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地生谈在港读书:从理念到制度 从香港到世界
分享至好友和朋友圈
浸会大学2005届理工科内地同学欢庆毕业。
招收1000人,报名2万人。招收1300人,报名4万人。2005年到2007年,3年间选择到香港上大学的内地考生成倍增加。
2004年,超出国内高考重点线就可进香港中上水平的大学。2007年,超出重点线110分以上才算有资格。香港大学招收内地考生的分数线甚至超过内地拔尖的著名大学。
共和国特别行政区香港,在踏进21世纪的时候,在内地掀起一股到香港念大学的热潮。
最新统计,目前在香港各大学就读的内地学子(包括硕士生和博士生)有8000余人。2008年度,香港8所院校将为内地学生提供1300多个本科就读机会,特区政府为此增设10亿港币奖学金、6000个床位的宿舍,目前招生工作已经展开。
从课堂到课外 从专业到“通识”
学习自主自觉
1
4月18日下午,香港大学主楼2层小教室,一堂法律理论课正在进行,Lim教授坐在中间,6个学生围成一圈,讨论美国法理学家朗诺·德沃金的观点。下课了,来自上海的法律学院三年级学生骆嘉昀还沉浸在刚才讨论过的主题里:“这样上课更多的是理解,而不是记忆,很抽象、很理论的概念和道理很鲜活地‘储存’在脑子里了。”
这种授课方式称为小课,在香港各大学普遍实行,通常与上百人的大堂教学1比2安排。2小时的大课,配以1小时的小课。大课讲要领,讲要点,小课把学生分成很多小组,一组5人、10人不等,以师生或者学生讨论互动为主。”内地来的学生普遍喜欢这样的小班上课,师生之间跟朋友一样,老师有时还会带些糖果边吃边聊,轻松的气氛中,已经理解问题的会深化,没有理解的问题会理解,半知半解的问题会贯通……
当然,与每个院校的个性和风格大异其趣一样,小班教学会因各个院系和课程的不同而五彩缤纷。商科会有很多公司调查和访问模拟商场实战,理工科有很多小组合作做实验、出报告。如果上生物课程,郊野大自然就成了同学常去的“大课堂”。法律课有时干脆到律师楼的会议室里去上,有些导师本身也是执业律师,学生置身其中,就更多地像实习了。
来自吉林的刘泽汀感受最深的是风行香港各大学的主动学习风气。这位香港科技大学电子及计算机系二年级的学生发现老师留的文字作业并不多,时间完全由自己支配,没有人督促你去上课,这里也没有班级的概念,但是大家的学习非常自觉而紧张,不但要动脑,而且要动手和动嘴,这就是主动学习。
主动学习的动力来自学校一系列鼓励和压力。学得好成绩就好,成绩好就得奖多,毕业后择业机会也多。成绩并不完全来自考试,而是平时的作业,lecture(教授上的课)出席率、课堂发言、tutorial(导师上的辅导课)参与,学期中的研究项目,社会实践调查,课堂presentation(演讲、演示),小测验等平时的考核,期末考试只占成绩的30%左右。这样,你平时不主动学习一定会被淘汰。
通识教育是内地学子们面临的新课题。最早开展通识教育的中文大学,要求所有学生在文化传承、自然科技与环境、社会与文化、自我与人文4个范畴200多个课程中至少各范畴修读一课。科技大学则要求理、工、商和人文学院所有学生都必须修读其他3个学院学科课程各3个学分方可毕业。目的是让学生在种种不同甚至完全对立的方法和观点中建立自己的判断及价值观。
来自陕西的香港大学文学院一年级学生杨晗孜描述一天的学习生活说:早晨9时起床,匆匆洗漱后坐校车去校园,等车空隙买一份简单的早餐,取一份免费的英文报纸,边吃边看。9时半到12时上课,下课后到快餐店要份快餐,15分钟吃完,再去图书馆。下午1时到4、5时上课,完了又去图书馆。晚上6、7时吃饭,有社团活动就边吃边活动。9、10时回到宿舍上网、看书、写作业,凌晨1、2时上床睡觉。
学子们时间安排可能不同,但紧张忙碌都完全一样。与教授沟通、交收作业以及讲座、心理辅导、活动等信息,都通过E-mail完成。什么时间做什么,学什么完全自己决定。只要学生不找老师,老师也不找学生。学生要找老师,老师则“有求必应”。
“从教育哲学的观点,教育的作用本来就是让一个个体从‘自在’升华到‘自为’,而自为自觉则必须以自主为前题,这正是在香港读大学的价值所在。”香港教育家万吉先生这样总结。
从图书馆到网络 从香港到世界
见识无远弗届
2
一个星期天,香港大学经济金融学院三年级学生王麒瑞在宿舍赶写一篇关于美国次级按揭贷款问题的研究报告,他所需的资讯随手可取,那就是每个人手边的“图书馆”。早从5年前,港大图书馆已将众多国际期刊、学术报告及调查研究数据转为电子版,提供在线阅览,学生在校园里随时随地都可以轻松享用图书馆的庞大资源。
事实上,香港的大学图书资源不算丰厚,八大院校加起来才800万册藏书,其中中文书籍100万册,其余都是英文书籍。不过,这并不妨碍他们的各具特色。比如港大图书馆原始编目数量,2004年以4.5万笔资料在全球5万个图书馆的书目数据库中位列第二,超过美国国会图书馆、牛津大学等大型图书馆;香港理工大学图书馆有收藏中外文著作的中国书库、收藏各国标准的标准书库及总数约25.5万张的幻灯片库等。大部分藏书可以通过“高校图书馆联网”提供给各校学生预订,学生可以借阅、查阅他们所需要的任何书籍、文献和出版物。借书很简单,通过网络预订,1到2个工作日内,所需书籍就会从所在学校的图书馆来到学生所在的学校。港大本科生一次最多可借60本,科大25本,中大和城大20本。
记者发现,与图书馆相媲美,另一大知识资讯通道网络对学子们来说更是眼界大开,那就是每个图书馆,供学生使用的电脑成行成列,学校和各院系都专辟“IT用户学习区”,区内“装”满电脑的教室一间接一间,在电脑上插上学生卡,输入自己的账号和密码,不仅能“徜徉”于互联网无界天空,还可以进入海外研究资料数据库里检索、下载资料。无线网络覆盖全校园,在教室课堂上,在花园长凳上,在咖啡屋休息区,端着笔记本电脑上网的身影随处可见。这使学子们眼界大开,知识信息掌握更加全面丰富,辨别能力、判断能力得以迅速增强提高。
去欧美的大学交换学习,是内地学生的“最爱”。加州大学戴维斯分校为美国最顶尖的10所研究型大学之一,2006年9月至2007年6月,在香港中文大学工程学院就读的内地三年级学生李彤在这里做3个学期的交换生。学习结束后,李彤为这段学习生涯深感满意:“同学来自世界各地,平等学习,没有隔阂。交换生选课多少没限制,可以凭兴趣学习,不用考虑成绩,这正是我想要的。”
香港大学上一学年有735名同学赴海外交换学习,本学年参与的人数将超过900名,其中内地生超过10%的全校非本地生比例。学校选拔交换生一视同仁,学习成绩好,机会就多。
从知识到智慧 从书本到社会
人格完整训练
3
2006年云南文科高考状元刘涵在港大迎新营的一天这样度过:第一站去九龙展示舍堂文化,完成任务后,到新界邀请市民参与游戏,晚上一起在铜锣湾会餐,半夜到金紫荆广场做游戏。“比军训苦多了,我10天只睡了不到10个小时,经常24小时不能合眼。”这位香港大学经济金融学院的一年级学生回忆。刘涵在香港不到一年,参加过全港国际马拉松比赛,以3小时59分夺得女子组第19名。她还是舍堂的女子篮球队队长,每周训练一次,经常还有比赛。
香港的大学里社团真不少。一个港大就有各色社团100多个,中大有90多个,科大有50多个。今年1月,浸会大学组织了一次到柬埔寨的“延爱之旅”,让志愿者关心柬埔寨彩虹桥孤儿院的艾滋病童,延续此前该校学生对这些病童的关爱。学生们一共32人,一对一地照顾这些艾滋病孤儿,并把自己照顾的孩子昵称为“儿子”或“女儿”。参加这次活动的内地生曾岑说:“我的‘儿子’才两岁,有轻微自闭症,不会笑,我想尽办法让他笑,可我无论怎么努力,他都不笑,我沮丧极了。医生告诉我,如果我抱着他转圈的话,他也许会笑。于是我抱着他不停地转,天旋地转,他终于笑了,那一刻我觉得阳光灿烂,整个心都要被融化了。”
参加这次活动的内地生袁轶梦说:“这次活动让自己长大了很多,过去我一直受别人的关爱和帮助,现在我学会关心帮助有需要的人了。”学生们的这份爱回来后还在继续,写信、筹款,寄回与“儿女”的合影,让“延爱之旅”继续延伸。
香港大学去年派12位学生去印度尼西亚开联合国部长级会议,最近派学生去加纳看艾滋病儿童等,还有“世界公民计划”,让学生了解诸如传染病、公平贸易、气候暖化等全球性问题。香港中文大学去年组织商学院的学生,在欧亚美三大洲10个城市实习观摩,了解不同的商业文化。岭南大学鼓励学生服务社会,帮助社区老人理财、打扫卫生等等。
这些活动,是香港各大学全人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全人教育在香港大学教育中不只是行动,更有理论指导和阐述。“比如学建筑的,不仅盖的房子要结实,还要充分考虑住房子者的文化需求、环境设计等。大学的职责就是除了专业知识和文化知识,个人修养、理性思维、社会意识、体能发展等都是重要的补充。因此,学校的重要职责之一就是给学生更多的经历,拓宽他们的视野。”香港大学学生事务长周伟立说。
从名师到名校 从理念到制度
引力来自魅力
4
一所世界著名高等学府并非一个因素造就,但所有因素都离不开一个最根本的因素,那就是与国际教学理念接轨的办学环境。香港的教学科研、学校管理、师资聘请、资金筹集等等,基本框架都与发达国家相同。在香港,大学是独立的高等教育机构,校董会是大学的最高权力机构,学校实际管理运作由校长和教授完成。校长负责,教授治学。院校自主、学术自由。人事制度透明规范,奖优罚劣。特区政府只有拨款的义务,没有任何权利。在这样的条件下,保证了大学能汇聚人才,出科研成果,培养一流学生,吸引社会大笔资金资助。正因如此,香港科大副校长黄玉山说:“来香港念大学,和去欧美念大学没什么太大区别。”
香港大学校长徐立之描述得更为透彻,一个好学校有三方面要素,一是老师的学术地位和教学态度;二是学生的质量;三是大学的设备和条件。好设备吸引好学生,好学生吸引好老师,好老师又可促进增加好的设备,这是一个互相吸引的良性循环。学校的知名度和国际排名也是看这三样。
一位就读于香港大学的三年级内地学生感叹:“我上学时没有入学奖学金。按当时的标准,学费每年6万元,是家里负担的最大一笔开支。快3年了,各种奖学金加起来能抵消部分学费。即使没有,仍然物有所值,值得选择。”
从适应到融入 从学习到就业
在竞争中提升
5
“内地学生勤奋刻苦,很有钻研精神,成绩也比较好。”4月8日下午6时,已过了下班时间,香港理工大学通识教育中心主任何冠环还在办公室。10分钟后,3位内地生如约而至,一起探讨如何写学术报告。“内地生读书很用心,我推荐给他们的书籍和文章,他们都会找来看。”
基础牢固,功底扎实是内地学生赢得的一致评价。中文大学电子工程系三年级学生贾伯良来自北京,目前正在香港科技园产品材料实验室实习。他每天早上从学校走到附近的香港科技园,跟工作人员一样9时上班,晚上6时下班,是香港科技园公司招聘的第一个内地实习生,也是产品材料实验室唯一的实习生。香港科技园产品材料实验室负责人熊天贶说:贾伯良是他们从面试的30多个学生中挑出来的,“基础扎实,工作很勤奋,粤语不错,与同事关系融洽,学东西也很快。”
熊先生的评价,在香港中文大学研究生院院长黄永成教授那里得到进一步证实,他说:“内地学生基础非常扎实,学习努力,对环境的适应能力也很强。”香港大学学生会内务副会长、文学院学生徐航则从香港学生的角度感受内地同学:“内地生学习非常刻苦,在图书馆经常能看到他们的身影。”
内地学生的优秀品质,给香港的高等教育带来了新的刺激和活力。香港科技大学朱力径教授说:“我们希望招收一些全面发展的学生,因此坚持面试。我们希望通过小组讨论中的互动等,看到学生更多潜在的资质,把优秀学生招入学校。”
科技大学副校长黄玉山向记者指出:“内地学生通常学习很刻苦、很努力,这对喜欢组织活动、喜欢玩的香港学生是一个很好的刺激和压力。他们能互相影响,有助于更好地成长,也有助于提高香港的高等教育质量。”中文大学教授陈锦泰进一步解释:“内地学生的勤奋促使香港学生更积极、更努力地学习,这对香港的发展来说,是件好事。”
事实上,内地学生不仅给香港的高等教育带来活力,也给香港社会输送了优秀人才。中文大学毕业的内地生有60%在香港工作,30%继续进修。有专家认为,内地学生自然熟悉内地,经过4年在香港的大学生活又熟悉了香港社会,从而造就了一批两地兼通的人才,这对香港的发展、对融合内地香港的关系都是好事。
一项调查显示,绝大部分在香港就读的内地学生希望毕业后继续留港发展,58%留港工作的内地毕业生对在香港的职业发展满意度较高;56.5%的受访雇主将在香港接受过教育的内地人列为最愿意聘用的人选。不久前,香港大学首次公布2006年内地毕业生的流向中,近一半学生在香港就业,起薪点普遍在每月1.2万港元左右。
前不久,香港科技园宣布,将在未来两年招聘4000多名高科技人才,并表示对内地生持更为开放的态度,为他们提供更多就业机会,相信2008年毕业的内地生,将因此成为首批受惠者。这是香港社会认可内地在港毕业生的又一个标志。
当然,由于社会背景和教育制度的差异,不少内地学生初到香港时在适应新环境和学习方式上有困难。香港大学社会工作和行政系的调查发现,62%的内地生整体适应有困难,社交、语言及学习均遇到挫折。范成是理工大学土地测量及地理资讯系本科一年级的学生,他坦言自己的粤语还不够好,基本上仍是和内地生在一起学习生活。“这些同学很少接触外面世界,很少参与活动,就个人而言影响进步和成长,就社会而言,则影响资源和机会。这种状态一定要改变。”一位长期从事内地生工作的老师这样认为。 (内地在港毕业生联合会供稿 记者 刘 韬 武少民 陈晓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