优师计划
分享至好友和朋友圈
1. 什么是优师计划?
优师计划(优秀教师定向培养计划)是教育部2021年启动的专项计划,旨在为中西部欠发达地区定向培养优秀中小学教师。学生在校期间享受“两免一补”(免学费、住宿费,发放生活补助),毕业后需到脱贫县和中西部陆地边境县中小学任教至少6年(含1年试用期)。优师计划分为国家优师计划和地方优师计划,国家优师计划学校有北京师范大学、华东师范大学、华中师范大学、东北师范大学、陕西师范大学、西南大学6所教育部直属师范大学,地方优师计划高校一般是各省省属师范类院校
2. 优师计划适合哪些学生报考?
热爱教育事业,愿意扎根中西部基层或边境地区的学生。
家庭经济困难但成绩优异的学生(因经济支持政策)。
户籍在定向服务省份或有意长期服务欠发达地区的学生。
3. 不同省份的优师计划政策有何差异?
部属优师计划:由6所教育部直属师范大学(如北师大、华东师大等)承担,定向全国832个脱贫县和中西部边境县。
省属优师计划:由地方师范院校承担,定向本省脱贫县或教育薄弱地区,服务年限可能更灵活。
4. 优师计划的报考条件是什么?
1)符合全国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报名条件;
2)理想信念坚定、思想品德优良,遵纪守法、诚实守信,热爱教育事业、立志长期从教;
3)接受《优师计划定向就业师范生协议书》,毕业后需要到定向县域中小学履约任教6年。
4)实行单列志愿、单独划线,在本科提前批次录取,而且国家优师计划需要到达本省一本线,新高考改革省份需要达到对应特殊类型招生分数线,地方优师计划录取分数原则上不低于招生学校普通类招生所在批次录取控制分数线。
5)优师计划”招收的定向就业师范生不办理入学户籍迁移。入学后,“优师计划”定向就业师范生不得转为非“优师计划”学生,可按程序在“优师计划”招生专业内申请转专业。
5. 优师计划的报考流程及时间节点?
志愿填报:在高考志愿中选择“优师计划”批次(部分省份需提前申请)。
协议签订:录取后与省级教育行政部门、高校签订三方协议。
入学注册:按高校要求完成入学手续,开始享受资助。
时间节点:协议签订一般在录取后至开学前完成,具体以各省通知为准。
6. 可以报考哪些学校的优师计划?
部属院校:北京师范大学、华东师范大学、东北师范大学、华中师范大学、陕西师范大学、西南大学。
省属院校:各省重点师范院校(如河北师范大学、云南师范大学等)。
7. 可以报考哪些专业?
以基础教育学科为主,如语文、数学、英语、物理、化学、生物、历史、地理、思政等。
部分院校开设音体美、特殊教育等紧缺学科,定向补充农村学校师资短板。
8. 优师计划的优势有哪些?
经济保障:免学费、住宿费,每月发放生活补助(约800-1200元)。
就业兜底:毕业后直接入编,无需参加教师招聘考试。
升学支持:服务期内可申请在职攻读教育硕士,部分院校提供专项保研名额。
9. 优师计划的限制有哪些?
服务要求:必须到协议指定的脱贫县或边境县中小学任教满6年,期间不得离职或考研。
违约处理:未履约需退还补助并缴纳违约金(通常为补助总额的1.5倍),记入个人诚信档案。
跨省限制:原则上不得跨省就业,特殊情况需经省级教育部门审批。
10. 优师计划与公费师范生有何区别?
服务区域:优师计划定向到脱贫县和边境县,公费师范生一般为生源地内分配。
院校范围:优师计划由教育部直属师范大学和地方师范院校共同承担,公费师范生以部属师范为主。
政策倾斜:优师计划更强调服务乡村振兴和边疆教育。
11. 优师计划的培养过程是怎么样的?
定向实践:安排到定向服务县的中小学实习,熟悉基层教育环境。
课程定制:增设乡村教育振兴、双语教学、留守儿童心理辅导等特色课程。
双导师制:高校教授与一线优秀教师联合指导,强化教学实践能力。
12. 优师计划学生主要去向?
部属优师生:分配到中西部脱贫县或边境县重点中小学。
省属优师生:定向到本省教育薄弱地区的乡镇或农村学校。
职业发展:服务期满后可通过考核晋升、调动至城镇学校,或进入教育管理部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