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评:“民办”高校不能什么都靠“民”来办
分享至好友和朋友圈
如今,随便一翻报纸,就会发现国内知名高校领导人嘴边常会挂着这样一句话——“创办世界一流大学”。“创办世界一流大学”,说通俗点,就是要办得像哈佛一样出名。这固然是好。但值得注意的是,哈佛是私立大学,或者用我们的说法,是“民办”大学,而我们的名校,却无一例外是公立的,在公立大学追赶世界一流的同时,我们的“民办”大学却身处激流、处境堪忧。
当然,我的意思并不是说要让国内的民办大学草创初成之日便树立短时间内“超英赶美”的空想,别说哈佛了,就是跟国内的地方性公立高校比,也不具备可比性。国内的民办大学,现在最需要的还是能有一个公平的环境,能按照办教育的一般规律健康成长。
遗憾的是,中国校友网完成的《2007中国民办高校评价研究报告》公布了独立学院和纯民办高校的学费状况,本科生年均学费在10500元到12217元之间。这个数字是北大和清华生均学费的两倍左右。高学费、低起点、发展却相对缓慢,自然会引发社会对民办高校前景的担忧。但这些,认真算起来还只是癣疥之疾。更致命的症结,在我看来主要有两个:一是大多数人的不屑一顾——在一般人眼里,民办高校设施落后、教师水平差、学生的高考成绩低,根本就是不入流的高校;二是放任自流——民办高校嘛,当然是“民”来办,不应该“干预”,不“干预”的意思,主要并不是不加束缚,而是不给支持。这两种态度都出自于对民办高校的歧视,同时也让民办高校在歧视中步履越发艰难。
民办高校到底该怎么办?在回答这个问题前,我觉得很有必要弄清几个问题。
其一,民办高校是民办的,但民办高校的老师并不是“民办教师”。民办高校的师资水平低,这是有目共睹的。要说解决办法,可能有人会说,学校应该提高待遇了、应该注意吸引和孵化人才了等等。但就我的浅见,优秀的师资之所以不愿去民办高校,顾虑的绝不仅仅是收入问题,更要命的是,你可能无法获得平等的成长空间。
大学毕业的时候,很多师兄弟听说我去了媒体,都很奇怪地问:你不是“嫡出”吗,干吗要离开这里?所谓“嫡出”,一是说“根正苗红”,从本科起就在名校就读,二是说“系出名师”,导师的学术地位或行政职务不可小觑。当然了,有“嫡出”,那也就有“庶出”,照此类推,那些小学校、民办高校的老师,也许就得算“私生子”了吧。评职称、跑课题、拿经费,权力都掌握在名校名师们的手里,人家在大学校工作,就算不是“嫡出”,也好歹混个脸熟,窝在民办高校,就算待遇再高,在事业上也难有出头之日。民办高校的师资要好,教师的地位和发展空间先要公平,而这一点,却不是民办高校自己就可以做到的。
其二,民办高校的学生和其他高校的学生相比,学习书本知识和应对考试的能力差了点,但绝非不应得到更好的高等教育,更不意味着他们就不能成长为社会需要的人才。这话说起来有点像“大道理”,但社会对人才需求的多样性和人才评价标准的多元性已经证明了这一点。我不否认按高考成绩来分配教育资源,目前还是最好的办法,但也不能就此认为起点低、基础弱的学校招了考分低的学生,就没有提高和改进的必要,或者说其生死存亡就全都是民办高校自己的事。为什么民办高校的教育支出低,学费却更高?因为其他高校的学生能够得到财政上的补贴,而民办高校,什么都得靠自己掏。“不看僧面看佛面”,看在民办高校的学生同是未来社会的希望上,也不能任其自生自灭。像那种一所高校的图书馆只有1000本书的“笑话”,就不只是民办高校的遗憾,而是整个国家的教育事业的遗憾。
民办高校是民办的,但也是高校,也是教育事业。人们往往只看到民办的经营性,而看不到高校的公益性。民办高校要赚钱,但赚的钱是主办者自己的,培养出来的人却是属于社会的。如果民办高校完全按照“市场规律”来办事,一方面靠高学费来增加收入,另一方面靠低水平运营来压缩成本,那么,在遵循了“市场规律”的同时,势必会违背“教育规律”。
与哈佛这样的参天大树相比,国内的民办高校都还只是无人知道的小草,就算它的生命力再强,也总要有成长的土壤和阳光雨露。“民办”高校是民办的,但不能全都靠“民”来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