部分民办高校计划外专业报名人少 被裁撤合并

2007年11月26日 来源:北青网—北京青年
二维码
用微信扫描二维码
分享至好友和朋友圈

  日前,本报记者接到多位家长投诉,称其孩子报考民办高校后,由于其报考的专业人数较少,校方即将其专业合并,而学生本来希望进行的专业学习得不到满足,必须再次进行选择。为此,家长认为学校欺骗了他们,应当对此种行为负责。家长们的主张是否合理?民办高校的举措是否符合法律规定?应当如何选择民办高校以规避风险?

  合并专业是为降成本

  记者了解到,民办高校对非计划招收的学生并不授予学位,仅进行知识教育,而学习结束后大多学生要参加高自考以进行深造,从而获得相应学位证书。北京培黎职业学院余临书记指出,“计划外招生部分的教育更像是一种培训。条件好的民办高校为了维护品牌形象可以坚持开办下去,但大多数自身力量有限的民办高校则选择了裁撤合并专业。”

  “由于部分民办高校的条件不是很好,因此合并专业现象目前较为普遍。”北京民办教育协会常务副理事长刘林表示。在记者采访过程中,业内人士表示:“由于市场竞争激烈,此种情况今后应该会越来越多。”

  学生家长有选择权

  民办高校在各种专业设置上缺少限制,大多依照市场行情进行专业设置。专业合并之前,校方与学生进行协商,通过交流的方式解决矛盾,如果学生坚持自己的专业选择,那么校方一般会将学生送到其开设此类专业的兄弟院校就读,如果学生不同意,那么校方应当全额退还学费。

  至于投诉家长认为的欺骗问题,作为法律专家的余临解释:“所谓欺骗,在法律上至少应当存在主观恶意,而目前大多数民办高校的出发点都是好的,并不存在这种恶意,所以不能称之为欺骗。”

  刘林表示,“这种现象属于市场供求不均衡导致的必然结果。”而法律赋予了学生家长最终的选择权,即至少能够收回学费。

  如何选择民办高校

  余临认为,目前报考民办高校的学生应注意两点。一是学校规模,规模较大的学校往往具备为少数学生开设专业的实力。二是选择品牌知名度较高的学校。这类学校为了保持品牌形象,不会轻易裁撤专业而损毁了自身的信誉。

  从专业选择考量,刘林也为学生家长建议,首先选择大类专业,比如说近年来市场看好的经管法类专业,报名人数较多,就极少遭遇被裁撤的情况。一定程度上保证了教学质量。第二,在选择冷门专业时,前提要选择一所较好的民办高校,“只有好学校才更有实力保障专业的开设。”第三,在选择规模较小的民办高校时,应避免选择较冷专业。由于办学条件限制,这种民办高校往往不得不以裁撤冷门专业的方式降低教育成本。

  采访即将结束时,余临向记者表示:“其实目前情况下,民办高校实际上普遍处于弱势地位,我国民办高校整体尚未形成规模,但大多数选择创立民办高校的人士都是抱着一颗普及平民教育的心,投入到这份事业当中的。因此欺诈行为、不道德行为应属少数。”刘林也认为:“国家法律是规定原则性纲领性问题的,不可能事无巨细地对市场中的任何行为都进行干预。作为民办高校的非计划招生,就属于市场行为,而这种行为最好的解决方式,往往是互相谅解,达成共识,从而降低双方的成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