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外合作办学
分享至好友和朋友圈
1.什么是中外合作办学
中外合作办学是中国教育机构与外国教育机构在中国境内合作举办,以中国公民为主要招生对象的教育教学活动。办学形式包括独立法人的中外合作大学(如纽约大学、宁波诺丁汉大学、西交利物浦大学等本科、专科院校)和非独立法人的中外合作办学机构(如高校内的中外合作办学学院)以及中外合作办学项目。旨在引进国外优质教育资源,培养具有国际视野的高素质人才。截至2023年6月,中国经教育部批准举办的本科层次及以上中外合作办学机构和项目有1495个,其中机构为204个。
2.适合哪些学生报考
适合家庭经济条件较好,因为学费相对较高。对国际化教育有浓厚兴趣,希望不出国门就能接受国外优质教育资源的学生。具备一定英语基础,能适应全英文或双语教学环境。有出国留学打算,但又想先在国内过渡适应或节省纯留学学费的学生也较为适合。
3.不同省份能报哪些中外合作办学
面向全国招生,所有省份的考生均可报考。但具体招生名额和高校对各省的招生计划可能有所不同,需参考各高校发布的招生简章。
4.中外合作办学的报考条件
计划内的招生方式:计划内招生是指由教育部统一部署的国内高校面向全国选拔人才的招生方式,属于国家统招招生,纳入国家普通高校招生计划。其中高考统招的中外合作办学专业,一般要求学生高考成绩达到所在省份本科批次线或更高,部分名校合作项目要求超一本线或特殊控制线一定分数。对英语单科成绩有要求,通常在 100 - 120 分以上(满分 150 分)。
计划外的招生方式:计划外招生不占用高考统招招生指标,包括N+N、预科等教学培养形式,对学生不设置最低高考录取分数线(会参照学生的高考成绩和外语成绩),学生无需填报高考志愿就可以申请入读,但需参加学校组织的入学测试(如英语笔试、面试等),考查学生英语水平和综合素质。
5.报考流程及时间节点
高考统招的中外合作办学专业,在高考志愿填报时,与普通专业一同填报,按各省高考录取时间进行录取。自主招生的中外合作办学,申请时间多在高考前后,如 5 - 7 月,学生需在学校官网报名,提交申请材料(成绩单、英语成绩证明、个人陈述等),参加入学测试,学校根据测试成绩和申请材料综合评估,7 - 8 月公布录取结果。
6.可以报考哪些学校
可报考的独立法人中外合作大学有宁波诺丁汉大学、西交利物浦大学、北京师范大学 - 香港浸会大学联合国际学院、香港中文大学(深圳)、昆山杜克大学、上海纽约大学等;非独立法人中外合作办学机构和项目众多,如上海大学悉尼工商学院、同济大学中德工程学院、电子科技大学与英国格拉斯哥大学合作举办电子信息工程专业本科教育项目等。
7.可以报考哪些专业
热门专业有工商管理、会计学、国际经济与贸易、计算机科学与技术、金融学、电子信息工程等。这些专业结合了国内外优势学科资源,注重培养学生国际商务视野、跨文化交流能力和专业技能,适应市场对国际化人才需求。
8.中外合作办学的优势
不出国门享受国外优质教育资源,引进国外先进课程体系、教材和教学方法;国际化师资队伍,部分课程由外教授课,提升英语水平和跨文化交流能力;高考成绩要求低,有望实现低分高录;毕业颁发双学位证书,学位证书国际认可度较高,有利于学生出国深造或进入跨国企业工作;办学模式灵活,部分项目有海外学习交流机会。
9.中外合作办学的限制
学费昂贵,每年学费一般在 5 - 10 万甚至更高,对家庭经济负担重;部分中外合作办学机构和项目教学质量参差不齐,需谨慎选择;因课程设置和教学语言等因素,学业压力较大,对学生自主学习能力要求高。
10.与普通高校专业相比有何不同
教学资源上,中外合作办学引入国外资源,有外教和国际课程,普通高校主要依靠国内师资和课程体系;教学语言上,中外合作办学多采用双语或全英文教学,而普通高校以中文教学为主;培养目标上,中外合作办学侧重培养国际化人才,普通高校培养适应国内需求的各类人才;学费上,中外合作办学远高于普通高校专业。
11.中外合作办学的培养过程是怎么样的
中外合作办学课程含中方基础课、专业核心课,外方专业前沿课及语言课。教学采用双语或全英文,多样化方法。师资有外方选派及中方教师。实践含实验实习、国际交流。考核多元化,外方课程依其标准,保障教学质量与国际认可度。
12.中外合作办学学生主要去向
中外合作办学学生去向多元,主要包括海外攻读更高学位,进入外资企业、政府机构、跨国公司就业,利用国际资源自主创业,以及选择在国内高校继续深造,凭借国际化背景和专业能力,在不同领域发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