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开 等:高考评价体系的研制解读
原文刊载于《中国考试》2019年第12期第13—20页。
主持人语
2014年9月,国务院颁布《关于深化考试招生制度改革的实施意见》(以下简称《实施意见》),启动了我国恢复高考以来最系统、最全面、最深刻的高考改革。为落实《实施意见》精神,教育部考试中心历时3年组织研制完成“中国高考评价体系”,作为深化新时代高考内容改革和命题工作的理论支撑和实践指南。
高考评价体系的研制,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突出对学生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要求,同时依据高校人才选拔要求和国家课程标准,在广泛征求相关群体意见和建议的基础上,从深化高考内容改革、助推高中育人方式改革进行顶层设计。高考评价体系将为深化高考内容改革和指导命题实践提供长效机制,同时其核心理念将促进高中育人方式改革。
为全面展示高考评价体系的研究成果,特在《中国考试》杂志设专题,由高考评价体系的研制者全面解读该体系的主要内容、研制过程、实践功能,以及基于高考评价体系的各学科考试内容改革实施路径,以期为一线教师和教研员在考试评价和教学改革实践方面提供一些启发和参考。
作者
张开,教育部考试中心,副研究员;
单旭峰,教育部考试中心,副研究员;
巫阳朔,教育部考试中心,助理研究员;
左璜,华南师范大学基础教育培训与研究院,副研究员。
摘要
高考评价体系的构建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坚持方向性、科学性、时代性、民族性和公共性原则。运用文献分析和实证调查相结合的研究方法,对我国的高考政策文件、高校本科培养目标、高中阶段学生核心素养、世界发达国家和地区相关考试的考查目标进行梳理和比较分析,明确我国高考的核心功能、考查内容和考查要求等关键性问题。高考评价体系是我国高考内容改革和命题工作的理论基础和实践指南,对推动高考内容改革的科学化发展,对发展素质教育、促进教育公平、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具有重要意义。
关键词
高考评价体系;高考内容改革;实证调查;文献分析
正文
为深入贯彻党的十九大精神,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全面推进《国务院关于深化考试招生制度改革的实施意见》,从教育考试层面回答好“培养什么人、如何培养人以及为谁培养人”这个根本问题,教育部考试中心研究构建了具有中国特色的高考评价体系,围绕高考的核心功能、考试内容和考试要求等关键问题形成了系统的理论框架,旨在建立健全全面深化高考内容改革的长效机制。“一核四层四翼”的高考评价体系:确立立德树人、服务选才、引导教学为高考的核心功能,回答了“为什么考”的问题;明确核心价值、学科素养、关键能力、必备知识为考查内容,回答了“考什么”的问题;提出基础性、综合性、应用性、创新性的考查要求,回答了“怎么考”的问题[1]。高考评价体系的构建,对高考内容改革具有全局性的指导意义。
1. 研制原则
研制具有中国特色的高考评价体系,首先要坚持正确的政治方向和价值导向,充分考虑中国高考所处社会背景及面临的现实问题,同时借鉴国外先进的测评理论和实践,建构符合我国国情的面向新时代的测评体系,其研制基于以下5项原则。
1.1 方向性
高考评价体系的研制,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坚持立德树人根本任务,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六个下功夫”等要求融入到高考评价体系的理论框架,从而保证基于高考评价体系的高考内容改革和命题工作始终保持正确的方向,发挥积极的育人功能和导向作用。高考评价体系的研制,坚持有利于更好地为人民服务、为中国共产党治国理政服务、为巩固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服务、为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服务,紧密围绕“培养什么人”这一教育首要问题,将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作为根本任务,使高考评价体系真正发挥好立德树人、服务选才、引导教学的核心功能。
1.2 科学性
高考评价体系的科学性原则包括3个方面的含义:其一,依法研制。《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法》明确“国家实行国家教育考试制度”,作为我国人才选拔重要方式的高考,具有法律认可的地位与权威;因此,高考评价体系的研制,必须高度把握国家考试的法律地位和权威性。其二,依标研制。高考作为衔接基础教育和高等教育的关键环节,要依据基础教育和高等教育的培养目标要求研制其评价体系。从科教兴国战略和人才强国战略出发,高考评价体系依据高校人才选拔要求和国家课程标准,体现各类高校人才选拔的共性需求,科学把握教育教学、学生成长和人才选拔的规律,最大程度地提升高考选拔人才的信度和效度。其三,科学研制。作为我国社会影响力最大且具备高利害性质的高考,必须秉持严谨科学的态度研制其评价体系,坚持理论研究与实证分析相结合,采取科学求实的手段和方法,确保研究过程的系统性、严谨性和研究结果的科学性。
1.3 时代性
在知识经济全球化、信息化的今天,基于终身学习、成功生活的理念,以人本主义为基本的价值取向,许多发达国家或地区纷纷探索以核心素养为本的高中教育教学改革,同时针对人才观的演变,对高等教育从招生到培养进行了深度改革。我国进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时代,人民群众对更高质量、更加公平、更具个性的教育需求也更为迫切,这都对我国加快推进教育现代化、提升全民教育水平提出了更高要求。因此,在建构我国高考评价体系时,既要反映新时代对高中教育的新要求,也要反映新时代高等教育对高层次人才培养的新要求,更好地服务于新时代人才培养需求,促进人的全面发展。
1.4 民族性
通过对国外一些国家或地区高校招生评价体系的研究,发现存在高中大学衔接、整合职业教育、融合课程改革等不同招生模式。这些模式都是基于这些国家或地区的文化情境和文化特色形成的。在长期的教育和考试发展历程中,我国形成了以德为先、注重公平、尊重知识等独具特色的人才培养和选拔观念;因此,在构建高考评价体系的过程中,要充分考虑国情教情和考情,契合我国注重教育、尊重人才的文化传统,重视伦理道德的教育思想和德才兼备的人才观,从当前我国高中教育和高等教育的实际情况出发,构建符合我国教育发展需要的高考评价体系。
1.5 公共性
高考评价体系的研制,要把握我国社会认可的教育资源科学分配、人员有序流动的制度模式,力求通过改革实现有助于教育机会公平、教育质量提升和教育服务共享,体现社会主义教育制度公益性、公正性、公平性的本质特征。作为人才选拔培养的核心环节,高考尤其注重与基础教育教学关系的处理。高考评价体系与高中课程改革的理念充分衔接契合,与高中育人方式改革同向同行,将进一步发挥对素质教育的正向指挥棒作用。对高考考试内容改革的设计及实践,既要体现国家意志,又要符合社会公共利益,满足人民群众接受良好教育的愿望诉求,推动构建和谐社会。
2. 研制内容
高考评价体系的研制主要解决“为什么考”“考什么”“怎么考”的问题,从而明确高考的核心功能、考查内容和考查要求,形成高考内容改革和命题工作的理论依据和实践指南,建立健全高考内容改革的长效机制。
2.1 考查目标体系
在考查目标体系的研制中,重点需要解决的问题是:高校对人才在知识、能力、素养以及核心价值方面的需求是什么?高中教育对于学生在知识、能力、素养以及核心价值方面的要求是什么?通过研究二者的结合点(见图1),为高考考试内容选择、试题设计和题库建设提供目标方向。为此,课题组调查了不同层次高校、不同专业领域的高校教师,以及不同专业、不同学年的高校在校学生,了解和分析了高校对学生应该具备的知识、能力、学科素养、核心价值等方面的需求;分析了2017年版普通高中课程标准对高中生学科素养的要求以及各学科的课程目标。通过整合2个方面的研究成果,得到高考评价体系的考查目标,这一目标要求将起到衔接基础教育与高等教育的功能。
2.2 考查内容体系
基于考试招生制度改革背景提出的高考评价体系,从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出发,结合高校人才选拔要求、国家课程标准提出的学生发展核心素养,研究提出了高考的考查内容体系,涵盖核心价值、学科素养、关键能力和必备知识4个方面。其中:核心价值处于首要位置,把握方向,对学科素养、关键能力、必备知识起到引领作用;学科素养、关键能力、必备知识的考查置于核心价值的统领之下,学科素养对核心价值予以重点体现;各学科根据各自的学科特点,确定与学科相适应的核心价值的具体内容,确保将核心价值落实到每个学科的考查中;必备知识与关键能力是构成学科素养的基本要素或基础,它们也是在正确的价值观指导下,以学科素养为导向进行界定的。
在“四层”考查内容中,学科素养是关键,这是因为学科素养是学科必备知识、关键能力与情感态度价值观的综合体现。面对复杂的实际生活情境和学习探索情境,学生在试图解决问题的过程中会表现出相应的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高考考查内容聚焦于能够使学生展现其核心价值观、世界观与人生观的问题情境,通过学生对问题的解答,考查其应对这些问题情境的学科素养;因此,在高考评价体系中,学科素养的确定是“四层”考查内容体系的突破口,各学科只有明确了具体的学科素养指标,才能以此为标准遴选和确定考查内容的知识范围和能力要求,也才能体现所要考查的核心价值。
2.3 考查要求
高考评价体系要明确考试的要求是什么,或者说,通过高中阶段的学习,学生要在哪些方面达成素质教育的目标,这些要求最终应通过试题体现出来;因此,根据各学科的共性特点,高考评价体系提出基础性、综合性、应用性、创新性的考查要求,并基于这4个方面的考查要求,进一步探索试题的类型和呈现方式、不同试题的编制原则,从而能够比较全面地、各有侧重地实现考查要求。
3. 研制方法
基于研究的目标任务和指导方针,高考评价体系采用文献分析与实证调查相结合的方法。文献分析的主要目的是了解国家政策以及国内外关于高考评价方面的研究成果,实证调查的主要目的是了解高校人才选拔需求和基础教育人才培养目标。研制的思路和方法见图2。
3.1 文献分析
文献分析主要包含3方面的内容:1)对国家政策文件的分析。围绕高考政策,重点搜集和整理了新中国成立后,特别是1977年恢复统一高考以来,党和政府关于高考的法律法规、决议政策等方面的规范性文件。在此基础上,对不同历史时期和不同发展阶段的政策文本进行比较分析,厘清不同历史发展时期高考的考查目标、考试内容、考查要求和考试形式改革的基本脉络。2)对研究文献的分析。以“高考制度”“高考目标”“高考内容”“高考命题”“高考试题”“高考评价”等为关键词在中国知网、万方等平台搜索相关文献,对相关文献进行梳理,选取与高考考查目标和考查内容有关的进行分类、整合,提炼出高考评价体系的备择指标。3)对国际上一些发达国家和组织以及我国台湾、香港地区有关考试的分析。在确定抽样原则(见表1)的基础上,选取日本、新加坡、美国、法国、新西兰5个国家、我国台湾和香港2个地区实施的高考,以及OECD组织的PISA考试为研究对象,对它们的招生考试制度与选拔理念、考试目标、考试形式等进行多维比较分析,着重对这些考试的考查目标进行分析,为我国高考评价体系的构建提供参考依据。
3.2 实证调查
实证调查主要包括2方面的内容:1)基于高校本科培养方案的内容分析。选取12所高校共48个专业的本科培养方案,提取培养方案的关键词,由4位专家对关键词进行编码,然后作信度分析,保留较高信度的关键词作为后续研究的参考。2)开展大规模的座谈调研。在全国不同地区召开56场座谈会,收集高等教育和基础教育专家对高考评价体系的意见和建议,对这些意见和建议进行分类整理,作为后续研究的依据。
4.文献和实证调查结果
4.1 高考政策文件和相关文献分析结果
通过对恢复高考后高考的政策文件、考试大纲、考试说明中有关考查目标的陈述文本进行整理、分析,提取关键词并整理相关内容,绘制关键词频次图,可以了解到近40年关于高考考查目标的陈述中,除基础知识、基本技能等基本指标之外,各种学科素养以及跨学科素养,如创新素养、语言表达、自学素养、分析判断、信息素养等受到关注与重视,见图3。
4.2 国内外有关考试考查目标的分析结果
对前述我国2个地区、5个国家、1个国际性组织实施的考试的考查目标进行分析(见表2),可以发现这些考试的考查目标主要包括5种类型:1)价值观与态度,例如公民责任、道德素养、价值观与态度、身心健康等;2)某学科的学科素养,例如:在语文学科中重视阅读理解、语言表达等素养,在数学学科中注重计算素养、逻辑推理、分析判断、迁移素养、问题解决素养等,在物理、化学等理科中注重分析判断、逻辑推理、科研素养、综合素养等;3)跨学科综合表现的学科素养,包括实践应用素养、合作素养、问题解决素养等;4)特定的知识内容,例如知识基础、全球意识、法律知识等;5)特定的能力,例如规划的素养、实验能力、运动能力等。
4.3 高校本科培养方案中的培养目标关键词统计结果
通过对高校本科培养方案中培养目标[2]的关键词进行整理、分类,绘制频次图(图4),可以了解到我国普通高等学校培养目标中,非常重视学生的人文素养、创新素养、实验探究思维、合作素养等,对学生的自学素养、社会担当、口语表达能力、批评性思维等的要求也较普遍,但对于学生的生态意识、理想信念、前瞻意识等要求较少。从这些培养目标的关键词也可以看出,高校培养目标主要涵盖了价值观维度、素养维度、能力维度和知识维度4个方面的内容。
4.4 高中学生学科素养内涵指标
基于座谈文本进行编码分析。首先将收集到的学科素养的词、句直接作为基本指标,同义的归为一类;然后分别统计各个基本指标的“提出频次”和“强调频次”(专家提到的指标计1次“提出频次”,专家提出2次或以上计1次“提出频次”并计1次“强调频次”);最后将各条目的“提出频次”和“强调频次”进行汇总,从高至低排序,获得7类群体对于我国高中学生应具有的学科素养的看法及对学科素养指标体系的建议。经过课题组专家研讨,对已得到的访谈数据用德尔斐法进行分析,剔除、合并不必要的基本指标,得到35个二级指标见图5。通过对35个二级指标的分析,结合访谈调查结果,提出我国高考评价体系学科素养的一级指标为思维方法、学习掌握、实践应用,二级指标详见表3。
5. 小结
高考评价体系是在理论研究与实证研究基础上研制的一套符合我国国情的测评体系。在该体系中,各要素之间彼此相互关联、相互影响:“一核”统领高考内容改革的方向,“四层”考查内容与“四翼”考查要求相互映照,形成彼此密切相关、互相影响的一个系统。
在“四层”考查内容中,学科素养起到贯通核心价值与关键能力、必备知识的作用,是“四层”考查内容的关键环节,可以实现从“知识能力立意”命题理念向“价值引领、素养导向、能力为重、知识为基”命题理念转变。同时,为体现“四层”考查内容和“四翼”考查要求,高考评价体系创造性地提出了考查载体——试题情境,即通过设计生活实践情境和学习探索情境,实现对不同内容、不同水平学科素养的考查。基于情境的命题与“四翼”考查要求、“四层”考查内容的关系如表4所示。
高考评价体系的构建是我国高考内容改革历程中的一个里程碑式的标志,它的研制首次从高考自身功能出发,较好地衔接基础教育和高等教育培养目标,确立了高考内容改革和命题工作的理论框架,是今后高考内容改革和命题工作的理论依据和实践指南。高考评价体系的构建对推进高考内容改革的科学化,对发展素质教育、促进教育公平、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具有重要意义。
参考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