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中师大打破"老三门":立体打磨优质免费师范生

2014年12月05日 来源:中国教育报
二维码
用微信扫描二维码
分享至好友和朋友圈

进出机制助力潜能发挥

2012年,在国务院下发有关非师范生和师范生相互转专业文件之后,华中师大随即制定转专业政策,允许2012级学生师范类专业和非师范专业互转。在542名报名转专业的学生当中,105名非师范专业学生报名转师范类专业,16名师范专业学生报名转非师范专业。时任华中师大教务处副处长曹楚东认为,这项政策是完善师范生教育的重大举措,不仅能够利用进出机制给一部分具有优秀教师潜质的学生一个机会,同时也有利于个别不适合当老师的学生寻找自己的发展点。

免费师范生的学习现状和长远发展一直是华中师范大学党委书记马敏关心的问题。2013年全国两会期间,马敏提交了《关于完善师范生免费教育政策的提案》。他提出“从哪里来、回哪里去”的就业原则,并提出过长的服务年限让学生对就业感到迷茫,不能考专业研究生、不能出国,导致学生学习的动力不足,长此以往,会对师范院校的学术水平造成不良影响。

马敏建议,适当放宽免费师范生的限制,允许其在中西部地区跨省就业,通过适当的政策调整,最大程度地发挥免费师范生的自身潜能。(记者 程墨 通讯员 汪亮亮 郭凯 党波涛)



上一页 [1] [2] [3] 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