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20名“学霸”选专业 经营类降温基础类受捧

2014年07月17日 来源:扬子晚报
二维码
用微信扫描二维码
分享至好友和朋友圈

本一批次录取接近尾声,今年江苏各地状元都“去哪儿了”?选择的是什么高校,什么专业专业?扬子晚报记者昨日调查了今年江苏各地20名高分考生的志愿填报和录取情况,其中超过2/3的学生被清华、北大录取,其中文科“状元”多钟情北大,理科状元去向更“多元”。而在专业选择上,和往年经济类专业大热的情况有所不同,今年“状元”选择的专业更为“基础”,也更五花八门,中文、医学、建筑……“小时候的梦想”成为“学霸”们选择高校和专业的重要原因。

选学校

文科“状元”偏爱北大

扬子晚报记者调查发现,今年文科高分考生“偏爱”北大。采访中,记者发现除了苏州的文科状元刘一懿选择了清华,扬州文科状元王宇澄选择了南大,南京、南通、淮安、盐城、宿迁、常州、连云港、徐州的文科状元都填报了北京大学。

北大深厚的文化底蕴成为吸引高分状元们的重要原因,不少状元从小一直钟情北大。“北大是我一直以来的梦想,我觉得北大的环境比较适合自己。”这是今年的省文科“状元”,来自海安中学吉淳的选择,她表示之所以选北大就是源自一直以来的“北大梦”。“他很擅长中国古典文学,我把很多他写的诗歌放到网上,很多人都不敢相信这出自一个高中生之手,他的梦想也是北大。”盐城文科状元陈孜悦的班主任顾向阳老师觉得北大的学习环境很适合“有才情”的陈孜悦。徐州的文科状元赵子煜也很早就喜欢上了北大。在高二的时候,赵子煜曾代表徐州一中去北大参加辩论赛。在辩论赛期间,她有机会和北大的学生进行了大量交流,感受到北大良好的学习氛围。在那个时候就暗自埋下了去北大学习的梦想。

理科“状元”选择多元化

和文科“状元”的情况类似,今年多数理科状元也是从小立志,选择学校时首先考虑到“从小梦想”。省理科状元、天一中学的吴呈杰就是典型代表。理科“学霸”的他,因为钟情北大,从小上小记者班,多次参加北大夏令营,他第一专业志愿填报了北大光华管理学院,“我打算辅修新闻,将来当财经记者。”北大江苏招生组组长张飞舟介绍说,“早在吴呈杰参加北大实名推荐考察时,志愿就是工商管理类,先选择经管专业,再从事媒体行业,做一个专业的记者,小吴对自己的职业已有明确规划了。”

相较于文科状元普遍钟情北大,理科状元们的选择显得更为多元化。清华、北大、港大、上海交通大学、中国科学院大学,状元们从自身的兴趣和学校的特点出发,选择了适合自己的院校。清华大学仍是大多数理科状元的首选,苏州的理科状元金滢一直钟情于清华大学的建筑学,所以在选择大学的时候毫不犹豫地选了清华。

被有“亚洲最好的专业”之称的——香港大学经济金融专业录取的盐城的理科状元孙志宸告诉扬子晚报记者,一直就很想去香港大学,对香港开放自由的学术氛围和不一样的文化交织都比较向往。“我的父母一开始有很多顾虑,觉得离家比较远,有可能不适应。”孙志宸还是坚持了自己的想法,并成功取得了父母的支持。

今年有一位理科状元的选择有点不一般,南京市的理科状元刘秋艳坚持走科研路,选择了今年首招本科生的中国科学院大学。据了解,中国科学院大学今年在江苏省仅招25名本科生,从大二开始就可以为他们配备导师,本科生还有机会选院士担任自己的导师。坚定科研路的刘秋艳觉得中国科学院大学更适合自己,对于自己以后从事科研工作很有帮助。

20人中只有1名学生选择港校

记者调查发现,20名高分考生中,只有盐城的理科状元孙志宸报考了香港的高校。港校在内地招生曾一度“风光无限”,2012年江苏省文科第一名考生许琪被港大“抢”走,南京理科第一名也投身港大,当年至少有5名市状元选择了港校。去年江苏只有2名市状元选择了香港的高校。“之前确实有学校联系过,但综合考虑还是放弃了。”一名高分考生告诉记者,虽然有全额奖学金,考虑到文化差异和较高的消费水平还是“退却”了。采访中“状元”们透露,香港特殊的语言环境让他们难以适应、对港校的教学模式不甚了解,而内地名校也能提供丰富的国际交流机会。

其实这也是港校遇冷的一个缩影。7月8日,江苏高招提前批次文理本科院校投档线公布。和往年相比,今年港校招生像兜头被浇了盆冷水,跌入近年来的最低谷:香港城市大学文科出现缺额,香港中文大学(深圳)文理均缺额,往年可比肩清华北大的香港中文大学分数也有所回落。

选专业

不追热,中文物理法学哲学都受钟爱

相比起往年集中填报热门专业的情况,今年的状元们在专业的选择上更加多样化。往年的热门专业比如经济学、建筑学等今年依然受欢迎,但不同的是往年受冷落的基础类学科热了起来,很多文科状元都选择了中文、新闻、法学等人文社科类专业,而理科状元们则选择了物理、医学等专业。学霸们透露,在选择专业时有很多是源于小时候的梦想,主要考虑自己的兴趣,也会参考父母和老师的意见,不过最后还是由自己拿主意。

淮安理科状元李晗就是其中的一位,他从小就对物理感兴趣,填报时也在网上查询了相关专业的就业情况,最后选择了清华钱学森力学班。而连云港文科状元王书文选择中文的原因,用她自己的话说是因为“我就是个彻头彻尾的文科生。”她告诉记者:“因为文科生的缘故,我对其他专业不怎么感兴趣,所以只选了比较喜欢的中文系。”常州文科状元朱笑芸认为自己的记忆力和逻辑思维都比较强,而法学对这两点要求比较高,所以最终选择了适合自己的北大法学专业。海门中学的唐心怡在北大自主招生考试中是全省文科第一,高考在全省北大自招考生中又考了文科第一。一路走来,她始终选择哲学。唐心怡认为,选择哲学就意味着选择了一种反思的生活方式,在纷繁芜杂的当今社会,这种选择更有利于保持内心世界的平静,用她自己的话来说,“哲学系是治愈系”。

经济类专业降温

往年,经济学类专业是高分考生竞相追逐的大热门,去年江苏27位市状元中共有9人第一专业志愿选择了经济类专业。

从今年的专业选择看,经济学类报考热度有所下降。20名高分考生中有5人第一专业志愿选择了经济学类。从今年本一投档线来看,无论是南京的,还是外地的,财经类院校、财经类专业录取线已经不再像前几年那样处于顶尖的位置。有专家分析,前几年财经类专业大热录取线上涨,录取线“占领”了各大高校专业排行榜的前几位,为了满足高分考生的需求,部分学校增投经济类专业计划,这为就业埋下隐患。经济类专业降温,表明考生报考更加理性,不盲目追热了。

对未来的规划很清晰

扬子晚报记者在采访中发现,除了选择专业不盲目外,高分考生们大多对未来有清晰的规划。选专业就是规划的第一步。“不管学校,反正专业我通通选择了医学。”这是宿迁理科状元蔡璇的志愿。蔡璇说从小的愿望就是穿上白大褂,成为一名医生。“填报志愿时就一路选了医学专业。”父母完全支持她的想法,多方比较后,蔡璇最终在A志愿填报了北大医学院,选择了临床医学专业(8年制本博连读)。

扬州文科状元王宇澄在填报南大时只选择了法语专业,这也是他深思熟虑后的结果。王宇澄很擅长学习语言,而南大离家也比较近,实力强,特别是南大的外国语学院,“我想在大学期间获得去法国留学的机会,从留学的角度出发南大很不错,”他告诉记者,“毕业后我计划在驻外使馆或者大型外企工作,因此大学专业选择法语以及未来留学计划都围绕此展开。”

北大招生负责人

“状元”们选专业不再“功利”了

经管类降温,文科前4名中3个选择中文

今年报考北大的江苏考生在专业选择上更趋于理性,经管类专业有所降温,而数学、物理、中文等基础专业更受欢迎。昨天北京大学招生负责人向记者介绍了今年江苏学霸们的专业选择。据悉,今年,北京大学依然是最受江苏高分考生欢迎的高校。全省理科前十名有4人选择北大,包括全省第一名天一中学的吴呈杰。文科考生更是对北大情有独钟,在符合北大录取要求的双A+考生中,全省前18人除第六名外,其余17人均首选北大,包括全省第一名、海安高级中学吉淳。

北大江苏招生组组长张飞舟教授介绍,从专业选择看,今年经管类专业有所降温,数学、物理、中文等文理基础专业、语言类专业、临床医学专业较往年更受欢迎。“这说明江苏考生和家长能够着眼于长远规划,不仅仅考虑到专业学习和就业,更看重利用北大的综合优势和丰富资源发展自己的兴趣特长,从内心出发选择专业。”

比如文科高分考生显然较偏爱中文。今年,全省文科双A+前四名考生中,除第三名选择北大光华管理学院外,第一名吉淳、第二名王学文、第四名黄冬笑不约而同都选择了北大中文系。为此,北大招办特意追加了中文专业的计划。无锡一中的张子筠是校长实名推荐生,在高中学科竞赛中,她一共获得了三个全国一等奖,是无锡有名的“学神”。在北大校长实名推荐的综合评价环节,她在全国400多个考生中位居第七,获得了降分至本一线录取的资格。早在高考出分前,她就表示想填报北大数学专业,“因为数学是我自己的兴趣所在”。最终,她考出了410分的高分,如愿进入北大数学专业。(李欣 宋彦洁 笪越 蔡蕴琦 张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