错误也是宝贵资源 高考复习必知六大关键点
分享至好友和朋友圈
二、 百日冲刺复习方略
(一)认真研读《考试说明》
2009年北京市高考《考试说明》已于二月底、三月初下发到学生手中,一些考生对《考试说明》的认识不到位,认识不到《考试说明》的重要性,也有一些考生不清楚如何研读《考试说明》,这些问题要引起考生及家长的密切关注。
北京市2009年《考试说明》是依据国家教育部制定的2009年《考试大纲》制定的,《考试说明》是命题专家编制高考试题的惟一依据,命题专家依据《考试说明》编制试题,《考试说明》向考生透明了三个问题:1、考什么——考试内容;2、怎么考——高考试题题型;3、考多难——难度系数。《考试说明》是考生高考复习的惟一依据,高考复习没有第二个依据,只有《考试说明》这一个依据。
阅读《考试说明》要明确各学科考试内容,各学科考试题型,易中难试题的标准,因此要一页一页认真研读。
认真阅读《考试说明》中的参考样题,参考样题才是真题,一要认真看题目——考查的是什么?——审题;二要看答案,说是参考答案,实际上就是标准答案,看一看标准答案是什么样;三是寻求解题缺口,把握最简洁的解题过程;四要从难度值上找到易中难试题的感觉。
阅读《考试说明》要和阅读教科书有机地结合在一起。《考试说明》是高考命题和高考复习的惟一依据;教科书——课本是高考命题和高考复习的惟一依托。一个依据,一个依托,两手都要抓,两手都要硬。
(二)查漏补缺,夯实基础
查漏补缺,夯实基础大致分两个阶段,一模之前复习的重点应当是在基础知识上,道理很简单,基础知识是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工具和依据。过去我们总是告诫考生,愈是接近高考就愈要做到、做好“两个回归”——回归到课本上来,回归到基础知识上来。一模之后夯实基础知识的方法是查漏补缺。经过三月下旬文科综合、理科综合的综合练习,特别是经过第一次模拟考试后,基础知识的问题会一次又一次暴露出来,这完全是正常现象,而且是一件好事,这时段的主要工作是查漏补缺。一模之前总复习才算真正结束,基础知识落实的怎么样?一模、二模都会暴露出一些问题,这时要学会查漏补缺,通过一道道模拟试题,通过一题题的得分特别是失分,一科科、一张试卷一张试卷检查一下知识的漏洞,这叫“补网”,把基础知识网络中的漏洞修补上,高考时用这张网找鱼就会做到“鱼儿满仓,无一漏网。”
(三)把握好冲刺阶段的复习难度
把握好复习难度第一是要弄明白、弄清楚什么样的试题是难题?什么样的试题属于中等试题?什么样的试题是容易题?本文前边在论述认真研读《考试说明》时涉及到了这个问题,现在比较详细地谈一谈。
高考《考试说明》中关于易中难试题的比例的表述是定性的表述方法:“以中等试题为主”。过去的表述方法是定量的:易中难试题比例的2:6:2或3:5:2,那么如何区分易中难试题呢?难度值在0.3—0.7之间的试题为中等试题;低于0.3的试题视为难题;高于0.7的试题视为容易题。在2009《考试说明》中有参考样题,参考样题的最后都标明了这道题的难度值,考生在阅读《考试说明》中一定要认真体会试题的难度,找到易中难试题的感觉。还有一套由北京教育考试院主编的丛书——2008《高考试题分析》,这套书把去年每一道题的难度值都公布了,反复研读一定会慢慢找到易中难试题的感觉。找到了感觉有什么用?太重要了,高考中低档试题占八成,抓住中低档试题就抓住了胜利。
把握好复习难度一定要从自己的实力出发,把握难度的过程实际上是自我定位过程。定位一定要从自己的实力出发,如果是优秀考生当然要抓难题,但中低档试题是攀高的梯子和台阶。对于大多数考生来说关键是中低档试题。说得通俗一点是在600分上下功夫。高考试题不是每一道题都是给每一个考生预备的,因此高考复习绝对不是越难越好,把握好复习难度,从自己的实力出发,恰当的定位十分重要。
上一页 [1] 2 [3] 下一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