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大专项计划
分享至好友和朋友圈
1. 什么是三大专项计划?
三大专项计划是中国教育部为促进教育公平、面向农村和脱贫地区学生实施的招生政策,包括:
国家专项计划:面向原列入国家集中连片特殊困难县和国家级扶贫开发重点县等地区的学生。
地方专项计划:由各省(区、市)所属重点高校承担,针对本省农村户籍学生。
高校专项计划:由教育部直属高校和其他自主招生试点高校承担,面向边远、原贫困、民族等地区县以下高中的优秀农村学生。
2.三大专项计划适合哪些学生报考?
国家专项:户籍在实施区域且连续3年以上学籍,实际就读高中。
地方专项:本省农村户籍,且连续3年高中学籍并实际就读。
高校专项:户籍在边远、原贫困、民族等地区县以下农村,且成绩优秀、综合素质突出。
3. 不同省份能报哪些专项计划?
国家专项:覆盖全国800余个原贫困县及重点县,具体以教育部公布的区域名单为准。
地方专项:仅限本省农村户籍考生报考,各省实施范围不同。
高校专项:面向全国符合条件的农村学生,但招生高校和名额因省份而异。
4. 三大专项计划的报考条件是什么?
共同条件:符合高考报名资格,成绩达到一定要求。
特殊要求:
国家专项:户籍和学籍需在原列入国家集中连片特殊困难县和国家级扶贫开发重点县等地区。
地方专项:需为本省农村户籍。
高校专项:需提供农村户籍证明及高中阶段成绩排名。
5. 三大专项计划的报考流程及时间节点?
国家专项:无需单独报名,高考后填报志愿时选择“国家专项计划”批次。
地方专项:部分省份需提前申请,一般在4-5月完成资格审核。
高校专项:需在4月前完成高校网上报名,通过初审后高考成绩需达到一本线。
录取均在提前批或特殊批次进行,时间早于普通批次。
6. 可以报考哪些学校?
国家专项:中央部属高校及省属重点高校(如清华、北大等)。
地方专项:本省省属重点高校(如省内的“双一流”大学)。
高校专项:教育部直属高校(如复旦、浙大等)及部分试点高校。
7. 可以报考哪些专业?
国家专项:覆盖高校大部分本科专业,部分院校定向招收紧缺领域人才。
地方专项:以本省经济社会发展需求为主,专业选择较广。
高校专项:多数高校开放基础学科和特色专业,部分限制专业需签订定向协议。
8. 三大专项计划的优势有哪些?
降分录取:部分高校可降分至一本线下20-30分。
定向培养:部分计划提供就业支持或学费减免。
政策倾斜:优先录取,增加农村学生进入名校的机会。
9. 专项计划有什么限制?
户籍限制:严格审核户籍和学籍,造假将取消资格。
专业调整:部分计划录取后不可转专业(如定向培养类)。
违约处理:定向就业类计划违约需退还补贴并缴纳违约金。
10. 专项计划与普通高考录取有何区别?
录取批次:专项计划在提前批或特殊批次录取,普通批次在后。
竞争范围:专项计划仅限特定群体竞争,录取率相对较高。
附加协议:部分计划需签订定向就业协议,普通录取无此要求。
11. 专项计划学生的培养过程是怎么样的?
国家专项:部分高校提供助学金或学业辅导。
地方专项:注重服务本省发展,可能安排社会实践或实习。
高校专项:部分高校提供“一对一”导师制或优先推荐科研项目。
12. 学生毕业后的主要去向?
国家专项:鼓励到中西部地区或基层单位就业。
地方专项:部分需回本省服务一定年限(如教育、医疗领域)。
高校专项:升学比例高,就业多进入国家重点行业或科研机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