统一高考“分层次” 自主招生进入联考时代?

2010年01月19日 来源:解放日报
二维码
用微信扫描二维码
分享至好友和朋友圈

上周末考毕本周末再战

“五校联考”的通用基础测试在16日一天内完成。全部考生均需参加语文、数学、英语笔试,理科考生加试自然科学(含物理、化学),文科加试人文与社会(含历史、政治、地理)。每门考试时间为90分钟,考间休息一小时。1月17日,复旦大学水平测试;1月23日,同济大学、华东师范大学、东华大学和上海大学的选拔测试;1月24日,上海外国语大学和华东理工大学的自主选拔;1月30日,上海财大的自主招生考试。

“考得还行。”上海市久隆模范中学的高三女生戴琪琳昨天笑着告诉记者。

上周六,成绩在年级排名前十的她参加了“五校联考”,目标是五校中的清华大学与上海交通大学。上周日,她又作为该中学的唯一推荐生,参加了清华大学保送生与自主招生选拔的“上海冬令营”。为此,理想是成为一名新闻记者的她,忍痛放弃了当天的复旦大学水平测试。

对许多优秀的高三学生来说,这两个周末注定要焦头烂额。考试密度如此之大,甚至相互重叠,难怪有专业人士将此称为“考验尖子生的忠诚度”。那么,能否“不把所有鸡蛋放入同一个篮子”,尽可能地赶场呢?上周末连续参加“五校联考”和复旦水平测试的久隆模范中学高三男生沈雪晨说,两次考试的“拳法”大有不同,不但之前很难“临时抱佛脚”,之后也有可能“竹篮打水一场空”,所以只能是保持“try(尝试)”的心态,仅把自主招生视作高考前的一次机会,尽量轻松理性应对。

期待自选生免高考

复旦大学校长助理、招生办主任丁光宏

让通过复旦自主选拔预录取的学生免于高考,这是我们的期待。

这样,我们就有可能组织这些预录取考生,先期接受大学预科教育,数学、物理、化学和生物基础学科的学生还可提前进入国家拔尖人才培养计划,佼佼者预期3年可完成本科学习,提前进入研究生阶段。而如果还要参加高考,最后冲刺的一个学期只是沉湎于题海战术,学生知识结构并无大的进展。

自2006年复旦在上海实施自主选拔录取改革试验方案后,复旦大学招生办、教务处和复旦学院就开始对自选生的学习情况和在校表现跟踪调研。以自选生和高考录取生的样本数最接近的2008年为例,虽然454名上海自选生与455名上海高考生相比,平均高考成绩略低,但第一年的学习成绩明显反超,自选生的平均成绩绩点(GPA)要比高考生高出0.23。调查还表明,自选生参加学生活动更积极活跃:七成自选生加入了学生社团,44%担任班团干部。

为此,我们认为自主招生的学生更适合高校的人才培养模式,至少对复旦来说是这样。

而事实上,目前复旦在上海通过高考录取的人数,已经只占招生总数的40%左右。未来,希望一流大学能免于高考、实施个性化招生模式,而要就读普通本科等院校的学生仍需高考。这样的改革,想必更有利于探索多样化人才选拔和培养的新模式。

“一考定终身”的现状已在改变。我们期待,自主招生的“破冰之路”越走越宽。



上一页 [1]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