访谈:广东珠三角IT人才培养摇篮—电子科技大学中山学院

2011年06月21日 来源:教育部阳光高考信息平台
二维码
用微信扫描二维码
分享至好友和朋友圈

 

  问:学院有哪些办学特色呢?

  马争:有以下几点

  1、需求为主 拓宽人才培养思路

  以社会需求为导向开展专业建设,以市场需求为导向进行人才培养。电子科技大学中山学院以开放的思想,重视专业建设与社会需求结合、与学科建设结合、与教学团队建设结合、与学校实际结合,注重与国内外同类专业比较确定专业特色,注重专业对接行业,注重利用一切社会资源发展学校,并利用学校一切资源服务人才培养和服务社会。

  学院坚持“厚德、博学、求是、创新”的办学理念,结合中山市支柱产业和学院优势设置专业,努力培养高层次应用型人才。现拥有电子信息学院、机电工程学院、计算机学院、化学与生物工程学院、经济与管理学院、人文社会科学学院、外国语学院、艺术设计学院等八个二级学院,33个专业本科,专业结构合理、优势互补、交叉渗透,形成了以电子信息技术为核心,理工渗透,经、管、文共同发展,多层次、多形式的办学格局体系。学院建立了专业建设及审核制度,通过考察中山乃至珠三角产业结构来确定专业结构,并且根据产业结构的变化而对现有专业结构进行适应性调整,以最大限度适应市场需求。如2007年,学院依据中山日资企业多的特点,开设日语专业,培养日语商务、翻译人才等。

  2、校企合作 打造高素质应用型人才

  为适应社会经济发展,高等学校应根据社会尤其是相关产业和行业对专门人才的实际需求,加强与产业和行业的结合,充分发挥行业主管部门和企业的作用,加大紧缺人才培养力度,为产业部门提供人才和智力支持。电子科技大学中山学院一直坚持以市场为导向的应用型人才培养方向,与企业联手,探索校企(政)合作的人才培养模式。

  电子科技大学中山学院于2009年正式启动“教学质量工程”建设,将多样化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作为改革的重点,校企合作是应用型人才培养的一种模式。学院的通信工程专业采取了与中兴通信共建NC实验室、引进企业教育与认证的培养模式;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则采取了依托市级公共科研平台,同时引进思科认证课程体系的模式;学院还与香港信德集团合作,培养国际化旅游管理人才;和中山市劳动与社会保障局合作,共建人力资源管理专业,这都是学院应用型人才培养的成功模式。特别是学院与隆成集团全方位的人才培养合作模式,是学院重视教学质量建设的又一次勇敢探索。通过选送大三大四的学生到企业定向培养,企业提供奖学金和假期带薪实习机会,毕业后直接入职等方式改变了传统的“象牙塔式”的培养模式,将人才培养、社会需求、学生发展有效地结合起来,并为学生在校期间“自理、自管”,工作之后“自信、自强”提供了有益的尝试。 相比以往的校企合作模式,这种定向培养的方式,从企业所需要的人才出发,选出学校的优秀学子较早进入企业学习工作技能、适应企业环境、了解企业文化,达到被企业接纳的同时也培养了对企业的归属感,大大缩短了与企业的磨合时间。

  3、因材施教 提高优质教育教学

  在二十五年的办学过程中,电子科技大学中山学院积累了一支专业的高职称、高学历教师队伍。教学改革被认为是提高教学质量的内在动力。学院积极举办教学质量奖评选,鼓励教师进行教学改革,实行分级教学,专注于学生的个性发展,提供全面的考研、国际交流辅导。只有教师积极与市场接轨,不断改进教学方法,才可能有高质量的人才培养。学院投入500万元,建设面向全院的优质教育资源数字化学习平台,逐步实现教育资源网上共享;建设了面向全院的仿真实验中心、网上自主学习中心、实验室信息管理系统等,鼓励教师利用信息化时代的成果,充分运用新教学手段以提高教学效率。

  同时,学院在人才培养过程中大胆创新,强调学习过程,突出人才培养实效性。如,试行“毕业论文/设计制度改革”,学生在四年期间在科技竞赛、学术研究、创造发明等方面有突出成绩,达到规定分值,可申请以此代替毕业设计。又如,改革期末考试“一考定天下”的局面,强调过程考核和中期考核。以上改革措施都是鼓励学生在日常学习中勤动脑、勤动手、勤参加学科竞赛,更加强调了学生平时学习的专注与投入。

  4、素质培养 理论实践碰出火花

  电子科大中山学院认为,高素质应用型人才必须首先具有良好的实践能力和创新精神,同时具有良好的人文素养、专业素养、心理素养,既强调扎实的基本功,又崇尚多样的个性化。

  学院在积极探索应用型人才培养理念的同时,以学科竞赛为突破口,使之成为培养学生实践能力和创新精神的重要载体。学院鼓励学生积极参与各级各类学科竞赛,使学科竞赛小组成为激励学生努力学习的桥头堡、培养应用型人才的先锋队。经过多年的尝试与努力,学院学子在全国数学建模大赛、挑战杯、电子设计大赛、全国大学生信息安全竞赛等学生科技竞赛中取得了较好的成绩。学科竞赛已成为学院理论与实践碰撞耀眼的火花,教师教学教改的催化剂,学生创新思维培养的沃土。

  学院致力于营造良好的校园文化氛围,在潜移默化的熏陶中提高学生的综合素养。学院打造“百场学术报告”品牌工程,邀请了众多两院院士、知名学者、文化名人来学院讲学,使校园学术文化氛围日渐浓厚。值得称道的是,学院艺术团的《“哭”嫁歌新唱》、《拼搏》、《选村官》等节目多次登上全国、省市高校文艺最高领奖台。《选村官》先后获得“广东省第八届鲁迅文学艺术奖”,中国第九届艺术节第十五届“群星奖”, 登上了文化部设立的社会文化艺术政府最高领奖台,成为全国获“群星奖”的惟一高校。

  学院重视培养学生良好的心理素质和责任意识。伟人故里中山市具备卓越的地理优势和文化底蕴,学院开创性地将中山市特色文化、地方文化与学生素质培养结合起来,特别是借助孙中山故乡这个独特的文化名片,将“博爱”精神、锐意进取、改革创新精神融入学生素质教育中。大学生志愿者走出社会、走进社区、走近群众,自觉成为“博爱”精神的代言人,展现了新时代大学生健康向上、积极进取的风貌。特别是在学院举行的全国独立学院就业工作会议、“中山杯”2010全国大学生演讲比赛、“天翼杯”2010中国机器人大赛机器人武术擂台赛上,青年志愿者热情、细致、高效的服务得到了各级领导、嘉宾和参赛高校的高度赞扬。

  5、自主学习 创新教学改革模式

  学校办学特色就是学校的竞争力,也是学校的生命力。所谓办学特色,是指“人无我有,人有我优,人优我新”。 电子科技大学中山学院为满足应用型人才培养的需求,探索出实践中自主学习的教学新模式。

  学院大力加强实验、实习、实践和毕业设计(论文)等实践教学环节,特别加强专业实习和毕业实习等重要环节。创造条件,组织学生积极开展社会调查、社会实践活动,参与科学研究,进行创新性实验和实践,提升学生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

  电子科技大学中山学院特别注重推进教育教学与生产劳动和社会实践的紧密结合,秉持社会实践造就专业能力的培养原则,借鉴国内其他城市的相关经验,夯实校企合作平台,大力开展实习基地建设,以满足专业人才培养的需要。该校根据其地缘优势和学科优势,在实践中进行了广泛的探索,逐步建立适合学生实习的长期合作基地,为学生在实践中自主学习的教学新模式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6、创业模式 全面带动就业机制

  当前,大学生就业难已是全社会共同关注的问题。以创业带动就业是解决这一问题的有效途径,电子科技大学中山学院注重创业与企业实训相融合,组织大学生到相关企业进行实地培训,开辟出一条产学研相结合的快速创业通道。学院对创新创业工作的“创业教育、创业实训、创业孵化、市场转化”四个环节进行了详细的部署,学院有针对性的对在校学生进行“创业意识培训”,让有创业意识的同学都要以饱满的创业热情投入到专业的学习中,立足于本专业理智创业。“学院搭台、学生唱戏、社会支持”的良好创业模式,使“电子科技大学中山学院大学生创业孵化基地”成为独立学院中具有示范意义的大学生创业基地,赢得了广泛的社会赞誉。2009年,学院成为教育部颁发的“全国普通高等学校毕业生就业工作先进集体"荣誉称号的高校中惟一一所独立学院。

  学院参与了“中山移动Mobile Market百万青年创业计划”;作为中山市的创业培训定点机构,开办了中山市首届联合国国际劳工组织的SYB(开办你的企业)创业导师培训;2009年,中山市人保局给予了学院130万元的扶持资金,用于建设占地1000多平方米的大学生创业孵化基地,先后有三期近百个团队入驻创业,目前累计提供就业岗位两百多个……

  为了加强大学生创新创业意识,提高大学生创新创业能力,推动大学生创业教育和创业培训事业的发展,实现以创业促进就业的目标,电子科技大学中山学院抓住中山市创建国家级创业型城市的契机,被认定为广东省29个首批创业定点机构之一,也是中山市唯一获此殊荣的高校。学院按照全省创业带动就业工作的总体部署,结合中山和学院的实际情况,充分发挥创业培训定点机构在创业培训服务工作中的示范作用,按照创业培训技术要求,创新创业培训服务机制,有效推动创业带动就业工作,使学院创业带动就业工作上了一个新台阶。

  学院地处经济发达的珠三角地区,这里汇聚了成千上万的国内外各类企业,包括世界知名500强的企业,是国内最具经济竞争力的地区之一,从而为毕业生提供了广阔的就业市场。



上一页 [1] 2 [3]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