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新高考采取“渐进式” 暂不出现选做题
分享至好友和朋友圈
■各方应对
>>普通高中
可能寒假后再“分班”
新高考方案中提出的“高会统招”模式,将使得一些考本科希望不大的高中生在复习备考中更具有针对性。北京教育学院附中是西城区一所普通高中,去年该校的本科升学率接近50%,这意味还有一半的学生要通过考高职来实现大学梦。
校长张延华介绍,新高考方案出台后,学校正组织教师和教学领导对方案进行研究和学习,并准备召开家长会向家长宣讲。“我们要继续提高学校的本科升学率,但也不能忽视部分学习层次低的学生需求。”张延华表示,“高会统招”的形式意味着考生如果只想上高职就只需要参加高考语文、数学、英语三科的考试,对于学校中部分学习能力较弱、且有明确意愿只想考高职的学生,学校将对重点为他们进行语、数、外三科的复习指导。同时,由于不同的高职学校在录取中还将对考生高中会考成绩提出要求,现阶段,学校的主要工作是放在提高学生的会考通过率,提高他们的考试等级。
张延华表示,会考结束后,学校会考虑将部分想上高职的学生集中起来,进行针对性的复习指导。在尊重学生和家长意愿的前提下,很可能在高三寒假前后,打破现在的班级形式,重新进行分班教学。 本报记者张灵
>>复读学校
增设高职备考辅导班
新东方铭师堂学校副校长兼教研中心主任王旭介绍,在新高考方案中,变化最大的是高职这部分,这也体现了政府希望通过政策鼓励和引导更多的学生接受高等职业教育并寻求更多样的就业出路。这样的政策也为复读学校之类的培训机构指出了一个潜在市场,过去很少有培训机构进行单考单招的培训,他预计可能在年底就会出现一批由培训学校开设的高职班,专门“突击”三门基础课程。“从某个角度来说,政策就是市场潜在的指挥棒。”
王旭透露,明年的高考人数将在今年的基础上继续下降,大约在7万人左右,而复读生有5000到8000人,占到了很大比例。作为过度年,政府肯定要继续出台更细的政策,把旧课程下的会考成绩和社会实践等素质的评价,实现与新课程下评价的对接。
他认为,复读的学生不必太看重这方面的差别,因为综合素质评价是为了完成高中阶段学习而设定的评价标准之一,在新课程实施之前,我国高中学校就已经形成了综合素质初步评价体系,例如社会实践等多张表格的考核,但从来没有一个省份将它视为高校录取标准。
从已实施新课程高考的省级单位实践过程分析,综合素质评价与录取实施的是软挂钩,是否录取考生还是要看高考分数是否达到录取线,这也是因为,综合素质评价作为高考录取标准之一的条件还不成熟,各地在高招过程和综合素质评定过程中受人为因素影响还存在一些违纪现象,操作此项标准可控性不妥,而且高招录取是高效率、短时间的过程。特别在现在的过渡阶段,综合素质评价的参考作用不会起到“决定性”作用。 本报记者周逸梅
■专家观点
钟作慈原北京教科院课程教材中心主任
高三备考可采取分层复习
新高考方案的公布,对学校的复习备考工作又提出了一些新的要求,学校和考生在备考中应注意以下三点问题:
1.理性选择报考方向。学校应引导学生根据自己的兴趣爱好、学业水平和潜在能力确定高考的报考方向,从而彻底改变非本科院校不上,非重点大学不上,千军万马都去挤名牌大学的“独木桥”的状况。
2.开展分层教学。建议学校针对不同专业方向、不同报考方向学生的实际情况,分层次安排不同类型学生的课程,充分满足学生有差异的学习需求。
3.改变定式做法。学校要指导学生根据报考的专业方向和院校类型,选修好不同学科的不同模块,更重要的是各科在复习中都必须打破模块界限,按照学科知识体系整理所学的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并且按专题或典型案例总结分析问题和解答问题的方法,系统提升能力。
教师在复习指导中应明白,高考试题基本上不会考查教材中的原文、原题,过分追求教材中“实”的内容的记忆,过分追求不同版本教材对某些问题的不同表述孰对孰错,特别是花费时间去补充另一版本的不同内容都是没有意义的。本报记者张灵
上一页 [1] 2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