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办高校亟须构筑网络德育阵地

2008年11月07日 来源:中国青年报
二维码
用微信扫描二维码
分享至好友和朋友圈
    “广大高校德育工作者应该积极行动起来,主动出击,迅速占领网络这个广阔的空间,让网络成为我们德育的一个重要手段。”在刚刚结束的第七届全国民办高校德育论坛上,华中科技大学文华学院的肖行定大声呼吁。

    10月27日至10月31日,第七届全国民办高校德育论坛在江西蓝天学院举行,全国50余所民办高校与独立学院的德育工作者赴会。如何创新民办高校德育新载体,抢占网络新媒体平台,研究和改革学生真正愿意接受的思想政治教育,成为今年论坛最热的议题之一。
    
    肖行定向论坛提交了论文《努力探索网络教育,不断提高大学生思想政治素质》。他说,高校的德育虽然方法很多,但长期以来一直以课堂教学灌输为主,以说服教育为核心,局限于大规模群众性突击运动的方式,缺乏深入细致、有针对性的工作;居高临下地强制学生怎么做,而不考虑学生的主观感受。这种德育也许能够取得暂时的效果,但不能触及学生心灵深处。
    
    互联网成为高校德育面临的崭新而重要的课题。近年来,互联网的崛起,迅速渗透到了高校,强势冲击着大学生的学习和生活,更影响着他们的精神和思想。有数据显示,65%以上的学生每周至少上一次网,互联网上的黑客、垃圾信息、色情网站、暴力新闻、“西化”思想,一度让高校的德育工作者们谈“网”色变。
    
    肖行定认为,网络是把双刃剑,德育工作者完全可以兴其利、去其弊。他说,网络德育顺应了德育改革的潮流,可以真正实现德育工作者和德育对象的平等,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性;解决了德育的广泛性和针对性的矛盾,网络信息的共享性拓展了德育影响的覆盖面,而网络的虚拟性,让学生敢于袒露心怀,便于教师准确把握学生的内心世界,有针对性地开展工作;网络上可以开展丰富多彩的活动,使学生在喜闻乐见中潜移默化地受到教育。
    
    肖行定的观点成为不少高校德育工作者的共识,湖北大学知行学院人文和社会科学系的胡显曙建议,可以通过建立德育网站、网页,在校园网BBS上建立德育论坛来构筑德育工作新阵地,利用积极健康的思想和文化信息抵御有害信息对大学生思想的侵蚀和影响。
    
    山东英才学院的参会人员说,网络在校园文化和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中起着非常重要而特殊的作用,我们十分重视校园网的建设,疏堵结合、有效引导、趋利避害、为我所用,成为开展大学政治教育工作的新阵地。
    
    武汉生物工程学院的参会人员则建议,要疏堵结合,建立网络信息员队伍,实施校园网用户实名注册认证,开展网络舆情分析,加强网络环境管理,引导学生在网上的讨论,培养学生自觉的网络道德意识、道德责任感和依法上网的意识,提高学生的道德自律能力和自我教育的质量。
    
    肖行定呼吁各民办高校加大投入,为学生政工干部配备电脑,加大对他们的网络知识培训,不断提高德育工作者使用现代化教育手段开展思想政治工作的技能,否则,高校的德育工作就会滞后于学生的思想发展,德育工作就不会取得实效,加强学生德育工作就会成为一句空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