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高考方案十年四变背后:理想色彩过浓
分享至好友和朋友圈
高考方案对牛弹琴?
不管是高校从事教育研究的专家,还是在高中教学一线的老师,在接受《中国新闻周刊》采访时,都不否认这些方案的制订可能有着良好的初衷。但他们同时认为,这些方案之所以败走麦城,一个重要的原因是其中的理想设计与现实之间存在着很大的差距。
南京师范大学课程研究中心常务副主任郝京华,向《中国新闻周刊》提醒了这样一个可能被忽略的重要现实:在大学生找工作日渐艰难的背景下,其中的部分压力逐渐前移到高考,以前持“有个学上就已经不错”想法的一些家长,已经逐渐生出“上个好大学、以便将来找工作”的念头。
但在围绕高校尤其是重点高校形成的供求关系未有大的改观、以分数为核心的选拔机制没有根本变化的情况下,这些“上好大学”愿望的积聚,只会使大家对能在竞争中脱颖而出的任何因素越来越敏感。并且,在一个家庭只有一个孩子的背景下,这种氛围足以扩散到整个社会。
江苏省教育厅副厅长丁晓昌在一次接受媒体采访时打了个比方,说高考就是高中生进入社会以前的一次分层考试,而进入重点大学就等于拿到了“白领入场券”。
在这样的形势下,任何一个看似人性化的高考方案,都会被学校、家长、老师和学生转化为高考分数的“分配器”,并且根据“分配器”的指挥去分配时间、精力,还有金钱。
所以,老师、家长、学校和考生关注的,并不是这个“分配器”分配得是否合理,而是要尽快适应这种分配方式,并在其中建立比较优势。
“他们关注这个方案是什么,多过关注这个方案怎么样,因为竞争使得他们无暇顾及,”一位基础教育专家对《中国新闻周刊》分析,“所以任何一个方案要对他们减负,根本不可能,因为负担不是来自于课本,而是来自于竞争。” 为了竞争,有人竟然瞅准了方案的漏洞。
“3+1+1”方案的本意,本在于鼓励学生选择自己感兴趣的组合,以便有一个与自己的个性发挥相联系的未来,但由于方案操作中的瑕疵,出现了一个意想不到的情况:
2003年和2007年,物理相对于其他学科明显偏难,因而这一组合的考生得分较低,但由于各组合在录取中适用一个分数线,物理组合的考生不明所以地吃了大亏。以前以聚拢了大多数优秀的学生而风光无限的物理组合此后风光不再,并且影响了整个理科的士气,很多学生放弃理科,投奔文科。
南京市金陵中学高三物理老师吴兴国告诉《中国新闻周刊》,以前10个班有8个班选理科,现在好一点的学校还剩下5个班,差一点的可能只有两个班,再差一些的,10个班可能只有20人学物理了。“有的校长就在大会上讲,叫大家不要选理科。”
“08方案同样面临这样的问题。”吴兴国告诉《中国新闻周刊》,选物理的大多是学习比较优秀的学生,“即使是这样,也有50%的人上不了本科。”
扬州市2008年高考的报名数据显示;选物理化学、物理生物、历史地理、历史政治组合的分别有7845、5987、5551和7279人,而选物理地理、物理政治、历史化学、历史生物的分别为55、5、9和235人。根据这组数据,该市文理科考生的比例已经接近1:1。
扬州中学特级教师王雄告诉《中国新闻周刊》,根据高校对各种专业的录取比例,文理科考生的比例应该维持在1:2左右比较合理。
7天一个方案,那是什么方案?
南京师范大学课程研究中心常务副主任郝京华告诉《中国新闻周刊》,在2008年高考方案征集之初,有关人员曾经找到她,希望她出一份草案,但给出的时间吓了她一跳:“一个星期要交。”
“一个星期能出来什么样的方案?”郝京华说,要做这样一个每年事关几十万考生命运的方案,至少要做一些国内国外的比较研究,还要做一些国情省情分析,“一个星期!岂不是天方夜谭!”
郝京华认为,此前出台的几个方案,理想色彩都很浓,可能就跟这种前期的准备不足有关系。“他们以为很简单,仓促地出来一个,然后就在那儿补漏洞吧!”由于话不投机,郝京华现在“越来越有被边缘化的感觉”。
南京大学高等教育研究所原所长龚放,曾经参加08高考方案公示后的第一场专家座谈会,并且对原方案中理化不统考的做法提出质疑,但最终无果而终。事实上,此前南京大学5位院士也曾就同一问题提出强烈的反对意见,但新方案依然不为所动。
扬州中学特级教师王雄认为,像这种涉及面甚广的公共政策的决策,应该举行听证会,而不是用座谈会越俎代庖,因为听证会有一套规范的决策程序,而座谈会的通常程序则是:领导先发话,定个调,下面的就跟着做好好先生了。
江苏省前教育厅长王斌泰最近在接受江苏省内一家电视台采访时抱怨说:2008高考方案是很多专家提出的,作决定的时候大家讨论了很长时间嘛,现在他们都不说话了,变成我一个人的决定了。
“看来,座谈会的时代确实该让位于听证会了。”王雄说。 ★
(实习生朱小北对本文亦有贡献)
上一页 [1] 2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