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师范大学珠海分校10年办学创新纪实

2011年12月15日 来源:北京考试报
二维码
用微信扫描二维码
分享至好友和朋友圈

  大师育人,百年名校种桃李

  大学,没有大楼,形不成大学。但没有大师,就不叫大学。清华大学老校长梅贻琦有句名言:大学者,乃有大师之谓也。北师大教授为本科生上课,在珠海分校并不鲜见。

  “学为人师,行为世范”,这是北师大本部的校训,也是北师大珠海分校的校训。珠海分校骨干师资队伍是从北师大派来的,由知名学者和教授组成,承担分校相关专业的教育教学工作。百年名校通过派出教师辐射深厚文化底蕴,使珠海分校成立伊始便承继北师大优良的学术传统,为其高质量办学打下牢固的师资基础。目前,学校有专任教师926人,其中具有高级职称者338人,具有博士学位者216人。

  北师大一批名师为珠海分校上课或开讲座。写作课,北师大教授刘锡庆条分缕析;《史记》课,北师大教授韩兆琦论述精辟;心理学课,国际心理联盟副主席、著名心理学家、北师大教授张厚粲彰显大师风范。杨寿堪教授曾在北师大珠海分校担任督导组组长并任教7年。他最近在10年校庆征文中深情地谈到“六个难忘”:难忘珠海分校这所新型大学、具有创造活力的大学、有着很大潜力和远大前景的大学,难忘珠海分校依山傍海、山水相映的美丽校园,难忘特有的校园布局与建筑风格,难忘一起工作的同事们,难忘辛勤耕耘的老师们,难忘可爱的同学们。

  “7教授上台唱《毕业歌》”,在分校被传为佳话。北师大珠海分校文学院教师张明回忆,中文系当时聘请了不少北师大本部的老先生前来任教,如刘锡庆、陈惇、韩兆琦等。“我们今天是桃李芬芳,明天是社会的栋梁……同学们,同学们!快拿出力量,担负起天下的兴亡。”全场沸腾了。台下聪慧睿智的学生完全明了台上演唱者的寄意,不少学生热烈呼应,同声高唱。大教室里,台上台下,歌声、掌声、呼喊声响成一片,如奔腾激荡的海潮。

  应聘在北师大珠海分校参与教育教学的知名学者有:著名管理学家、博士生导师、教授蒋正华;“两弹一星”功臣、中科院院士、教授黄祖洽;国务院参事、全国政协委员、中国心理学会常务理事、国际心理科学联盟副主席、博士生导师、北师大教授张厚粲;我国军事法学创立人和奠基者、军法研究所所长、博士生导师、教授陈学会;中华孔子学会副会长、著名教育史学家、博士生导师、教授郭齐家;原中共党史与李大钊研究室主任、民国史、国共两党史专家、教授刘志强;中国社科院金融研究所所长、博士生导师、教授李扬;原国家土地管理局副局长、著名土地管理学家、博士生导师、教授马克伟。

  珠海分校教学质量检查督导由北师大校本部负责,组长是中国教育学会会长、著名教育学家、北师大教授顾明远。

  “穿越百年时空/相聚名师学堂/聆听时代新声/放飞青春希望”。大师育人,确保了珠海分校的教育教学质量十年走高……

  珠海分校2004级学生,广东省作家协会的沈怡洁写道,翻看着当年的笔记,心底不由得升腾起一阵温暖。潦草的笔迹,记录的是母校给予我的知识营养,更回放出当时老师授课的情景。每一位老师都是不同的风格,或严肃、或活泼、或激昂、或温和;每一门课程也不一样,感兴趣的课程笔记就多些,当然同时也有我听不懂的、我犯困的、我感到痛苦的课程。可无论怎样的老师、怎样的课程,我认真聆听过的、我逃过课的,一切的一切,历历在目,都给我带来了一个全新的视野。当时汲取的很多知识现在早已忘记,但不曾忘记的是,学习的习惯、学习的态度。就好像,翻到笔记本的第一页,是课程结束时找老师索要的寄语与签名,厚厚的课本、几个学期的课程,都浓缩成了那么一句意味深长的话了。

  外国语学院学生曹妍说,听母校老师讲课绝对是一种享受。他们都是知名学者和教授,还有一批海归学者和外籍教师。他们的课博学、幽默,激情飞扬,在倾心聆听的教室,为我们开启了木铎金声的动力,能耳濡目染北师大丰厚的文化底蕴和人文精神,能凤凰涅槃,得到升腾。

  学生为本,凤凰山飞出金凤凰

  大学的意义何在?珠海分校文学院2010级女生王志杰说,一曰抱定宗旨,为求学而来;二曰砥砺德行,以励人为志;三曰敬爱师友,以共勉为责。大学意味着求知。

  这两年,北京到珠海,珠海到北京,一北一南,一南一北,北师大与北师大珠海分校的学生来往频繁,情同兄妹。暑期,北师大记者团数十名学生记者来到珠海分校,与分校的同学同吃同住,体验分校的“清水出芙蓉,天然去雕饰”;珠海分校的上百名学生住进了北师大,感受本部的博大精深、学术氛围。而共同的感受是,本部和分校的学生都是“宝”,都是110年北师大、10年珠海分校的骄傲!

  珠海分校在校生首次参加全国大学英语四级统考,通过率比全国重点大学高出近20个百分点。珠海分校有14个学院频频呈上硕果。“赛扶”比赛中包揽了第一、二名;工程三维建模创新大赛中取得了全国创新一等奖。

  分校实行人才培养国际合作模式,近千名本科生中,80%出国留学,其中30%进入一流大学继续本科学业,70%进入世界名校攻读博士、硕士或毕业后进入国外金融机构就业。

  一份发自英国的成绩单显示,北师大珠海分校不少本科生以优异成绩考取剑桥大学、伦敦政治经济学院、华威大学、瑞丁大学、卡斯商学院、诺丁汉大学、约克大学、杜伦大学等英国一流商学院的硕士研究生。不动产学院的武文杰,飞到伦敦,荣获全球仅20名的博士全额奖学金;进入剑桥大学攻读硕士研究生的王熠铮毕业后已被知名大学录用。

  珠海分校学生交上了一份优秀的答卷。优异成绩来自哪里?

  优异成绩来自招生入口时的好生源。珠海分校招生就业办公室主任周志强说,10年来,分校录取人数持续增加,生源质量大幅提高,招生成绩屡创新高,表明分校教育教学质量和办学水平正在迈向新台阶,赢得了更多的考生认同和更广泛的社会声誉。

  10年前,分校招收第一届学生,仅在广东招到900多人。今年,原计划招生6000,追加计划后实际录取6630人,其中艺术类考生598人,港澳台考生37人,总录取人数比2010年增加了105人,为分校建校以来招生人数最多的一年。第一志愿录取考生的比例为99.14%,在广东、河北、河南、内蒙古、吉林、黑龙江、新疆、安徽、福建、四川、贵州等生源大省的第一志愿录取率均达到100%,为建校以来第一志愿录取率最高的一年。分校在各招生省市文科录取平均分高出投档线的分差为34.6分,理科录取平均分高出投档线的分差为35.14分,平均分差值超过30分的省份文科14个,均为建校以来最高的一年。分校在广东省招生4258人,录取人数为历年之最,录取分数也继续提高。文科投档最低分为530分,高出2B线41分—42分;理科投档最低分为497分,高出2B线37分—38分。在珠海市,文科录取最低分524分,高出2B线33分,理科最低分487分,高出2B线27分,最低分差值大幅度超过往年,为珠海计划单列以来最高的一年。“珠海分校在北京是二批次录取,生源也不错。”周志强说。

  优异成绩来自以学生为本,培养应用型、动手型人才的办学目标。记者走进分校工程技术学院实验室,来自校本部的安宝生院长正带领学生制作娃娃机器人。他笑着说,学院硬是“小山头上变魔术,从无到有变出来”。在不花国家一分钱的情况下,靠北师大雄厚的学术积淀,通过与地方共建的方式,建起了4个国家级一流实验室,对培养应用型、动手型人才是个创新。

  优异成绩来自对学生实践与创新的鼓励。记者走进金山软件大厦,大厅正面由几十张员工笑脸照片构成的“笑脸墙”笑迎宾客。信息技术学院女院长彭望琭指着“笑脸”喜上眉梢:“他,她,还有她们,都是我的学生。这里是学院的第一个实习和就业基地。”珠海分校蓝天才、陈启超等16位毕业生、实习生争相说,在学校学到了自主学习、自主创新的方法,练出了动手能力、操作能力,悟出了团结协作、耐得住寂寞的道理。

  北师大珠海分校已成为学子魂牵梦萦的精神家园。外国语学院商务5班2009级学生蒋易沛在题记中写道:“如果今天让我离开学校,我想我一定会哭得不知东西南北。”

  站在“十二五”开局之年的岁末,展望未来,《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倡导健全政府主导、社会参与、办学主体多元、办学形式多样、充满生机活力的办学体制;深化办学体制改革试点。探索公办学校联合办学改革实验。北师大珠海分校将建成以国际化和政学研产为特色,市校合办和省校共建的综合性高等教育改革实验园区。分校将逐步回归教育园区的基本定位,探索公办新体制,成为北京师范大学下属的办学机构,其办学水平和教育质量与北师大保持一致。让我们期待,又一部“面朝大海,背靠大山”的山海交响曲回响在北京师范大学新百年的征程上。


上一页 [1]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