普通高中学业水平考试解读:与高考咋挂钩

2008年10月30日 来源:中国教育报
二维码
用微信扫描二维码
分享至好友和朋友圈

4 、普通高中学业水平考试的成绩与以往有何不同?

按照教育部要求,普通高中学业水平考试的成绩将与高考录取逐步“挂钩”

社会各界对普通高中学业水平考试的关注度很高。按照教育部要求,普通高中学业水平考试的成绩将与高考录取逐步挂钩。从已经出台的高中新课改各省份高考方案来看,挂钩形式不外乎“硬挂钩”与“软挂钩”两种。

海南省是“硬挂钩”的典型代表,将基础会考的总成绩按10%的比例折算(满分为30分)计入普通高校招生统一考试录取的总分。江苏省也是“硬挂钩”,不同类别的高校在高考录取时对学业水平测试的等级设置了报考门槛,该省2008年高考方案规定学业水平测试6科全部为A的考生在高考录取时增加10分投档。

其他省份基本上是“软挂钩”,一般都要求考生学业水平考试成绩合格,才能被本科院校录取。在高考分数相同的情况下,高校可以优先录取普通高中学业水平考试A等级多的考生。有的省份还给予高校一定的招生自主权,允许高校在录取时对学业水平考试的相关科目提出等级要求。经过批准的高等职业院校,甚至可以根据普通高中学业水平考试的成绩直接录取新生。

普通高中学业水平考试成绩影响到高考录取,究竟应该影响到什么程度最合适,这是一个新课题。江苏省目前正在对2008年高考方案进行调整,就充分说明了这一点。

实行普通高中学业水平考试的目的是为了建立和完善普通高中教育质量监测体系,督促普通高中全面贯彻党和国家的教育方针、全面落实《普通高中课程方案(实验)》和学科课程标准。普通高中学业水平考试制度目前还处于试行阶段,只有及时总结试行阶段各省市的成功经验,针对存在的问题积极寻找对策,才能逐步完善普通高中学业水平测试制度,真正发挥出普通高中学业水平考试的理想功能。

【相关链接】 各省普通高中学业水平考试功能表述

山东省:学生学业水平考试成绩全部合格,是学生获得高中毕业证书的必要条件之一。学生学业水平考试成绩和学分修习成绩均达到毕业要求,由省学业水平考试管理机构颁发《山东省普通高中学生学业成绩合格证》。

海南省:检查、评价普通高中学校教学质量和学校学分认定工作质量的重要手段,也是考核普通高中学生部分文化课学习是否达到课程标准规定的毕业要求的重要依据。

江苏省:实行学业水平测试,是为了加强对高中的课程管理和质量监控,同时,向高校提供更多有效的考生信息。

福建省:学业基础会考是评价普通高中教育教学质量和考核普通高中学生相关科目学习是否达到课程标准所规定的基本要求的重要手段。

黑龙江省:对普通高中教育教学质量进行管理和监控,规范教学行为,确保学分管理质量,为师生的教与学提供指导;检测学生学科基础目标达成度和知识体系形成状况,保证学生全面素养形成必备的科学文化基础;为高校招生选拔提供参考依据。

安徽省:对普通高中教育教学质量进行管理和监控,规范教学行为,落实国家课程方案;指导教师改进教学,提高教学质量;检测学生学科基础性学习目标达成情况,保证学生全面发展必备的科学文化基础;为高校提供考生学业的基础性信息,供招生录取时使用。



上一页 [1] [2] 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