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2011年春考逾六成招生专业学费上万

2010年11月09日 来源:新闻晚报
二维码
用微信扫描二维码
分享至好友和朋友圈

  晚报记者 张茜茜 报道

  2011年上海春季高考报名将于明天开始,上海市教育考试院昨天发布“2011年上海市普通高校春季招生专业计划一览表”。

  据悉,2011年春考中超过六成的招生计划学费为万元或万元以上。在本科320个招生计划中,中外合作办学的计划占到了44%,比去年高了5个百分点。不少考生和家长感叹春考院校、专业、学费很难“三全齐美”,难以走出食之无味弃之可惜的“鸡肋”境地。

  【现象】

  读四年本科要花10万元

  小汪今年高考被本市一所专科学校录取,但他想读本科,便选择了复读。这次,小汪有心报名春考,但看到“春考招生专业计划一览表”后,觉得十分沮丧。小汪本想考化工专业,可这次全市只有上海大学一家有“化学工程与工艺”专业,招生计划只有30人。而他看中的另一个物流专业,只有上海思博职业技术学院招生,并且学历层次是专科。

  “我就是因为不想读专科才去复读的,不可能兜了一圈再去读专科。 ”小汪说。

  而让另一位家长钱女士郁闷的是,她女儿想报考的是国际商务专业,此次只有上海师范大学天华学院一家有这个专业,而且学费高达17000元/年。

  “如果再加上每年2500元的住宿费,每年的花费要达到19500元了,四年就要近10万元,这还不算上生活费用,一般工薪阶层家庭很难承受。 ”钱女士说。

  学校和专业只能“二选一”

  小汪和钱女士反映的问题在此次春考中比较普遍。从“2011年上海市普通高校春季招生专业计划一览表”上看,今年本市共有上海大学、上海师范大学、上海工程技术大学、上海商学院、上海师范大学天华学院、上海工商外国语职业学院、上海农林职业技术学院、上海思博职业技术学院等8所高校参与春季招生。招生计划总共为550名。

  其中招收本科的学校为上海大学、上海师范大学、上海工程技术大学、上海商学院、上海师范大学天华学院等五所,招生计划为320名。招收专科生的学校为上海工商外国语职业学院、上海农林职业技术学院、上海思博职业技术学院等3所,招生计划为230名。

  从这些学校招生专业来看,八所学校共招收23个专业,在专业名称上无一重复。这意味着,学生只能在学校和专业上“二选一”。也就是说,如果学生想选择学校,那么他选择的专业很可能是自己不感兴趣的,而如果学生优先考虑专业,那么他可能在学校上不能称心如意。

  六成计划学费要万元以上

  另一个值得注意的现象是,在2011年春考招收的550个招生计划中,学费为一万元及以上的约有350个计划,占到了总招生计划的64%。其中,学费为17000元的有40个计划,学费为15000元的有120个计划,学费为12000元的有20个计划,学费为10000元的有170个计划。

  事实上,春考中的高学费问题在2010年春考时就开始出现。 2010年上海春考总共有8所院校参加招生,招生计划为580人。其中,本科招生计划为360人。在这360个本科计划中,有140个招生计划是中外合作办学专业,占总数的39%。这140个招生计划中,只有20个计划的学费是1.2万元/年,其他120个计划的学费都要1.5万元/年。如果将独立学院的学费算进去,总共有180个本科计划的学费要超过1.2万元/年,占总数的50%。而在2011年春考中的320个本科计划里,中外合作办学的专业占到140个,为本科总计划的44%,比去年还要提高了5个百分点。

  【质疑】

  秋考招不到人改到春考招?

  在采访中不少考生和家长表示,不打算报春考,或者仅把春考视作“练兵“,主要目标还是打算放在明年的秋考。原因是“秋考的学校多、专业多、高收费的专业也没有那么多,孩子参加秋考选择面更广”。

  而对于春考中出现那么多的高收费专业,不少考生和家长认为,是因为这些专业在秋考中招生情况不好,所以拿到春季来招。

  一位业内人士表示,中外合作办学专业虽然很有特色,但因为开办的学校良莠不齐,加上学费高,能拿到国外文凭的不多,因此,在高考志愿填报中,绝大多数中外合作办学专业都是“冷门”,相对普通专业来说报考人数少,录取分接近学校的最低录取分数线。此外,这些专业学费高,也不排除招生越多,学校投入的教育成本越低的考虑。

  生源堪忧导致高校不热衷?

  另一方面,参加春招的学校少、专业少,这也引起不少考生和家长的不满,“既然各院校都能参加‘秋招’,为何不能一起‘春招’呢? ”

  一位不愿具名的高校招办人士坦言,春考是考后填报志愿,由于生源的不确定性,在制订招生计划时,大家都比较谨慎,“多做了,到头来没人报也是浪费。 ”许多招生院校明明发出了录取通知书,可考生却不来报到,导致招生名额无法落实,高校对春招的热情也就没那么高了。

  不少高校还存在其它担忧:春考只允许历届高中毕业生参加,被认为是专门为高考不理想的考生多一次选择而设的考试。实行平行志愿后,参与春考的生源质量较往年明显滑坡,学校对春考生源质量产生担忧,也影响了高校参与的积极性,招生计划也因此“缩水”。

  还有种观点认为,春招人数少,院校单独编班成本太高,如果把这批学生插到上一年9月份入学的学生中,教学又有问题。因此,一些热门高校和本科院校并不热衷参与春招。

  【思考】

  上海成为春考最后一块阵地

  据了解,自2000年以来,春季高考先后在北京、上海、安徽、内蒙古4个省、市、自治区试点,形成普通高校每年有“两次考试、两次招生”的新模式。与秋季高考相比,春季高考主要特点在于:高校在招生计划上有调节权,可适当扩大招生名额。考生可根据学校、专业,选择参加一所或几所高校组织的综合能力测试,若同时被几所高校录取,可自主选择一所学校报到。

  然而,2004年至2006年,内蒙古、安徽、北京相继宣布取消春季高考,上海成为最后一块阵地。与此同时,受上海生源人数减少以及实施平行志愿提高了志愿满足率等因素影响,春考的招生计划逐年减少,上海的报考人数也一路呈下滑态势。近几年来,社会上关于“是否要取消春考”的质疑声音有不少,但是上海的态度并未改变。教育部门表示,之所以坚持,是希望为考生提供多次求学的机会和选择,改变“一考定终身”的现状,并希望这块“试验田”为秋季高考改革积累经验。

  春考与秋考比肩方能显魅力

  在采访中,很多家长和考生也都支持上海春考,但他们希望春考的招生院校和专业能多一些。春考从当初一个广受关注的考试变为如今一个小众化、并被不少人认为“食之无味弃之可惜”的“鸡肋”考试,其问题的根源究竟在哪里呢?

  “学校要承担部分责任,他们招生的出发点是为了给考生创造更多的机会,还是仅从招生方便、成本低的角度来考虑问题? ”21世纪教育研究院副院长熊丙奇教授说,从目前的高招制度设计来讲,学校参与春考的积极性肯定是不强的。特别是对于好的学校来说,可以在一次集中录取中,招足最优秀的生源,就完全没必要分成两次来招。更何况现在春考还被贴上了“落榜生高考”的标签,生源质量堪忧。 “作为硕果仅存的上海春考,如果不赋予其新的内涵,或会在几年后凋零。 ”熊丙奇说。

  据了解,2009年参与春考的沪上8所高校中,上海大学、上海商学院首次试行“春考秋招”的招考新模式,即学生在当年年底参加春考,明年9月随“大部队”一起入学。 2010年,上海师范大学等高校也加入了这一试点。然而该举措实施三年来,春考招生院校数量和专业种类未见明显改善。

  对此,熊丙奇认为,只有赋予春考和秋考平等的社会地位,才能使高招中真正形成多次考试的格局,让院校之间能够彼此竞争,让更多的学生能够用平等的权利参加多次考试。他建议,在具体操作中,可以试点让高中在校生参加考试,或者可探索将春考与自主招生或者学业水平考试体系相结合等办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