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建:23万考生角逐大专 报志愿注意冷热搭配

2008年08月05日 来源:泉州晚报
二维码
用微信扫描二维码
分享至好友和朋友圈

  今年我省高招首次实行本、专科志愿分别填报,文、理科高职高专志愿将于8月9日至10日填报。我省高考考生共达326873人,录取率约为60%%,其中本科招生计划为95153人,高职高专招生计划为87415人。这一数字意味着全省还有23万多名考生要角逐上大专的机会。如何填报好志愿,抢得上大专的先机,日前,记者就考生及家长关注的这一问题,采访了省内老牌专科院校黎明职业大学招生办主任余大杭。


  录取的两个关键因素


  知分知线后填报志愿,决定考生能否被志愿高校录取的最关键因素有两个:一是考生志愿的集中与分散情况,二是考生在所有考生中的位置。后一个因素可准确判断,考生从成绩单中便可清楚地知道自己在全省、市中的准确排位。但是前一个因素的不确定性很大,如果同水平的考生、同志向的考生,志愿集中在一个学校或几个学校,这些学校的录取分数就会“水涨船高”,即使知道了分数也很难确定所报志愿是否集中,可能造成局部的竞争更加激烈。特别是高职高专批,本三线上生源外,录取分数跨度大,理工从320分到428分,文史从332分到452分,同一分数的考生高达数百人,知分填报志愿容易出现志愿“扎堆”现象,使个别“热门”高校和专业水涨船高。为此,考生在选择高校时,眼光不能只盯着少数几所“热门”院校和部分“热门”专业。考生如果选择的地区更广泛一些,专业面更宽一些,可有效避免志愿“扎堆”“撞车”现象的发生,被录取的几率也相应增加。


  注意志愿梯度


  志愿梯度是考生填报院校和专业志愿的排序,其包括两方面内容,一是院校志愿梯度,其先后顺序就是院校志愿梯度;二是专业志愿梯度,考生填报的专业志愿顺序就是专业志愿梯度。院校志愿梯度有几种选择,关键看考生关注的重点,可以按照院校的热门程度从高到低排序,也可以按照考生喜好程度从高到低排序,或者按院校所在地区进行排序。专业志愿梯度按照自己喜好程度从高到低排序,这种办法适用于分数优先的院校。对于部分院校确定的专业级差的专业录取规则,考生应将最可能上的同时也是自己兴趣所在的专业排在前面。但考生应注意,不要以为往年录取分数高的专业就是好专业,考生应多了解拟报考院校的重点专业和就业情况,并注意“冷热”搭配。
 

  注意专业级差


  院校在安排考生录取专业时,按招生章程中公布的一个或几个分数值,来确定选报不同专业志愿考生的录取专业,这种分数值就是所谓的“专业级差”。通常的做法是:当考生报考的院校第一专业志愿不能被录取时,将其高考成绩减去某个分数值后,再与报考第二专业志愿的其他考生成绩进行排序比较,确定其是否可以被该专业录取,其他专业志愿的录取以此类推,专业志愿越靠后,考生要减去的分数值就越大。因此,考生在报考按专业级差方式进行录取的招生院校时,须慎重选报专业志愿和排列顺序。黎明职业大学的专业级差是“4,2,2,2”。


  服从专业调剂


  服从专业调剂,是指在所报考学校内各专业之间的调剂。当考生的电子档案投到某报考学校后,学校会根据考生的分数按其报考的专业志愿确定专业。如果考生高考分数达到了该校最低录取线,但所填报的专业志愿都无法满足时,若考生愿意服从专业调剂,学校就会根据分数把考生调剂到还有计划的专业;若考生不服从专业调剂,就会被退档。考生和家长在填报志愿时认真考虑“服从专业调剂”,慎重把握这个机会,黎明职业大学每年专业调剂录取的考生超过10%%。同时,要注意留有余地,考生在同一批次内选报院校志愿时,相邻两个顺序志愿之间应有一定的“差异”。即第一志愿院校选定后,填报第二志愿时不要集中于同一层次,应注意拉开档次,做到有进有退,退是为了进,在专业上退是为了院校上的进,在院校上的退是为了专业上的进,以争取更多的录取机会。


  报好第一志愿


  除另有规定外,高职院校第一轮录取都采取“志愿优先”的规则,选择好第一志愿极其重要,是填报志愿的核心,黎明职业大学近五年在福建省招收第一志愿的考生为100%%。填报第一志愿很关键,但并不意味着可以放弃二志愿。这些志愿的作用大小,很大程度取决于考生所填报的志愿方案中,第一志愿与第二志愿是否存在从高到低、由“热门”到“冷门”来排列的“梯度”。处理好第一志愿和第二志愿的关系,可提高志愿的有效性。


  处理好四大关系


  一是处理好家长意愿与考生志向的关系。高校的教学活动是分专业进行的,所以考生选报的专业可能会对自己以后的择业和从事的工作有一定的影响。在填报志愿时,家长往往将自己的意愿强加于子女,而忽略了考生本人的志向,这是不可取的。高考志愿填报是人生职业生涯的一部分,在充分考虑考生本人特长、爱好、志向以及高考成绩的前提下,可全家共同协商填报志愿。


  二是处理好本市院校与外地院校的关系。从招生计划数看,外地院校的招生计划数占计划总数的1/3强。考生填报志愿时应综合考虑,采取内外适当兼顾的原则,不要只注重招生院校的地理位置,而忽略招生院校的学术水平、教学质量、就业去向、就业状况等多种因素。考生“扎堆”报考本地院校和“热门”地区院校,使这些院校录取分数大幅升高。


  三是处理好院校与专业的关系。既能选择自己向往的院校,又能选择自己喜欢的专业,是考生共同的愿望。然而,许多考生总要面临在理想的院校和专业之间选择的矛盾,是院校志愿重要还是专业志愿重要?对于这个问题,仁者见仁,智者见智,关键在于考生本人的志向和爱好。在通常情况下,相对高分的考生偏重于选择专业,相对低分段的考生偏重于选择院校。具体是选择“名牌”院校的“冷门”专业,还是选择其他院校的“热门”专业,这要看考生的重点是放在学校还是专业上。考生填报志愿时考虑院校的牌子固然重要,但更重要的是应该关注个人的特长、喜好,不能完全把希望寄托在考入高职院校以后再转专业(在填报志愿时应向院校咨询清楚能否转专业)。


  四是处理好热门与冷门的关系。要客观对待冷、热门院校(专业),热门院校里有冷门专业,冷门院校也有热门专业。今年录取为热门专业,二、三年毕业后也许成为冷门专业,关键是要看自己的兴趣和今后的发展志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