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2006春考预备时之全方位解读分析

2005年11月04日 来源:新闻晨报
二维码
用微信扫描二维码
分享至好友和朋友圈
  近年来,全国4个试点春考的城市已有3个退出了春季招生试点工作,春季高考陷入困局。然而在上海,春考非但没有出现减弱的迹象,还借着几家民办学校的高调加入,有了进一步发展的势头。记者日前从有关方面获悉,上海明年继续实行春考,将成为全国最后一个坚持春考的省市。那么,对于考生来说,春考真像某些媒体所称的是"鸡肋"吗,为此,晨报为你全方位解读分析。
  
  春季高考自2000年试点以来,先后有北京、上海、安徽、内蒙古等四个省市参加。目前,安徽、内蒙古已暂停春季高考,北京也将于明年取消春考。记者了解到,10月21日,上海师范大学、上海建桥职业技术学院、上海思博职业技术学院等参加春季招生的学校都向教委提交了招生专业和计划招生数,上海继续实行春招毋庸置疑。而据上海市教育界专家介绍,上海参与春招的10多所院校均运行良好,没有理由取消招生,并且不但不会取消,还可能会继续扩大春考这一改革试点的规模。因为设立春考目的就是想改变“千军万马过独木桥”的现实,让考生有两次选择的机会。

  忧虑1

  院校少选择余地小

  家住浦东三林的小林今秋高考因7分之差与外贸学院失之交臂,她选择了复读,但她明确地告诉记者不会参加春考,而是准备“搏”明年秋季高考。

  据了解,招生的院校范围小、专业少,成了考生对春考逐年失去热情的一个重要原因。来自教委的消息,2005年本市有上海大学、上海中医药大学、上海师范大学、上海工程技术大学、上海商学院等13所高校参加上海市2005年春季高校招生改革试点。招生层次为本科和高职(专科),招生计划2330名;其中本科1340名、高职(专科)990名。

  [对策]复读不单单是为了参加夏季高考,而且目标不要只盯着学校,还得看专业。记者了解到,2006年上海师范大学招生专业有旅游管理和人力资源管理;上海思博学院有“报关与国际货运”、“卫生信息管理”等4个专业招收春季考生。这些专业都算得上热门专业,上海师范大学副校长项家祥说,春季入学的考生在学校和秋季学生是一视同仁的,他们的教学安排完全相同,所以考生不用顾虑。

  忧虑2

  进校早毕业晚

  春季招生由于是春季入学,则相应就是春季毕业,但这和大部分单位用人时间不同,许多学生不得不只能跟秋季生一块办毕业手续。大部分春季生不能在入学四年后的春季毕业,而需要等到夏季才能毕业,四年的学制变成四年半,这成了让春季生困惑的一个问题。

  由于就业配套服务不合拍,一些用人单位不愿在春季办理大学毕业生报到手续。这些学生的工龄就被整整耽误了半年。上海第二工业大学招办主任宋江东对记者说,这是因为绝大多数的用人单位习惯招聘秋季毕业的学生,启动的时间和春季毕业生不合拍。

  [对策]实际上,春季毕业的学生有更多时间上的优势,可以比秋季的学生早出动。而且学校可以对一些单位多做宣传,为他们特别开出就业通道。思博学院校长潘家俊说,学校开设的每个专业都有明确的就业方向和岗位,与50余个行业、企业、机构达成实训及就业协议,所以学生不用担心职业发展前景,而且学校还与9个国家的15所大学及欧共体职业教育与培训中心达成合作意向,为学生到国外继续深造创造了条件。

  难题1

  硬件缺生源质量难保证

  由于近几年,上海的一些高校也在扩招,很多高校的硬件配套设施捉襟见肘。一些院校就是因为宿舍供应紧张,而不得不取消春招。而一些学校也反映,春考因为只允许历届高中毕业生参加,被比喻为是专门为高考不理想的考生增加一次选择而设的考试,使学校对春考生生源质量产生担忧。

  难题2

  录取生不报到最尴尬

  本市春招采取的是一人可填报多个志愿的方式,高校根据考生填报情况,按规定发放适度的预录取通知书。这意味着,一名考生可同时报若干所学校,也可能同时被多所院校录取,考生可根据自己意愿选择其中一所报到。这样就给招生学校带来了录取上的尴尬,一旦对考生报到数估计不足,就会造成有的学校人满为患,有的学校问津者少。

  上师大副校长项家祥表示,考生一人填报多所高校,选择主动权就在考生手中,学校在发放预录取通知书时往往无所适从。发得少了,怕计划数达不到;而多了,则给学校在教学、住宿等各方面的安排都带来了困难。为此,一些学校为控制报到数不超额,不得不减少通知书的发放量,宁愿报到数不足,也不愿超额。

  参加春考的许多考生和家长存在“只把春考当练兵”的心态,只是为明年的秋考做一次模拟。而对招生院校来说,明明发出录取通知书、考生最后却没有报到的情况,造成春招名额无法确定的现象。而各校招生办的负责人对此并不担心,多出的名额学校可以留到秋季招生。

  建议  针对报名却不参加考试,或者考上却放弃上学,白白浪费资源的现象,一些高校招生负责人提议,应限制学生一年多次参加高考而造成考试招生混乱,也可规定一年内学生只要一次被录取了,就严格禁止其参加当年内的第二次高考。这样考生对春考的选择会更慎重。在招生模式上,能否像秋考一样,一人限定志愿的报考数,如果一些院校缺额,可以通过补填志愿的方式来完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