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德江:大连海事大学现有55个本科专业(方向),2021年起学校实行大类招生,40个专业(方向)纳入交通运输类、电子信息类等11个大类进行招生,航海类专业和法学等15个专业暂不纳入大类招生,今年实际共有26个大类和专业招生。大类招生专业将在“1+3”(即第1学年按大类培养,后3个学年按专业培养)框架下开展大类培养。大类分流时间节点为第1学年第2学期末。专业分流按照“志愿优先、择优遴选”的原则进行。
徐德江:2021年,大连海事大学面向全国计划招生4500人,招生计划数与2020年持平。今年是辽宁、江苏等8个省份实施新高考改革录取的第一年,学校根据各省(区、市)考生数量和生源质量、经济社会发展需求趋势、毕业生就业质量和去向、考生对学校各专业的认可度等因素综合考虑确定分省分专业招生计划,考生及家长可以通过学校本科招生网查询具体分省招生专业和计划。其中,我校中外合作办学项目休斯顿国际学院去年首次招生,得到了广大考生家长的认可。今年休斯顿国际学院电子信息工程、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土木工程三个专业分别增加30人招生计划,招生计划总数增至270人。
学校今年新增人工智能专业,成立人工智能学院。大类招生背景下,人工智能专业属于计算机类专业,学生入学后第一年将在计算机类进行统一培养。人工智能专业主要是围绕智能交通、智慧海洋、工业互联网等领域智能化发展需求重点筹建的特色专业,拓展人工智能与多学科的交叉研究,探索“人工智能+X”复合专业培养新模式。人工智能专业将充分利用学校在智能软件、水下灵捷多智能系统、无人船舶、智能航运一体化、航海动态仿真和控制的先进基础设施和科学技术优势,积极推动科教结合、产教融合协同育人模式创新,多渠道培养人工智能领域创新创业人才。
徐德江:大连海事大学因海而生、凭海而兴、向海而行。作为交通运输部唯一直属全国重点高校,大连海事大学始终立足交通、扎根地方、面向海洋、放眼世界,不断提升综合实力和办学水平,积淀了深厚的办学底蕴,标定了鲜明的行业底色。
一是使命特殊。大连海事大学是中国高等航海教育的缩影。学校源于1909年邮传部上海高等实业学堂船政科,至今已有112年的历史。自创办之初,大连海事大学就肩负着“挽救航权、振兴国运”的历史使命。百余年来,大连海事大学始终承担着培养航海类专门人才的重大使命,努力为国家航运事业进步与繁荣作出积极贡献。可以说大连海事大学的发展历史,代表了中国高等航海教育的发展历程。
二是海事特色。大连海事大学是航海家的摇篮。海运业承担了我国90%以上的外贸运输任务,需要大量的高素质人才来支撑,大连海事大学航海类本科生培养规模始终居于全国第一,毕业生遍布海事航运、物流港口、救助打捞、深海科考等领域,撑起了我国航运事业的“国家队”;海洋战略更是需要科技创新来驱动,学校70%以上的科研项目、所获的国家级奖项均集中在交通与海事领域。
三是国际特征。大连海事大学是海事教育发展的引领者。海运联通世界,国际性、外交性、战略性也是海事教育的天然属性。学校与国际海事组织、国际劳工组织、东盟等建立了长期稳定的联系,与38个国家和地区的140余所国外大学和机构建立伙伴关系;1985年,世界海事大学就在学校设立首个地区性分校。2007年,学校在斯里兰卡创建海外校区,实现了我国海事教育的首次输出。2019年,学校厄瓜多尔校区成立,并有序推进坦桑尼亚校区建设,探索形成“中国标准、本土实施”的海事教育合作“大连海事大学范式”,提升我国海事教育的国际影响力。现任国际海事组织秘书长评价大连海事大学是一所在世界海事领域独一无二的大学。
徐德江:大连海事大学是一所以航运为特色,理、工、管、经、法、文、哲等相结合的多科性大学。学校现有2个国家级重点学科,14个省部级重点学科,2个省级重点培育学科,工程学科和计算机科学进入全球ESI排名前1%。第四轮学科评估中,学校6个学科排名进入前30%,其中交通运输工程学科排名全国第6位,船舶与海洋工程学科排名全国第4位。
学校本科专业中80%直接服务于海事产业链,毕业生遍布海事航运、物流港口、救助打捞、深海科考等领域,撑起了我国航运事业的“国家队”。学校共有6个国家级特色专业,分别是航海技术、轮机工程、电子信息工程、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交通运输、法学。海商法、海事管理、救助与打捞工程、船舶电子电气工程4个专业均为大连海事大学首创。截止目前,学校共有11个国家级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20个省级一流本科专业,入选一流本科专业建设“双万计划”专业总数占可参评专业数2/3。
徐德江:一是学校按各省级招办提供的投档成绩(含省级招办确认的全国性高考加分项目)提档。按照顺序志愿投档的批次,调档比例原则上控制在120%以内。按照平行志愿投档的批次,调档比例原则上控制在105%以内,凡进入调档线的考生,在服从专业调剂且符合专业要求的情况下,均予以录取。学校按照考生的投档成绩进行专业录取,实行分数优先的录取原则,优先满足高分考生的专业志愿,专业志愿之间不设分数级差。
二是英语、日语专业外语语种要求为英语。航海技术、轮机工程(海上专业)、船舶电子电气工程、海事管理、软件工程专业本科教学外语课程主要开设英语课;中外合作办学专业相关课程英语授课,要求考生具有良好的英语基础,录取后首年强化英语学习,升入大二时要求英文水平必须能够适应全英文授课环境,非英语语种考生请谨慎填报。航海技术、轮机工程(海上专业)、船舶电子电气工程专业,由于工作性质特殊,不适宜女生报考,其他专业(类)无男女比例限制。
三是航海类专业是学校的创校专业和主干专业,是学校的传统优势专业,具有鲜明的专业特色。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船员健康检查要求》(GB30035-2013),航海技术专业要求辨色力正常(无色盲无色弱),无复视,身高1.65米及以上,双眼裸视力均能达4.7(0.5)及以上,且矫正视力均能达4.9(0.8)及以上;轮机工程(海上专业)、船舶电子电气工程专业要求无色盲,无复视,身高1.60米及以上,双眼裸视力均能达4.6(0.4)及以上,且矫正视力均能达4.8(0.6)及以上。其他要求按照《船员健康检查要求》执行。
徐德江:学生入学后有很多转专业的机会。一是优秀生转专业。学生入学后有一次转专业的机会。优秀生转专业安排于第一学年第2学期末进行,先于该学年的大类分流工作,优秀生直接转入对应专业。学校给予品德优良、无纪律处分、前两个学期必修课和限选课第一次考试成绩平均学分绩点不低于3.0且排名位于专业前20%的学生一次重新选择专业的机会;学校将根据各专业接收人数,以学生申报的拟重新选择的专业为单位择优录取。二是对其他专业有特长和兴趣的学生,参加相关领域科技竞赛获奖或发表高水平论文的学生,经专家考核同意后可申请转入相关专业;同时休学创业、参军入伍服役期满复学学生等均有机会申请转专业。
学校建立和完善了由“奖学金、助学金、国家助学贷款、勤工助学、困难补助、减免学费、社会资助、爱心互助”等方式组成的全方位发展型资助体系。学校设有高额度、高比例的奖学型奖学金,覆盖面超过参评学生的30%;全国首创的“情商奖学金”是学生应聘的“特色名片”;备受瞩目的“校长奖学金”采用奖学与支持海外游学相结合的奖励形式,是大连海事大学学子力争上游的奋斗目标。学校家庭经济困难学生助学金实现全覆盖,注册成立了“辽宁省大连海事大学博联基金会”“辽宁省大连海事大学教育发展基金会”,资助家庭经济困难学生。
徐德江:升学就业一直都是考生以及家长热切关注的焦点之一。长期以来,学校始终把“实现学生优质就业”作为自身的责任与使命,实现了就业数量和质量的稳步提升。学校先后被评为全国毕业生就业典型经验高校(50强)、全国创新创业典型经验高校,连续多年被评为“辽宁省高校毕业生就业工作先进集体”。
学校近年毕业生就业率为一直在95%以上,毕业生就业行业主要为交通运输业、制造业、仓储和邮政业、信息传输、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业等。毕业生进入世界500强企业、国资委企业、中国500强企业等高层次企业就业人数占实际签约人数40%左右。中国薪酬网公布的2020年中国大学毕业生薪酬排行榜中,学校毕业生薪酬排名全国高校第56名,体现了大连海事大学毕业生在就业市场的良好竞争力。
徐德江:新高考改革以来,多个省市已经逐步合并本科批次,今年也是辽宁、江苏等8个省份实施新高考改革录取的第一年,这给考生和家长在志愿填报过程中增加了一定的难度。首先,提醒考生和家长在出分前提前做好志愿填报的准备工作,确定意向学校,了解学校的本科招生章程,充分掌握学校招录政策。其次,合并批次后,参考往年录取位次填报志愿的重要性凸显,考生可根据自己的位次排名,对照高校近年录取位次,基本掌握被录取的概率。第三,高考改革省份可填报的志愿数量较多,考生在填报志愿时,要清楚掌握高校基本情况,避免错报、误报。第四,填报志愿时建议遵循“以成绩为基础,以发展为目标,以就业为参考”的原则,重点考虑考生成绩情况、院校综合情况、专业和就业情况,以及其他招生录取中诸如身体条件、外语语种等特殊要求。
徐德江:学校今年将继续加大招生宣传和咨询力度,考生及家长可以通过多种途径了解学校招生政策及资讯。
一是通过大连海事大学本科招生网、大连海事大学本科招生办微信公众号、招生微网站等了解学校招生计划、历年录取分数及相关招生政策。二是学校在移动端和PC端同步推出了“在线问答”系统,全天候24小时为考生在线答疑。三是面向全国31个省区市建立了招生咨询微信群,各招生组老师在线为广大考生和家长答疑解惑,考生可以通过招办微信公众号查看各省微信群二维码。四是学校通过第三方主流媒体进行“网络直播”,将有招办主任、各省招生宣传组老师在线进行专业解读、招生政策宣讲。同时招办咨询电话为0411-84727233,欢迎广大考生和家长来电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