考官谈表演专业备考 真诚自然胜过"风情万种"
分享至好友和朋友圈
表演专业考试主要考查学生的什么潜力?如何在短短几分钟内给“考官”留下深刻的印象?各个院校表演考试的重头戏———表演专业的初、复试将在开春陆续进行,如何在短时间之内备考?针对这些问题,记者采访了上海戏剧学院表演系副教授何雁以及上戏院表演系大二学生李佳航。
[考查要点]三大素质:想像力、创造力、逻辑性
表演专业考试通过几分钟的时间,考官就能从中作出判断,选择优秀的学生。何雁表示,专业考试主要考查学生的想像力、创造力和逻辑性,通过短时间表演,判断一个学生是否具有演员的潜力,这三大“法宝”也是作为一个演员所必备的素质。
表演专业的面试很重视学生的外貌、身材肢体等基础条件,但是并非“脸蛋好、身材好”的学生就能取得好的成绩。“其实几分钟根本不能看出一个学生表演的节目有多么专业,但是通过学生的表演可以看出学生所具备的内在素质,而‘想象’、‘创造’都是源自生活和平时的积累,这些都不是经过短时间准备所能做好的。”
[考经传授]考前“练功”,熟悉考试尤为重要
李佳航是2006年在上海戏剧学院表演专业考试中取得优秀成绩的学生,他谈道,“考前一个月的准备是非常必要的,但是在一个月内挖掘自己的潜力基本上不可能,更重要的应该是熟悉考试。”考试之前每个学生都应该对自己的优势充分地了解,量力而行,需要的话可以参加院校举行的考前辅导班。
“对于学生来说,这样的面试主要考查学生的内在素质,大家机会都一样,但是做好考前的准备会让自己在考试时自信地充分展示自己。”他提醒学生,在考试之前,一定要清楚考试的流程等,使自己在考试的时候不至于“混乱”。
考时重模仿,但非邯郸学步
模仿能力是表演专业学生能力的主要考查点,很多学生考试之前刻意地学习某位名人的风格,但何雁提醒学生千万不能邯郸学步。他说:“我们的考试很看重学生的模仿能力,但是有学生却只会模仿,除了模仿以外看不到自己的特色。”表演专业考试更看重的是模仿之中能加上多少自己的创造性和内在表现,模仿所要达到的最佳效果是通过别人的风格展示自己的内在潜力。考官最受不了的是往一种风格里死死地套上自己表演的“僵化表演”。
[考场细节]力求真诚自然
很多学生都会想尽各种方法使自己的表演获得老师的青睐,但往往容易弄巧成拙。“老师最喜欢的是真诚、自然表演的孩子,而不是刻意地去雕琢自己的表演”,何雁告诉记者,面试非常注重考查学生表演时“当众孤独”的能力,只要学生充分地投入去演好角色就能充分展示自己。在他以前面试的经验中,有一个题目是到医院看望自己生病的亲人,有学生真诚得像孩子一样的表演让他深受感动,给他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只要认真投入地完成表演就好了,刻意去吸引老师眼球反而会使自己不认真,给人感觉也比较张扬。”李佳航告诉记者,考试时平和的心态尤其重要,只要相信自己具有表演的天赋,以及自己充分的热爱,在表演中自然会展示出才华。考前和考试时都要充分地放松,在没有压力的状态下最好地表现自己。(记者 林颖颖 实习生 杨通梅)
外形好就能考艺校?艺考生切莫入误区!
马上又要到一年一度艺术院校招生季节。在很多人的印象中,报考表演、舞蹈、主持等专业的学生,只要是“俊男美女”就大有希望。其实,“只要外形好,就能考艺校”是一个很大的误区,艺术院校不仅注重学生的专业水平,更注重学生的文化素质。
提醒1: 学生须过文化“坎”
艺术类院校对学生的选拔需要通过专业的考试,但是专业成绩再优秀的学生也必须通过文化素质这道“坎”。学生不仅在外表上要有特色,更要具备一定的文化素质和综合能力。如表演专业的学生,只有具备更高的文化素质,才会真正把自己的表演与生活结合起来,才能通过自己的表演理解生活、反映社会、认识和感受人的命运等。
提醒2:培养不是“造星”
进入艺术类院校的学生大多都有比较优秀的先天条件,但学校不只需要形象好的学生。例如今年上海戏剧学院新开“内蒙古班”,招生计划数为25人,最后发现,通过三试的学生中,前十名都是来自重点高中或者实验高中,文化课成绩相当优秀。而对于一些外形出
众,但文化课不扎实,没有灵性的学生,学校不予考虑。至于教学,艺术院校会采取因材施教的方法,为每个学生“量身订做”,为学生选准自己的“角色”,而不是“选秀”、“包装”、“造星”。
提醒3:把兴趣融入学习
报考艺术类专业需要把兴趣爱好同将来的工作结合起来。很多学生在考前估计自己的文化成绩大概只能上艺术类院校的线,就想通过这样的捷径进入大学,这样的学生专业考试科目知识没有长期的积累和兴趣,只是抱着“撞大运”的心态,最后往往在艺考中无功而返。因此提醒学生,在选择专业和学校时一定要根据自己的成绩和兴趣来决定。考试之前要做好专业考试的准备,同时也要对自己有正确的认识,如身高、五官、视力等。每个学生在报考艺术类高校时也更需要有良好的心态,进入艺术院校并不意味着能成为“明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