厦门市不再审批民办高校 本科教育将向应用型转化

2007年12月24日 来源:厦门商报
二维码
用微信扫描二维码
分享至好友和朋友圈

   “目前厦门所有高等教育,由规模迅速扩张阶段转向提高教育质量和调整结构为内涵的发展阶段,厦门原则上不再审批民办高校。”

    ——厦门市教育局副局长林守章

    高等教育由规模迅速扩张转向提高教育质量,高职教育发展从审批学校为主转向注重质量、加强评估和质量监控为主。记者从“厦门市首届高等职业教育教学改革研讨会”上了解到,厦门原则上不再审批民办高校,“专升本”也仍然以应用型为主。
   
    规模扩张转向质量发展

    目前,厦门市有高校30所,其中公办全日制普通高校10所,民办高校20所。这中间高职院校11所,其中本科高职1所,专科高职10所(其中7所是民办),还有9所民办高校在筹建中。高校在校生规模从1996年的19891人增加到2007年的159564人(其中市属高校56937人),仅学历生就有112889人(其中市属高校26631人)。

    市教育局副局长林守章介绍,厦门市民办高校在校生已占全市的40%左右。目前厦门所有高等教育,由规模迅速扩张阶段转向提高教育质量和调整结构为内涵的发展阶段,厦门原则上不再审批民办高校。
   
    高职教育存在定位偏差

    一系列可喜的数字后面,也出现了一些问题。由于连续扩招的速度过快,高等教育资源的增长赶不上扩招的需要,导致教育资源全面紧张,学生整体质量有所下降,出现就业难。这跟学校,尤其是高职学校定位偏差有关系。

    据悉,高职教育的目的是培养社会急需的非学术型实用人才,这类人才的特点是“下得去、留得住、用得上、实践能力强”。但是很多学校已经偏离了应有位置,忽视自身优势,往普通高校的培养模式靠,结果培养的学生很难胜任对口专业。

    年过八旬的厦大资深教授潘懋元说:“如果培养的都是清华、北大那样的大学生,那中国就没有饭吃了。”
   
    本科教育向应用型转化

    记者从研讨会上了解到,相当多被录取的高职学生不注册入学;许多已经在校的学生一心想“专升本”,很难安心学习职业技术。而一些政策的倾斜也让高职教育存在困难,如低投入,高收费;招生录取,先本后专;录用人才,学历划线;院校地位,本正专制。

    潘懋元认为,这都是认识上的偏差。他认为,高等教育进入大众化阶段,精英教育仍应存在和适当发展,而大部分毕业生应当学会应用本领,走向经济社会各个部门。他认为专升本是好事,但仍要以职业技术教育为主。

    据介绍,今后高等教育招生增量,主要用于专科性院校人数增加,使本专科生数量比例合理。而本科教育,尤其是地方院校本科、民办院校本科、独立院校本科等应从研究型轨道转向应用型发展方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