将质量提升作为民办高等教育发展的永恒目标

2007年01月26日 来源:中国教育新闻网-中国教育报
二维码
用微信扫描二维码
分享至好友和朋友圈

  质量提升:民办高校发展的永恒目标

  民办高等教育的发展,满足了人民群众对高等教育日益增长的需求,也成为推动我国高等教育大众化进程和提高全民族文化素质的一个有效途径。从民办高校自身发展来看,如何在高等教育大众化背景下,在激烈的竞争中占有一席之地,质量提升将是一个有效的策略。质量是民办高校生存和发展的生命线,同时也是政府、社会、学生及家长关注的焦点。只有提高了质量,才有可能与公办院校形成竞争,才能促进自身的健康发展。因此,必须把质量提升作为民办高校发展的永恒目标。

  管理质量提升是前提

  提升管理质量是维持民办高校有序运转的前提。在管理质量的提升过程中,首先,要坚持以人为本的管理理念,即在学校管理过程中以人为中心,以教师和学生为中心,强调教师和学生既是管理的出发点,又是管理的归属点;力求做到尊重师生、关心师生、爱护师生、依靠师生,最大限度地发挥师生的主观能动性。

  其次,构建一个全方位的立体管理网络。作为学校的管理者,在以人为本的管理理念指导下,还应该努力构建一个全方位的立体管理网络,并能够促使管理网络中的各要素相互紧密配合,从而全面提升学校的管理质量。所谓全方位的立体管理网络,包括纵横两个不同层面的管理主体和不同的管理内容。从纵向看,管理的主体应主要包括:学校层面的管理者(校长或教务处长和后勤处长);基层的管理者(任课教师、班主任、生活老师等);学生干部或骨干分子三个层次。从横向看,管理的内容应主要包括:后勤管理、教学管理、学生管理三个方面。在整个学校的管理工作中,纵横两方面相互交叉、相互配合、相互监督,构成学校的全方位立体管理网络,发现问题及时沟通,能够为师生的工作、学习、生活等创设出一个和谐、美好、安心的环境,进而增强学校对师生的吸引力。

  教学质量提升是保障

  教学质量是体现学校质量的核心要素。作为民办高校,当务之急是必须在提升自身的教学质量上下功夫。除了要加强对教学工作规范的管理外,还应具有一支高质量、高素质的教师队伍,这是提升教学质量的关键所在。

  其一,稳定现有的教师队伍。对民办高校而言,学生的稳定就意味着财富,而学生的稳定又源于教师的稳定。近年来,一些民办高校的优秀教师之所以回流到公办高校,主要原因是:一方面民办高校教师不像公办高校的教师属于事业编制,而是一种临时雇佣身份,缺乏必要的社会保障;另一方面,随着工资制度的改革,公办高校的教师待遇不断提高,以前民办高校教师待遇高的优势已经丧失。因此,要想解决这一问题,除了呼吁政府在法律上给予民办高校教师与公办高校教师同等待遇外,民办高校自身也应拿出切实可行的办法,尽可能提高教师待遇,解决其生活的后顾之忧,保障能够最大限度地体现教师的自我价值。

  其二,加强教师队伍建设。主要应采取以下方式:首先,要充分发挥优秀教师及有经验的老教师的传、帮、带作用。聘请优秀教师和教学经验丰富的老教师做年轻教师的导师,并有计划、分阶段地进行培养,重点加大教学方面的指导。其次,学校要增加教学方面的投入,不断改善教学条件。应为年轻教师进修、参加学术会议等提供机会,鼓励他们进行教改研究等,并在经费上给予支持,促进年轻教师的成长。同时,有实力的学校还应加大对专职教师、尤其是有学术造诣和教学经验丰富的中年教师的引进力度,努力构建一支合理的教师梯队。第三,定期举行各种规格的教学研讨会和青年教师研究课。研讨会的参加人员可以包括学校的领导、教师和学生等,从不同层面广泛听取建议,以丰富和提高教师的教学理论水平和能力。

  育人质量提升是根本

  学校办学质量的高低最终反映在所培养的学生质量上,而学生的质量不仅仅表现在学习上,还表现在思想上和心理上。这里所谈的育人质量主要是指后者而言。

  民办高校的各级管理者应及时做好学生的引导和指导工作,帮助学生调整心态,提高其心理承受能力,使学生能够很快适应民办高校的学习生活。

  同时,在育人的环境上要加强学校的校园文化,尤其是精神文化的建设。民办高校的管理者应加强对校园文化的建设与指导,在校园中开展丰富多彩的文化活动,成立各种学生社团,满足学生交际、结伴、归属的需要,帮助学生梳理思想和心理存在的问题。同时,充分发挥党组织和共青团的先锋模范作用,带动每个学生都能够以健康、良好、积极的心态投入大学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