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财东方学院迁居海宁后 独立学院将掀起搬家潮?

2010年08月17日 来源:钱江晚报
二维码
用微信扫描二维码
分享至好友和朋友圈

  浙江在线08月17日讯浙江财经学院东方学院是浙江省第一所搬迁的独立学院,但肯定不会是最后一所。

  翘起变局的支点是教育部2008年4月1日起施行的26号令,在这份法令中,对于独立学院的性质、办学条件和参与举办独立学院的社会组织或个人等都有了与之前迥异的具体规则。其中仅“独立学院不少于500亩地的国有土地使用证”的规定,粗粗算来,全浙江22所独立学院中将近10所都无法满足这一要求。

  换句话说,如果要满足26号令的要求,这批独立学院可能都必须走上与东方学院一样的搬迁之路。

  26号令,给了全国独立学院5年时间的缓冲期。如今,时间过去近一半,随着东方学院的搬迁即将开始,其他独立学院的搬迁动议都或多或少地流传开来。

  而这场搬迁潮背后,是先天不足的独立学院艰难的“断奶”抉择。

  “500亩地”硬杠杠,有人盼它能松动

  在东方学院行将远行之际,我们听到了越来越多类似“某某高校也准备迁往哪里”的传闻,记者带着“东方学院要搬了,你们学院要搬吗”这个问题,对没有满足用地要求的近十所独立学院进行咨询。

  记者报出了一些传言中要搬迁的地址,有一所高校明确表示自己不用搬,有一所高校纠正了一下地址,号称有了新的校区方案,其余高校负责人们也都不否认传言中的地址。

  但关于具体的地点、计划、原因,所有高校的一致反应是:“现在还不方便公开说,我们还在积极的选址和申报中,流程还没走完,没有最后确定。”

  其中一名院长通过电子邮件告诉记者:“按照计划,我院将在2012年接受评估,现在一切均在努力之中,包括寻找校区、建立师资队伍、教学学籍管理以及学生管理等多方面。”

  省教育厅同样“讳莫如深”:“这些学校还没有得到省政府、省发改委的最后批复,我们目前还不方便透露。”

  根据东方学院与海宁市政府签订协议到第一期工程完工花了三年多的进度,各大高校的搬迁,其实应该早已排上议事日程。

  同政府和高校的低调相反,老百姓对独立学院搬迁的问题已经十分关注。

  今年以来,相继有浙江中医药大学、浙江理工大学与富阳签订合作办学框架协议……目前正与省有关部门衔接相关事宜,何时落户富阳,目前还没有确切的时间表。

  ——这是一则富阳日报2009年的报道。

  “昨天,我们的辅导员去统一坐车去XX考察了,估计就定那边了。”

  “我得到的消息是,XX没定下来,下一站准备去XX考察。”

  ——这是两名在校大三学生的对话。

  一名高校的副校长道出了高校目前“讳莫如深”的原因:“其实谁也不想搬。毕竟浙江的独立学院发展势头很好。”这位副校长判断的理由是,26号令中500亩的要求,对于目前用地紧张的浙江来说,难度不小,也许会有通融的可能。

  先天不足,“断奶”是为了规范

  独立学院一直被称为“先天不足”。其中最主要的原因就在于它在诞生之初是为了适应各大高校“扩招”的刚性需求,许多独立学院是紧紧依赖母体,一直不能断奶。

  公元1999年,被看成是教育改革三十年历史中的一个重要节点。中国在那一年开始实行史无前例的扩招政策,当年增长47.7%。此后,以近30%的速度逐年递增。这样的大背景下,一些高校试图寻求与民间资本或地方政府的联姻,探索“公办民营”的高等教育办学新路子。

  “独立学院的快速发展,对缓解高等教育优质资源不足起到了积极作用,全国三百多所独立学院已经承担了百分之三十以上本科生的培养任务。”宁波大学科技艺术学院网站对独立学院的这份介绍,正说明了独立学院在中国教育发展过程中极度重要的作用。十年发展,我国独立学院数量达到了300余所。

  但发展至今,问题也不少——一些高校为收取高额学费争相开办“校中校”,不仅师资、教学完全依赖母体高校,有的甚至还将下属专科院校直接挂牌为独立学院——数条政令,主要针对的就是这些山寨版的独立学院。用东方学院院长黄董良的话说,“这些政令就是为了规范独立学院,要求与母校划清界限是想加快独立学院的转型。”

  2003年4月一份被业内人士称为“8号令”的《关于规范并加强普通高校以新的机制和模式试办独立学院管理的若干意见》出台,“独立学院”的称呼才被正式定论,而8号令也是国家第一次尝试让独立学院和公办高校“断奶”。

  其实所谓“断奶”,只是独立学院的自我完善,因为早在“8号令”颁布时就已经确认了关于独立学院“独立性”的要求,此后十年是在高速发展中,给独立学院留下了完善自身的缓冲期。

  高校人士透露,关于独立学院办学规范的草案已经五易其稿,在办学细节上要求更规范。



1 [2]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