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高考实施一年,上海关注什么?——访上海市教育考试院院长郑方贤

2018年06月11日 来源:中国教育报
二维码
用微信扫描二维码
分享至好友和朋友圈

关注2018高考高招

上海自2014年启动高考综合改革试点、2017年全面实施新高考方案,此后这一年整体平稳推进,除了建立选考科目引导保障机制,看起来似乎变化不大。关心高考改革的人们不禁要问:这一年上海在关注些什么?

“新高考为上海教育改革带来巨大红利,这一年上海正抓住难得的稳定机遇期,享受新高考的红利,并持续深化教、考、招全方位的内涵建设。”2018年高考刚刚结束,上海市教育考试院院长郑方贤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说。

郑方贤认为,新高考为基础教育发展注入新活力,推动学生培养模式变革,也引领上海不同层次教育形成新常态。

新高考为上海教育带来稳定机遇期

记者:您怎么看待新高考实施的这一年?

郑方贤:最近的一年,上海高考的特点就是稳定有序。一是基本政策不变,包括合格考与等级考的方式、外语一年两考的时间、高二可以参加的等级考科目等;二是参加高考的人数基本不变,约在5万人左右,维持在低位状态,高招录取率也保持稳定。

在上述政策、生源人数和录取率稳定的环境下,可以预期2020年之前的上海高考都不会有大的变动,这就为上海基础教育适应新高考带来至少3年的稳定机遇期。

记者:上海今年出台选考科目保障机制,该如何认识它的作用?

郑方贤:如果说这一年上海有什么关于高考的“大动作”,那可能就是今年4月初发布的《关于进一步深化本市高考综合改革试点工作的若干意见》,提到了建立物理选考科目的保障机制,但就上海而言,这个机制的影响极为有限。

新高考政策全面实行一年后,上海没有大修大改,更没有推翻原来做法另起炉灶,从一个侧面折射出新高考方案的科学性与完备性。

高中学生正在成为新高考的受益者

记者:在这样的稳定机遇期里,高中在发生怎样的变化?

郑方贤:考试科目的“3+3”、录取环节的“两依据一参考”等,已成为上海高考的制度化成果,对高中教学起到了“指挥棒”的作用。部分学校在政策刚出台时面临师资不足的问题,但教育行政管理部门通过支持学校引进师资、组织教师走校等方式加以化解,到如今各校已经形成常规化的教学管理模式。又如从6门高中等级考科目中选择3门,会产生20种不同的组合,需要实施走班制的教学组织新模式,高中学校从教育理念、管理方法到资源配置都经受着极大的挑战,经历了开始的不适应之后,经过不断实践与思考,不少学校逐渐形成适应新高考的学生培养方案,摸索出适合校情的走班方式。

记者:在新高考方案持续推行过程中,学生能得到怎样的收获?

郑方贤:学生综合素质评价信息列入高校招生的重要参考,这成为素质教育的助推器。志愿服务、研究性学习等成为高中教学活动的重要内容,每名学生都要完成60课时的志愿服务。许多学校和学生对社会实践有了规划和理性思考。在学生研究性学习方面,2018届参加高考综合改革的学生共完成研究性学习报告50348份。创新实验室已覆盖86%的公办高中,数量也在不断增多,成为学生体验研究、增强学术培养的重要平台。

抓住机遇期深化教考招内涵建设

记者:这一年在考试评价方面,上海有什么变化?

郑方贤:这一年,我们对学生参加各个科目学业水平考试的成绩开展分析研究,按照知识内容和能力目标两大维度,分析学生在每个维度下各指标的表现,提供报告给学生以引导学习。

我们的专家面向全市高中学科教师进行学业成绩分析宣讲,让各学科教师了解学业水平考试的导向,引导他们开展有针对性的教学,发挥考试对于课堂教学的指挥作用。目前,考试院正在组织高校相关力量,进一步审视课程标准和学科规范,完善学业考试评价的指标体系。

新高考还有力促进了我们考试机构的专业化发展。随着学业水平考试制度的推进与外语听说测试的实施,高中学校提出部分考试项目采用机考方式的需求,这些都促使我们积极开展新型考试模式的研究与实践。

记者:考试评价有导向作用,高校招生同样是“指挥棒”,这一年来在深化高校招生改革方面做了哪些工作?

郑方贤:这一年来,考试院组织在上海招生的数百所院校对去年实施的方案进行分析研讨,推动高校细化院校专业组设置,以适应考生报考需求。

以往招生面试录取是高水平大学才具备的资格,在新高考推动下,高水平大学的综合评价录取、市属本科院校的春季招生、专科自主招生等都设有校测环节,有力支撑了高中的学生综合素质评价工作,也显著提升了上海高校的招生能力。

由于以面试为主体的校测对考生的录取起到了决定性作用,使得其公平性备受关注,考试院协助各高校制定校测的规范,从组织架构、校测流程、人员配置等全方位给予专业指导,促使校测更加规范合理。

记者 董少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