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大学2009年招生政策问答
分享至好友和朋友圈
十、北大本科教育的国际化如何?本科期间能否有到其它著名大学学习的机会?
北京大学是国内最具国际化的大学,历来十分重视通过与世界著名大学的联合培养项目,拓展学生的国际视野。近年来,北大分别与日本早稻田大学、美国耶鲁大学等名校建立起了本科生联合培养项目:北大和早稻田大学每年互派约20名本科生在对方学校学习一年,毕业后可以获得两校的学位证书;北大与耶鲁大学建立的联合本科项目,每学年从元培实验班和耶鲁本科学院中选拔数目相等的学生,在北大共同生活、学习,由两校选派优秀教师开设课程。学校利用校际交换、海外暑期学校及院系交换等方式,选派学生赴海外学习。目前,校际学生交换项目有近50个,每年约有几百名学生参加,分布在欧洲、美洲、大洋洲和亚洲的多个国家和地区。每年还有100多名学生分别参加耶鲁大学、约克大学和欧盟暑期学校。国际关系学院、外国语学院、法学院、经济学院、光华管理学院以及一些理科院系的交换项目都非常活跃,很多学生通过在海外的专业学习,开阔了国际视野,增强了创新能力。
北大有20余家与国际交流和探讨国际问题相关的学生团体,如学生国际交流协会(SICA)、拉丁美洲研究会、模拟联合国协会等。他们直接参与接待了克林顿、瓦杰帕伊、普京、希拉克、查韦斯等近40位国家元首,与联合国前秘书长安南、美国前国务卿基辛格博士等政要进行面对面交流,与诺贝尔奖获得者、商界巨擘、名校校长亲密接触和深度对话,北大学生的自信、睿智和思辨给国际友人留下了深刻印象。北大学生自己组织了很多高水平、高规格的国际学生交流活动,各国学生之间的互动交流增进了彼此间的相互了解,拓宽了眼界,如学生国际交流协会组织的斯坦福中美学生会议、北京大学-东京大学“京论坛”、青年外交协会举办的“外交大讲堂”系列讲座等,同时协会同哈佛大学、斯坦佛大学、麻省理工学院、沃顿商学院、东京大学、巴黎高科等建立了长期合作关系,每年均有超过一百名北大学生出访这些世界著名学府。2009年3月12日,第三届北京大学国际模拟联合国大会(Asian International Model United Nations, AIMUM)在北京大学成功召开,来自世界16个国家,88所高校的近500名代表参会,本次大会突出了亚洲特色,成为各国青年认识亚洲、了解中国的窗口,获得了巨大成功。
2009年起,北京大学本科教育将进一步加强国际一流大学间的交流与合作,给学生提供更多的交流学习机会。
十一、在学好自己主修专业的情况下,可否在学校期间辅修双学位?
北京大学鼓励学生结合自己的兴趣,在学有余力的情况下选修双学位专业或辅修课程,但不鼓励学生盲目选修。目前学校各院系开设有双学位专业20多个,辅修课程几乎遍及各个院系。选修双学位专业的本科毕业生获得除主修的毕业证和学士学位外,可获得第二个学士学位证书,选修辅修课程的本科毕业生除主修的毕业证和学士学位外,可获得辅修专业的辅修毕业证书。目前,学校培养的复合型人才越来越能适应社会的需求。
另外,北京大学每年有上千场学术讲座和报告、演讲等,大大丰富了学生的课余活动,同样使学生得到多方面知识的教育。
十二、北大每年录取很多各省第一名和奥赛金牌的学生,入学后我如何与他们一起竞争?
北京大学录取了全国最优秀的学生,当然包括各省第一名和国际奥赛金牌获得者,每年他们大部分都进入了北京大学学习。据不完全统计,从1994-2008年北京大学共录取各省区文理科第一名共585人,从1995-2008年共录取数学、物理、化学、生物等学科国际奥赛奖牌获得者181名。进入北大后,这些学生表现确实非常优秀。但在北京大学(校本部)每年招收的其余的2000多名的考生中,能在高考中脱颖而出进入北大的同学也同样十分优秀。况且大学的评价标准与中学也有所不同,大学的评价标准将更加多元。进入北大后,所有的同学都将褪去以往的光环,重新站在同一条起跑线上,在这里,无论你入学成绩如何,只要你足够努力,坚持付出,虚心求教,胸怀大志,脚踏实地,开拓创新,相信四年之后的你也一定能成为一名优秀的北大毕业生。
十三、如果对录取专业不满意,入校后是否可转系或转专业?
由于北大实行按院系或学科大类招生,报考志愿时无需在院系内选择具体的某一个专业,而是在入学后的1-2年的时间里根据自己的兴趣与志向进行选专业,所以在院系内部的各专业之间,并不存在转专业的情况。入学后如对所在院系内所有专业均不感兴趣而想改学其它院系的专业,则有以下途径:
1.申请转院系。入学后第一学年的下学期,经学生本人提出申请,双方院系同意,且经接收院系考核通过(目前转系比例的限制为20%),合格者可以转院系(部分专业如哲学、考古学、地质学、非通用语种等专业的保送生和高考中降分录取的学生除外);
2.选修双学位或者辅修。毕业时可以取得两个学位证书(主修专业和双学位专业)或两个毕业证书(主修专业和辅修专业);
3.在毕业时保送或报考硕士研究生时进行专业调整。
十四、北京大学对于生活困难学生的政策如何?对优秀新生的奖学金如何安排?
北京大学郑重承诺决不让任何一名北大的优秀学子因家庭经济困难辍学!为保证经济困难学生顺利完成学业,北京大学设立了“经济困难学生助学体系”,包括助学贷款、勤工助学、减免学费、借款、临时困难补助、助学金(包括学校专门设置的五•四助学金)、奖学金等渠道。目前助学贷款和勤工助学将作为资助经济困难学生的主要渠道,北大学生资助中心咨询电话:010-62759349,62754251。贫困新生也可通过北大招生网或各省的招生组长提交助学金申请。
自2008年开始,北京大学新生奖学金实行申请制度,并设立新生奖学金评审委员会。优秀新生均可向北京大学招生办公室提出奖学金的申请,北京大学不再仅仅依靠高考成绩来评定新生奖学金,而将更加注重对学生的综合素质进行考察。奖学金额度也进行了大幅度的提高,以吸引更多优秀的学生报考,同时也为学生更好地完成学业创造条件。调整后的新生奖学金分为三个等级:全额奖学金(5万/生);半额奖学金(2.5万/生);专项奖学金(1万/生)。
十五、如何看待北京大学近几年的录取分数线?
以往录取分数仅仅是当年高考录取情况的一种体现,与试卷难易程度、考生报考热度、学校计划执行情况都有关系,不能简单作为衡量考生能否报考的依据。对于以往的录取线,我们建议这样看待:
(一)对于考前及估分报志愿省份的考生
首先建议考生要看近几年的(不是特定某一年的)录取分数情况,从中找到规律,确定在本省(市)录取的大致分数范围。
其次,应了解每年录取分数所代表的“位次”情况,因为高校录取分数会随着各种因素而高低有变,但所录学生在全体考生中所处的“位次”却是基本不变的。或者,每年录取分数高出重点线的分值通也有很大的参考价值。
另外,通过分析各专业在同一年中的录取分数高低也可以看出考生报考的热门程度。以此作为参考,可以指导考生根据自己的成绩合理选择专业志愿,规避风险,提高录取的机会。
(二)对于出分报志愿省份的考生
近几年,为了准确指导有志于报考北大的考生科学合理地填报志愿,我们每年都派出大量招生人员赴各省份与考生建立直接联系并提供指导。因此,出分报志愿省份的考生要密切关注北京大学本科招生网上公布的有关信息,出分后及时与北京大学招生办和招生组老师保持密切联系。
十六、北京大学2009级本科新生收费标准是怎样的?
(一)校本部
学费:
一类:5300元/学年.人(生命科学学院、信息科学技术学院、元培计划实验班)
二类:5000元/学年.人(其余各专业)
住宿费:
750-1200元/学年(不同的住宿楼)
(二)医学部
学费:
本科生6000元/学年,长学制学生按有关规定办理;专科7000元/学年,口腔医学专业的学生进入专业课学习后,需缴纳1000元/学年的实习材料费。
住宿费:
1200元/学年
十七、作为中国最顶尖的学府,北京大学本科生毕业后的选择如何?
一流的本科教育造就了一流的本科毕业生。在“加强基础、淡化专业、因材施教、分流培养”的理念下,北大学生在本科阶段受到广泛而扎实的训练,因而在就业和继续深造方面占尽先机。
(一) 直接就业
北大本科教育以其高质量的特点在社会各行各业赢得了良好的声誉。许多知名企业、跨国公司、高新技术研发机构、党政机关每年都争相到北大招聘应届毕业生。自1999年以来,北大毕业生就业率持续多年超过96%。2008年,我校本科毕业生的就业率达到了98.97%。其中,不仅光华管理学院、法学院、经济学院、信息科学技术学院、数学学院、生命科学学院等热门专业就业形势良好,而且中文、历史、哲学、考古等基础学科专业毕业生,由于拥有坚实的基础或双学位背景,并在北大学习期间广泛参与各类实习,也在就业市场中占有明显优势,受到用人单位的青睐。
(二)国内深造
根据教育部的规定,凡是获得了学士学位证书和毕业证书的北大学生,都具有“免试推荐攻读研究生的资格”,也就是一般所讲的“保研资格”。在保研的同学中,除保送本院系研究生外,有相当大的比重是跨学科专业的保研,如很多就读于基础学科专业的同学到应用学科专业读研,就读于理工科专业的同学到社会科学专业读研。这一现象既反映了当今本科专业对于个人发展方向的束缚已经大大缓解,也反映了北大本科教育为学生进入全新的学科领域打下了良好的基础。2008年,我校本部同学选择在国内深造的比例达39.36%。
(三)出国留学
由于北大拥有的良好国际声誉,以及北大毕业生在国际上的良好表现,每年三、四月间,都有超过千份世界各著名大学如哈佛大学、普林斯顿大学、斯坦福大学、耶鲁大学等提供全额奖学金的录取通知书飞跃重洋寄送到北大毕业生手中。2008年我校毕业生出国深造人数和比例继续保持旺盛增长态势,本科毕业生出国人数比例高达30.11%,这些都从侧面表明了世界一流大学对北大本科教育质量的高度认可。可以说,只要北大的同学学习成绩优良,大都能够获得全额奖学金出国深造。
十八、北京大学招生办公室的联系方式有哪些?
北京大学招生办公室咨询电话:010-62751407;传真:010-62554332
E-mail:bdzsb@pku.edu.cn 另外还可以登陆北大招生网:http://www.gotopku.cn
咨询论坛中可随时答复考生的问题。
寄信地址:北京市海淀区颐和园路5号北京大学招生办公室(邮编100871)
欢迎北京的优秀中学生踊跃报考北京大学!
上一页 [1] 2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