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高考作文错别字判分不变 错三字扣1分
2008年03月18日
来源:新闻晨报
用微信扫描二维码
分享至好友和朋友圈
分享至好友和朋友圈
专家建议应届高三师生 把历年作文里的错别字“捉”出来
最近公布的全国高考语文考试大纲,对作文判分规则作了修订。其中规定,从今年起,全国卷作文中每出现一个错别字要扣1分(重复不计)。这一举措对教育界震动很大,那么上海是否会“跟风”执行新标准?现在上海卷语文作文中错别字情况又如何?应届高三生应该如何改变满篇错别字现象呢?记者就此进行了一番采访。
[上海高考标准]
仍实行“每错三字扣1分”
据了解,上海高考作文错别字在1998年前是扣满3分为止,以后则实行扣满5分为止,若1个错别字重复出现,算作1个错别字。晨报记者从有关方面获悉,上海卷语文作文今年仍实行“每错三字扣1分(重复的不计)且扣满5分为止”的办法。
2007年上海高考语文阅卷中心组负责人周宏表示,近几年考生作文中的“白字”一年比一年多,有的错别字明显不是考生笔误引起的,有的一篇文章中相同的字全部写错。在近几年的高考语文阅卷中,对错别字的扣分是严格执行的,在总结中,语文阅卷组也多次要求中学语文教师加强对学生错别字的检查。
这其中既有考生的原因,也有教师的原因。在学生来说,现在网络语言盛行,很多学生在网络聊天中往往并不注意错别字,有的甚至以写谐音字为“荣”,这样就造成很多学生在写作文时也非常马虎,认为只要老师看得懂就行,自己并不在乎。而且现在学生手机短信的使用频率也很高,在写短信时学生往往也不注意“白字”,这样就使得一些错别字在学生的脑子里已经“根深蒂固”。另一方面,老师现在对错别字也并非特别在意,校对意识不强,很多教师注重的是文章的立意,但对错别字却是睁一只眼闭一只眼的,没有成为语文教师纠正的重点。
周宏提醒,今年全国卷语文在写作的“基础等级”方面特别加了注解,即每错一个字扣一分,重复不计,这一点应引起考生的高度重视,减少错别字的“低级错误”从现在就应该抓起,要到临近考试或者“在考试中注意点就可以”的想法是完全错误的,因为那时已经习惯成自然,想改都改不掉了。
[寻根探源]
错别字多源于教师的漠视
优秀作文也不乏错别字上海高考作文中出现错别字的情况一直十分普遍,这些年高考作文中的错别字更是一年多于一年。据介绍,现在高考作文字数要求在800—1000字,并不算长,但就是一篇800字的作文,错四五个字的已经算是比较好的了。而一位有丰富阅卷经历的资深语文教育专家告诉记者,即使是写得十分出色的作文中也难免会有错别字。不过上海在作文阅卷的过程中,始终强调的是作文的思想独特、观点好,虽然还是会按照评分标准来扣分,但不会因为有错别字而把优秀作文的等第拉下来。因为优秀作文中所迸发出的火花更加难能可贵,也是为阅卷教师所更加看重的。
书写几率降低导致错别字增多“现在的学生书写几率降低,导致了错别字有增无减。”这位语文教育专家说。此话不无道理。事实上,随着电脑科技的日新月异,学生使用电脑日益低龄化,经常打电脑自然导致了汉字书写的退化。此外,电视广告铺天盖地的使用谐音字组词、乱改成语,也让学生接受到了不少错误的信息,对正确用字产生了误导,反映在书面上难免一塌糊涂。
另外,语文教育人士指出,本市的语文教学工作更加注重学生的思维能力、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对语句通顺、错别字问题强调不多,这也是学生变成“白字先生”的原因之一,由于对文字的推敲不够,语文教学中也不强调,所以学生难免不重视。
小学教师改错别字平均分竟不到2分黄浦区教育协会语文专业委员会主任、原光明中学校长、语文特级教师柳泽泉对记者说,高考是指挥棒,这对纯洁祖国的语言文字,对母语使用的准确性、纯洁性起到了一定的作用。他一针见血地指出:学生错别字多的源头出在教师特别是青年教师身上。
柳泽泉讲了一个很发人深省的例子,从2007年开始教师评职称实行笔试,黄浦区评中级职称的卷子中有一道题是“改50个常见错别字,共10分,错20个即为0分”,结果令人大跌眼镜。教师的错误率相当高,得0分者不少,而小学教师的平均分竟不到2分。如错把“直截了当”的“截”写成“接”,“和盘托出”的“和”写成“合”,“面面俱到'的“俱”写成“具”,“绝对”的“绝”写成“决”,“声音洪亮”的“洪”写成“宏”等等。可见这些大学本科毕业、且已教了5年书的教师平时对错别字的漠视。由于教师本身对错别字没有职业敏感性,自己也改不出,造成学生未能从小学、初中就得到及时的纠正。
[专家建议]
教师认真批阅考生加强基本功
虽然今年上海卷仍将坚持“每错3字扣1分(重复的不计),扣满5分为止”的办法,但语文名师建议考生和教师,应好好利用这次全国卷发出的信息,加强基本功的训练。
对此,柳泽泉大声疾呼:“到了认认真真减少乃至消灭错别字的时候了!”他提议,纯洁语言文字首先应从源头——教师抓起。在他的推动下,从2007年起黄浦区举办了“语文教师汉字应用水平测试”,为提高卷子的权威性,他请《咬文嚼字》杂志出题,还特地请来杂志主编郝铭鉴为全区语文教师作了一次“如何提高语文教师语言文字运用能力”的报告,要求各校先训练预测,再推出三名教师参加全区比赛,对教师准确应用语言文字起到了一定的促进作用。
对应届高三师生,柳泽泉建议:教师是否可以发动学生,一起把高中历年来写过的作文中的常见错别字“捉”出来,这本身也是一个复习的过程。据柳泽泉多年教学实践的观察,常见错别字在100-200个左右,主要为形近、音近字误,也有的是意思没理解写错的,如“渡假村”、“欢渡”的“渡”应该是“度”,“按装”的“按”应该是“安”,“峻工”的“峻”应该是“竣”等等。原黄浦区教师进修学院教研室副主任、市十中学副校长任其斌也认为,首先教师就应该从教学的点点滴滴抓起,如批阅学生习作时做到圈出错别字、认真撰写评语,这样学生才能引起重视,并花点时间、精力为学生编一个常见错别字表则更好;而学生之间可以相互查阅作文,找出错别字。此外,也可以多看看诸如《咬文嚼字》及常见错别字之类的杂志、书籍,了解哪些常用字容易错,以防患于未然。
“不过,不管是出于爱护祖国语言文化的需要也好,还是学生提高自身基本修养的要求也好,将书写基本功练好都对学生是有利的,也是语文教学中应该提出的要求。”上述语文教育专家说。
专家也表示,上海今年的作文判分标准与去年相同,并不意味着今后就一直不会有变化,已有不少阅卷教师提出应适当地“矫枉过正”,例如对高考作文中的错别字不是扣满5分为止,而应是实行“上不封顶”。
最近公布的全国高考语文考试大纲,对作文判分规则作了修订。其中规定,从今年起,全国卷作文中每出现一个错别字要扣1分(重复不计)。这一举措对教育界震动很大,那么上海是否会“跟风”执行新标准?现在上海卷语文作文中错别字情况又如何?应届高三生应该如何改变满篇错别字现象呢?记者就此进行了一番采访。
[上海高考标准]
仍实行“每错三字扣1分”
据了解,上海高考作文错别字在1998年前是扣满3分为止,以后则实行扣满5分为止,若1个错别字重复出现,算作1个错别字。晨报记者从有关方面获悉,上海卷语文作文今年仍实行“每错三字扣1分(重复的不计)且扣满5分为止”的办法。
2007年上海高考语文阅卷中心组负责人周宏表示,近几年考生作文中的“白字”一年比一年多,有的错别字明显不是考生笔误引起的,有的一篇文章中相同的字全部写错。在近几年的高考语文阅卷中,对错别字的扣分是严格执行的,在总结中,语文阅卷组也多次要求中学语文教师加强对学生错别字的检查。
这其中既有考生的原因,也有教师的原因。在学生来说,现在网络语言盛行,很多学生在网络聊天中往往并不注意错别字,有的甚至以写谐音字为“荣”,这样就造成很多学生在写作文时也非常马虎,认为只要老师看得懂就行,自己并不在乎。而且现在学生手机短信的使用频率也很高,在写短信时学生往往也不注意“白字”,这样就使得一些错别字在学生的脑子里已经“根深蒂固”。另一方面,老师现在对错别字也并非特别在意,校对意识不强,很多教师注重的是文章的立意,但对错别字却是睁一只眼闭一只眼的,没有成为语文教师纠正的重点。
周宏提醒,今年全国卷语文在写作的“基础等级”方面特别加了注解,即每错一个字扣一分,重复不计,这一点应引起考生的高度重视,减少错别字的“低级错误”从现在就应该抓起,要到临近考试或者“在考试中注意点就可以”的想法是完全错误的,因为那时已经习惯成自然,想改都改不掉了。
[寻根探源]
错别字多源于教师的漠视
优秀作文也不乏错别字上海高考作文中出现错别字的情况一直十分普遍,这些年高考作文中的错别字更是一年多于一年。据介绍,现在高考作文字数要求在800—1000字,并不算长,但就是一篇800字的作文,错四五个字的已经算是比较好的了。而一位有丰富阅卷经历的资深语文教育专家告诉记者,即使是写得十分出色的作文中也难免会有错别字。不过上海在作文阅卷的过程中,始终强调的是作文的思想独特、观点好,虽然还是会按照评分标准来扣分,但不会因为有错别字而把优秀作文的等第拉下来。因为优秀作文中所迸发出的火花更加难能可贵,也是为阅卷教师所更加看重的。
书写几率降低导致错别字增多“现在的学生书写几率降低,导致了错别字有增无减。”这位语文教育专家说。此话不无道理。事实上,随着电脑科技的日新月异,学生使用电脑日益低龄化,经常打电脑自然导致了汉字书写的退化。此外,电视广告铺天盖地的使用谐音字组词、乱改成语,也让学生接受到了不少错误的信息,对正确用字产生了误导,反映在书面上难免一塌糊涂。
另外,语文教育人士指出,本市的语文教学工作更加注重学生的思维能力、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对语句通顺、错别字问题强调不多,这也是学生变成“白字先生”的原因之一,由于对文字的推敲不够,语文教学中也不强调,所以学生难免不重视。
小学教师改错别字平均分竟不到2分黄浦区教育协会语文专业委员会主任、原光明中学校长、语文特级教师柳泽泉对记者说,高考是指挥棒,这对纯洁祖国的语言文字,对母语使用的准确性、纯洁性起到了一定的作用。他一针见血地指出:学生错别字多的源头出在教师特别是青年教师身上。
柳泽泉讲了一个很发人深省的例子,从2007年开始教师评职称实行笔试,黄浦区评中级职称的卷子中有一道题是“改50个常见错别字,共10分,错20个即为0分”,结果令人大跌眼镜。教师的错误率相当高,得0分者不少,而小学教师的平均分竟不到2分。如错把“直截了当”的“截”写成“接”,“和盘托出”的“和”写成“合”,“面面俱到'的“俱”写成“具”,“绝对”的“绝”写成“决”,“声音洪亮”的“洪”写成“宏”等等。可见这些大学本科毕业、且已教了5年书的教师平时对错别字的漠视。由于教师本身对错别字没有职业敏感性,自己也改不出,造成学生未能从小学、初中就得到及时的纠正。
[专家建议]
教师认真批阅考生加强基本功
虽然今年上海卷仍将坚持“每错3字扣1分(重复的不计),扣满5分为止”的办法,但语文名师建议考生和教师,应好好利用这次全国卷发出的信息,加强基本功的训练。
对此,柳泽泉大声疾呼:“到了认认真真减少乃至消灭错别字的时候了!”他提议,纯洁语言文字首先应从源头——教师抓起。在他的推动下,从2007年起黄浦区举办了“语文教师汉字应用水平测试”,为提高卷子的权威性,他请《咬文嚼字》杂志出题,还特地请来杂志主编郝铭鉴为全区语文教师作了一次“如何提高语文教师语言文字运用能力”的报告,要求各校先训练预测,再推出三名教师参加全区比赛,对教师准确应用语言文字起到了一定的促进作用。
对应届高三师生,柳泽泉建议:教师是否可以发动学生,一起把高中历年来写过的作文中的常见错别字“捉”出来,这本身也是一个复习的过程。据柳泽泉多年教学实践的观察,常见错别字在100-200个左右,主要为形近、音近字误,也有的是意思没理解写错的,如“渡假村”、“欢渡”的“渡”应该是“度”,“按装”的“按”应该是“安”,“峻工”的“峻”应该是“竣”等等。原黄浦区教师进修学院教研室副主任、市十中学副校长任其斌也认为,首先教师就应该从教学的点点滴滴抓起,如批阅学生习作时做到圈出错别字、认真撰写评语,这样学生才能引起重视,并花点时间、精力为学生编一个常见错别字表则更好;而学生之间可以相互查阅作文,找出错别字。此外,也可以多看看诸如《咬文嚼字》及常见错别字之类的杂志、书籍,了解哪些常用字容易错,以防患于未然。
“不过,不管是出于爱护祖国语言文化的需要也好,还是学生提高自身基本修养的要求也好,将书写基本功练好都对学生是有利的,也是语文教学中应该提出的要求。”上述语文教育专家说。
专家也表示,上海今年的作文判分标准与去年相同,并不意味着今后就一直不会有变化,已有不少阅卷教师提出应适当地“矫枉过正”,例如对高考作文中的错别字不是扣满5分为止,而应是实行“上不封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