贵州:多维发力,织密高考志愿填报服务网

2025年07月03日 来源:贵州省招生考试院
二维码
用微信扫描二维码
分享至好友和朋友圈

7月2日下午6时,贵州省2025年普通高校招生志愿填报工作顺利结束,高考志愿填报是考生升学路上的关键点,省招生考试院通过系统升级、现场咨询、政策指导和应急响应等多维度举措,全力保障了填报工作的平稳进行。

系统升级应对填报高峰

为有效应对志愿填报高峰,省招生考试院提前谋划部署,对志愿填报辅助系统及志愿填报系统进行了全面优化升级,保障系统稳定运行。

升级工作涵盖硬件与软件两方面。硬件上,显著提高网络带宽,提升数据处理能效。软件上,组织专业技术团队多次开展覆盖多场景的测试工作,充分验证系统的安全性、稳定性和可靠性。此前,6月20日至22日举行了志愿模拟填报,帮助考生提前熟悉志愿填报操作流程,为考生正式填报高考志愿奠定了基础。

志愿填报辅助平台访问量破1395万

6月10日,全新升级的“贵州省高考志愿填报辅助系统”面向全省考生免费开放。该系统集成三大核心功能:提供普通类本科、高职(专科)2024年平行投档数据(含最低分、最低位次、计划数等);支持院校名称、专业名称、位次区间、专业门类、院校所在省市及特性等多维度组合查询;点击可查看院校详情与专业介绍。6月25日,系统又新增两个功能模块,支持查询2025年招生计划,同时可以链接教育部“阳光志愿”系统,提供专业建议和深度解读。

,时长01:41

6月28日,贵州新闻联播采访画面

“今年我们致力于打造更强大、精准的免费服务工具。”省招生考试院办公室主任赵发毅表示。系统上线后,共10万余名考生使用,累积访问量突破1395万次,成为考生不可或缺的“电子参谋”。

服务前移:百校千场咨询覆盖全省

6月25日起,由省招生考试院指导、贵州教育报主办、各市州招生考试机构协办的“贵州省2025年高校招生宣传现场咨询活动”在全省9个市州展开。

活动吸引了包括清华大学、复旦大学在内的302所高校参与,累计接待考生及家长22.6万人次。高校招办负责人现场与考生、家长零距离交流,详解专业特色,解答报考疑惑。

本地专家坐镇,人气火爆!各市州招生考试机构精心安排,抽调业务能手设立“专家咨询展位”。这些由年级部主任、教务主任和骨干教师组成的专家团队,凭借丰富经验,成为现场“人气最旺的展位”。

“我坐在凳子上几乎没起来过,水也没来得及喝!”遵义市新蒲新区第十四中学老师骆玉琼表示,活动期间3个多小时,其展位“被围得里三层外三层”。这些经验丰富的老师不辞辛劳到现场面对面指导,耐心解答什么是平行志愿、专业调剂等志愿填报政策问题,降低了考生误报风险,千方百计将高考考生“扶上马”,再“送一程”,帮助他们不留遗憾,走得更稳更远。

精准指导:政策解读全程在线

6月24日15时,省招生考试院通过官方平台开展志愿填报专题直播,解读2025年"专业+院校"平行志愿投档规则;演示位次法、线差法等填报技巧;预警征集志愿、退档等6类常见风险。讲座内容详实,为考生梳理清晰路径,有效降低了填报盲目性。

同时,《2025年高考指南》迎来重要更新:首次按最低投档位次排序呈现各高校2024年平行志愿录取情况。这一创新编排极大便利了考生和家长,依据成绩位次快速检索匹配院校范围。大幅缩小目标院校与专业的搜索范围,提升效率,考生可依据成绩快速定位目标院校区间。

应急保障:

榕江答卷诠释“一个不落”

6月24日榕江县遭遇洪灾,正值志愿填报关键期。省招生考试院立即启动应急响应机制,指导并全力保障榕江县开展应急处置工作。

当地县委县政府、教育局及多部门迅速行动,紧急启用县一中、二中、三中及古州五小4个定点填报场所;调配530台电脑并配备技术保障人员;移动、电信突击队一小时内恢复县三中网络;部署3辆应急通信车保障无线覆盖;供电局开放12个营业厅作为备用填报点;为交通受阻考生提供运营商网点填报服务,确保所有考生“应报尽报”。

“我们为1927名考生建立动态台账,通过班主任包保制确保联系到每一位考生,不遗漏任何一人。”县教育招生考试中心主任吴光恒介绍。

从智能系统优化、覆盖广泛的现场咨询,到权威政策解读和灾情下的快速响应,贵州今年高考志愿填报服务工作展现出数据赋能提升决策科学性、省级统筹强化资源协同性、应急机制凸显服务兜底性的特点,共同构筑了立体化的保障网络。

志愿填报工作结束后,投档录取预计于7月8日开始。考生及家长需密切关注省招生考试院官方网站和微信公众号发布的最新投档、录取信息,及时了解个人录取进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