辽宁招办羞对"高考移民" "高考移民"何时休?
分享至好友和朋友圈
“高考移民”对于很多关注高考的人士来讲,已经不是一个陌生词汇。它指普通高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报名前利用省际间的录取分数线的差异,通过通过转学或迁移户口等办法到高考分数线相对较低、录取率较高的地区应考,以获取报考资格和较多的录取机会。
自上个世纪90年代末出现的“高考移民”潮以来,虽然全国一些城市相继采取了一些遏制措施,但是高考移民的话题一直没有结束。
今年5月14日上午9时,12名学生诉陕西省西安市招生办及灞桥区招生办取消其高考报名资格一案,在灞桥区人民法院开庭。这是国内就高考移民问题发生的第一个诉讼。
然而,西安的风波未息,“高考移民”在辽宁省沈阳市和河南省的郑州市又成为了一些高考学生家长热议的的话题。
“高考移民”成了沈阳房产商的卖房广告
几天前,一位远在河南省郑州市的读者朋友给记者打电话说,有一家沈阳的房地产开发公司在郑州市以买房即可以为他正在读高二的孩子办理沈阳户口,并可在明年的高考录取时享受和当地考生同等的待遇。而按照他孩子的成绩,如果明年真的能在辽宁省参加高考,那么考重点大学应该没问题,而在河南恐怕不能考上重点大学。
开发商宣传的售楼广告是否确有其事?如果真的属实,那么这种行为有关部门该如何应对呢?“高考移民”为什么是年年喊打年年有呢?其难以制止的根源又何在?记者带着这些疑问进行了采访。
按照读者朋友提供的信息,记者查询到了在郑州以办理“高考移民”为名的楼盘的售楼电话,该楼盘是位于沈阳市沈北新区由辽宁安华房地产开发有限公司开发的“富华园一期”。
电话接通后,记者以帮助郑州一亲属的高二学生想明年到沈阳参加高考名,问他们公司是否在郑州进行过买房即可帮助办理高考的宣传。
接电话的男子说:“有这事,但该事由梁经理负责,你稍等一下,让他向你介绍。”
梁经理向记者陈述完“郑州亲属的高二学生自然情况”后,说:“可以办理,但在买房后要一家三口都要把户口迁过来,否则不行,因为国家在控制‘高考移民’。如果父母一方和孩子迁户口,那必须有离婚证明才可以。”
当记者问起需要如何办理手续时,梁经理说:“买完房后额外交一万元钱,我们给办理落户和产权证并协助办理学籍。如果想要知道更详细的情况,可以到我们公司在郑州的分公司去了解。”
辽宁招办对“高考移民”态度漠然
既然在辽宁地区有地产商到外地以 “高考移民”为名兜售楼房。那么负责高考招生考试的辽宁省招办对此又有何看法呢?
令记者没想到的是,辽宁省招办有关人士一听到记者要采访“高考移民”问题,其竟然互相推脱,对“高考移民”有种漠然视之的感觉。
负责高考具体工作的辽宁省招办普招处人员在得知记者要采访“高考移民”问题时,对记者说:“我们这有专门负责宣传的同志,你要去找他们。”
记者找到宣传科,接待记者的闻女士说:“我们这有新闻发言人制度,我要向主管副主任,也就是新闻发言人请示。”
闻女士还说:“辽宁不是‘高考移民’的重灾区,另外,今年高考的报名也早已经结束了,你们采这个也没有什么意义了。”
“因为最近发生的西安的全国首例‘高考移民’第一案引起了很多媒体的关注,加之又有了沈阳地产商以 “高考移民”为名兜售楼房事件,报社安排采访‘高考移民’这一选题,我认为还是还有意义的。你能否联系一下副主任?”记者向闻女士解释。
闻女士听后,见记者执意要采访下去,有些不耐烦了。说“那今天也采访不上,因为副主任今天陪教育部领导出去检查工作了。你等我电话吧。”
临别前,记者拿出了一媒体关于辽宁省为防止“高考移民”,准备从2009年高考报名时要采取的几项举措的报道,报道中提到从2009年开始,辽宁省招考办针对全省普通高考报名将对单人户口考生(含和非直系亲属户口在一起的考生)增加户籍、学籍年度要求。其中,2009年、2010年要求考生在辽宁省的户籍,截止到报名之日,分别为一年和两年以上,高中学籍为3年;2011年以后,要求在辽宁省的户籍截止到报名开始之日为3年以上、高中学籍为3年。
而当记者向闻女士核实其内容是否属实。闻女士看后说:“我们没向外发布过这样的信息。”
记者等了一天多也没有接到闻女士的电话,便主动打通了她的电话。得到的答复是:“还没有联系上副主任,你再等一下吧,联系上我会告诉你的。”
事隔一天后,仍没有闻女士的回信,记者再次拨通了她的电话。
闻女士讲:“副主任说了,今年报考已经结束了,关于‘高考移民’没什么好说的,不同意接受采访。”随后放下了电话。
记者再一次把电话打过去说:“那么我还想问一个问题,那天我拿的另一媒体关于防止‘高考移民’的报道的消息来源明确是说从省招办获悉的,究竟是不是真实的。”
“不是,省招办从来没向任何媒体发布过那个消息。”随后又“啪”地一声挂断了电话。
记者在了解的开发商和辽宁省招办的情况后,告知郑州的读者朋友,因全国上下每年将遏制“高考移民”作为一项重要工作来抓,不知明年还会出台何种措施,建议还会慎重考虑开发商的口头承诺,不要拿孩子的前途开玩笑。
“高考移民”新流向应引起关注
学生及家长为何要费尽心思进行“移民”呢?归根结底就是为了上个录取分数低的好高校。被“移民”们看上的城市往往招生指标多,录取比例高,录取分数低,升学成功率较其他地区高出许多。
据了解,自上个世纪90年代末出现“高考移民”,从流向上看呈现出这样一个特点:最初是向经济欠发达省份流动;不久出现了向经济发达的中心城市流动;近两年又出现了高考录取分数线次低的省份流动。
据业内人士分析,像海南、新疆、青海等经济欠发达的省份,是最初发生“高考移民”的重灾区。这些地区,相对内地的教育基础薄弱、经济发展水平较低、普通高校少,每年升入高等学校的考生较少。为此,国家加大了对这些地区的教育扶持力度,每年在招生计划分配时,对这些地区进行政策倾斜,有意识地多投放些招生计划,以期提高升学率。招生计划的增多与教育水平的高低,造成了高考录取分数线的偏低。
但是,随着这些省份陆续围剿“高考移民”。个别实力较强的家长开始把目光盯向北京、上海等经济发达的中心城市“移民”。这些地区地理位置优越,经济基础丰厚,高校相对比较多,每年高校投放的招生计划也就相对比较多,考生录取率也很高。可是这些地区由于户籍卡得很严,“高考移民”难度很大,“候鸟”们虽然都在觊觎,却大多难于得逞。
最近几年,像河南、山东等一些高考录取分数较高的省份的考生将目光盯向辽宁等一些分数偏低的省份,到这些分数偏低的省份参加高考,虽然不像与前述的经济欠发达地区和经济发达的中心城市有那么明显的优势,但是与本省相比还是有一定的分数差距,然而这个差距很可能就是考生能否实现上重点大学的“黄金分割点”。而这一流动好像不太被人重视,人们对这一流动也多数很少戒备,“移民”的成功率也就相对比较高。
根治“高考移民”路在何方
有关教育专家认为,表面看来,“分数差”是“高考移民”产生的根源,但其中还存在着更深层次的问题。
一是教育资源分配不均衡。有限的教育资源不能得到合理的分配,经济不发达地区教育条件十分落后,教学质量难以保证。
二是高考录取分数线不统一。我国宪法规定公民不论民族、种族、性别、宗教信仰等,都有平等受教育的权利。而高考录取分数线却被人为地划分为三六九等,造成了人为的不平等。
三是严进宽出的教学体制。由于入学的门槛较高,家长为让孩子跨进这道门槛,往往不惜重金。
辽宁大学法学院党委书记、法学教授佟连发说:“‘高考移民’是一个比较复杂的社会现象,最根本的原因在于优质教育资源的缺乏。在现有条件下,从根本上解决教育资源问题还不现实,只能是尽量公平、公正地解决优质资源的合理分配问题。这就需要在政策和法律上做出科学界定,既防止考生投机,也要防止教育行政部门不规范行为给考生利益带来损害。
大连海事大学法学院副院长王利民认为:“从国家现有规定来看,‘高考移民’也许是非法的,可追究其本质,并非那么简单。‘高考移民’的本质是政府管制(招生指标)和户籍制度双重约束条件下的特殊产物,要从根子上解决这个问题,取决于政府在这两个方向上的制度改善和制度创新;最低的限度,能够把考生享受招生指标权从现在附着于户籍的状态下剥离出来。 ”
王利民还说:“从一定意义上,“高考移民”只是政府管制的必然反应而已。什么时候高考报名不再需要“资格”了,“高考移民”也就自动消失了,而高考公平才真正到来了。因为1997年我政府正式签署了《经济、社会、文化权利国际公约》,该公约第13条称:“高等教育应根据成绩,以一切适当方式,对一切人平等开放”。如果说“高考移民”违背了公平竞争的原则,那么不同省籍的分数线差异是不是也无益于更高层面的公平竞争原则?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