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何就业寒冬 民办高校梅花独香

2009年04月27日 来源:中国财经网
二维码
用微信扫描二维码
分享至好友和朋友圈
    2008年下半年发生了席卷全球的金融海啸,到2008底金融危机已经渗透到实体经济,冰岛面临国家破产的边缘,日本经济出现了负2位数字增长。中国当然也不能独善其身,在2009年初已经出现各大外企裁员消息,很多公司停止招聘员工。然而,在北京黄埔大学,确让人有着另外一番体会。培训就业中心响个不停的电话,每周不定期的校园人才招聘,让这个年轻大学的莘莘学子,体会到寒冬里些许的温暖。
    
    2009年4月,黄埔大学毕业生大部分专业就业率高达90%.
    
    是什么让北京黄埔大学这样的高职院校在遭遇就业的寒冬里梅花独香?对此,记者采访了国务院国有资产管理委员会中国职业经理人研究中心、中国民生银行[5.70 -2.73%]录用该校毕业生的单位的人事负责人。
    
    国务院国有资产管理委员会中国职业经理人研究中心曾主任讲了一个他们在招聘中发生的一个小故事。
    
    他们招聘应届大学毕业生遇到难题,想招聘两名速录员,却“踏破铁鞋无觅处”。开始他们定的条件有点高:硕士学位、中共党员,每分钟速录200字以上。在北京的各大高校找来找去,没有发现“目标”。他们只好“降格以求”:本科学历、中共党员,每分钟速录180字即可。结果,还是没有。负责招聘的人很无奈,学着小品《不差钱》里赵本山的口吻,对大学老师们说:“这样的人,可以有。”而大学老师们却学着小沈阳的语气说:“这样的人,真没有!”
    
    后来,他们听说了北京黄埔大学,没想到,他们需要的人才这里有一大批,任他们挑选……
    
    中国民生银行北京分行信用卡中心张主任告诉我,我们已经连续3年录用北京黄埔大学的学生,主要是该校毕业生办公室管理、office软件操作熟悉,求职心态好,能吃苦,知晓礼仪,心思灵活,“拿来”就能用,无需太多的培训!
    
    为什么北京黄埔大学的毕业生在如此残酷的就业环境中屡屡创造奇迹呢?
    
    深入开展市场调查,开设专业顺应市场变化
    
    针对不同时期不同行业对不同专业的用人要求,学校在开设专业前就进行严格市场论证,以市场为导向开设专业,使毕业生毕业即就业。
    
    注重毕业生就业回访,积极拓展就业资源
    
    就最近几年来,北京黄埔大学毕业的学生,工作在各市不同的岗位,上至国家商务部、国务院外事管理局,下至企、事业单位的办公室文员,都有该校的毕业生,学校培训就业中心老师积极主动与毕业生及用人单位联系、沟通,建立人才意向库,既为学生在求职路上保驾护航,又为用人单位储备大量合格人才。经过多年的努力,历届毕业的学生在各单位工作的很好,而且不少已经做到办公室主管或人事部门负责人,作为黄埔毕业生,他们对黄埔学子更加了解,更愿意用黄埔人共同创业,返回来又到学校带走他们的学弟学妹,有这样一个相关的链条,加之学校建立的校企合作伙伴的,学生的工作不难找。
    
    的确,作为民办高校,积极把握市场脉搏,顺应市场变化开设专业、增减课程,以务实的心态对待求职,站在学生的角度为学生多着想,相信这将是良性发展最好的方法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