是不同的,国家投入和培养定位也是有差异的,一般来说,职业技术类高校更强调实习就业,研究型大学更强调科研深造,专业性高校成果应用研究多,综合性大学前沿交叉探索多。
对于达到高水平大学录取要求的学生而言,作为同龄人当中的佼佼者,一定程度上可以说是具备未来创新引领这个社会的基本能力素养,天将降大任于斯人,百里挑一应珍惜,高水平研究型的“双一流”建设高校还是应该成为这些同学中绝大多数人的首选。在高水平研究型大学就读,意味着站在更高、更广阔的平台上,享有更多的与世界一流大学对话、交流、协作的机会,更好的成长机遇,更宽广的视野,更全面的发展,更多为国家和社会做出更大贡献的机会。
针对选择专业这个话题:第一,考生要充分了解和认识个人的性格特征、身体条件、学科优势、志趣表现,然后再综合考量,选择自己感兴趣,同时又比较适合个人特点的专业。是否能够发挥自己的学科优势?是否能够较长时间乐此不疲地投入到感兴趣的事物中去?这些问题要首要考虑,符合自己的个性特点,感兴趣,能发挥个人特长的,才是适合自己的最优选择,也就是基于个人未来长久发展的事业型选择;
第二,社会发展需求变化很大,不同类型的专业,或者是不同层次类型高校的相同专业,其目标定位、实力水平、培养质量、就业质量、发展空间都差异巨大,不能用当前短期就业形势的“冷”“热”去简单衡量和评价;
第三,考生的身体条件会直接影响到专业录取和未来发展。考生应事先了解自己的身体情况,进行认真检查、真实呈现,尤其是心脏、四肢、色觉、味觉、听觉等高考体检项目的检查,认真对照查看《普通高等学校招生体检工作指导意见》和高校招生章程或简章中对身体条件的特殊要求。对身体条件不符合相关专业录取要求的,填报时务必避开受限专业,否则,可能因身体原因导致录取时被退档或入学后被退学。例如,色盲、色弱的学生,应尽可能避开对色觉识别有要求的专业。
王瑶:兰州大学每届本科毕业生中,一半以上的学生继续攻读研究生,2025届学生中超过1300人推荐免试攻读研究生。
作为34所中央部委选调生高校之一,北京、上海、广东等30个省市定向选调高校之一。2025届毕业生中,600余名被录取为中央或相关省市选调生。
选择就业的学生中,40%左右前往国家战略行业、党政机关、国企央企、科研院所等。主要就业城市包括西安、深圳、北京、上海、广州、杭州等。
重点流向单位包括国家电网公司、中国建筑集团有限公司、中国核工业集团有限公司、中国人民银行、中国石油化工集团公司、新华社、华为投资控股有限公司、阿里巴巴集团、隆基集团、宁德时代新能源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比亚迪集团、安永会计师事务所等。
咨询电话:0931-5196678(志愿填报期间),0931-8912116(日常咨询);
咨询邮箱:zsb@lzu.edu.cn;
官网:兰州大学本科招生网(http://zsb.lzu.edu.cn);
官方新媒体平台:
分省咨询qq群号:
安徽 609968366 湖北 145269648山西 629422478
北京 369609597 湖南 455252312 陕西 1033444522
福建 1051889229 吉林 754552757 上海 674821695
广东 687297899 江苏 1033349898 四川 793683107
广西 679107560 江西 1051836740 天津 1033426045
贵州 1051838436 辽宁 1051880461 西藏 1051984688
海南 1051972017 内蒙古 1051882441 新疆 970968679
河北 1051891021 宁夏 961431949 云南 867643919
河南 1051872782 青海 1063274559 浙江 1034586237
黑龙江 934525698 山东 1051824245 重庆 1019069346
山东2群 871337537 山东3群 862369218
兰州1群 867679815 嘉峪关 1033678977 平凉 798700057
兰州2群 492920468 金昌 1034208688 庆阳 810545420
白银 1064521302 酒泉 808772379 天水 921401769
定西 812830126 临夏 780425680 武威 1064526567
甘南 817191295 陇南 682792347 张掖 58590736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