评论:民教工作者深思 连锁办学为何陷入困局?
分享至好友和朋友圈
某教育集团曾经是江苏知名的民办教育机构。它历经10年由盛到衰的办学经历,应该引起广大民办教育工作者深思和警觉——连锁办学为何陷入困局?
【新闻事件】
从该教育集团的发展历史来看,它的内部扩张历程是相当顺利的:1995年建成了当地首家寄宿制学校,成为周边地区富裕家庭为孩子择校的首选。1997年又与一高校联合创办外语培训学院。1998年建成幼儿教育中心,成为当地条件最好、设施最齐全的民办寄宿制幼儿园。到1999年,又建立了一所双语学校,规模迅速壮大,教学班曾一度达到40个、在校生1600余人。2001年该教育集团与某著名外国语大学合作,创建了该大学分校。
仅仅几年工夫,随着该教育集团的内部扩张,周边省份的许多民办校与公办校慕名找上门来寻求合作。集团选择了品牌输出,以低成本扩张,异地办学,走规模化发展的道路。几年间,该教育集团以联合办学的方式,在江苏、河南、山东、新疆等地创办了13所学校。办学规模的急剧膨胀,使得集团及其董事长声誉日隆。但是,该教育集团的外部扩张之路,却荆棘丛生,越走越艰难。
——河南学校没办成。河南的学校接收时原是一所濒临倒闭的学校,以总价几千万元的价格转让给集团,其中包括教育储备金、信用社贷款、其他欠款等3部分。集团依约支付完第一批资金后,却迟迟拿不到学校的房产证和土地使用权证,遂拒绝继续偿还债务。后来,学校联合办学的协议被取消。
——安徽学校校长携款潜逃。2004年年底,该集团承包安徽学校的校长及财务和后勤人员突然失踪,引起了混乱,部分学生家长聚集学校,情绪激奋。但集团总部人员却称,集团方面还不知道发生在安徽学校的事情,它与集团的关系,只是准许它使用集团的牌子,学校负责人并非集团委派。后来携款外逃的校长等人被缉拿归案。
——抽逃资金,临海学校倒闭。2003年,该教育集团向筹建中的临海学校出资200万元作为注册资本,并委派了主要管理人员和财务人员。该校采取“教育储备金+学费”收费模式运作。由于学校管理方面的问题,要求转学的学生很多。在此情况下,校长和教师一夜间不见了踪影,学校陷入混乱,电脑、空调等设施被愤怒的学生家长哄抢。后来83名家长委托律师联名向该市中级法院提起诉讼,经查,集团曾数次从该校抽调资金。
——欠薪认股,集团本部起风波。由于各地连锁办学不断受挫,一步步影响到集团本部的发展,学校财务状况逐步恶化。不少教师的工资都被学校扣留入了股份,很多教师连续几个月工资都没有发,也没有按合同规定支付“三金”。除了拖欠工资,学校还要求老师参股集团下属公司,募集了教职工不少钱财,但公司赢利亏损的情况大家一无所知。因为工资拖欠问题,部分教师拒绝上课。
受到临海学校倒闭、家长索要教育储备金事件影响,集团本部下属学校学生要求退学的也逐渐增多。不久,该教育集团宣布破产,由当地市政府、集团所在地开发区政府和市教育局组成的工作组进驻,对其予以接管。
【专家点评】
教育储备金融资 模式是一局死棋 吴华(浙江大学民办教育研究中心主任)
该教育集团由兴盛到破产的原因有三:一是资金断裂,二是扩张过度,三是管理不善。资金断裂主要是因为教育储备金这种融资模式,这种运作模式可称为“接力共享机制”——学生缴学费、储备金等,就相当于接力赛跑交接棒,只要进来的学生不少于出去的学生,学校就能运转起来,而且会形成盈余。这在当年存款利息很高时是可以的,但国家宏观经济政策调控带来了连续8次降息,一批民办学校因资金链断裂而纷纷倒闭。
从管理上说,钱不是自己的,怎么用又没有约束,出问题是必然的。实际上,学校收的钱,如果牢牢掌握在学校手里,风险就会小很多。在国外,学校的盈余不能对投资人进行分配,学校基金也不能投资高风险行业,这些都是有严格规定的。物价、工商、税务等相关部门应完善民办学校的准入和退出机制,加大对教学业务、收费标准、学历证书发放等方面的监管查处力度。
警惕连锁办学“多米诺骨牌”效应 信力建(广州信孚教育集团董事长)
可以对照一下有关的事实:河南学校的前身本来就是一个被教育储备金困死的学校,集团居然以承担由此形成的债务为条件谈合作办学,这个决策本身就很荒唐。出现问题,公权介入,集团更是无可奈何。临海学校由于管理不善,出现家长集中兑付教育储备金的现象,导致学校倒闭。随即,类似的恐慌在集团本部下属学校的家长中蔓延,导致集团财务入不敷出,造成教师工资拖欠;而集团让教师购买股份的做法,更让教师怨声载道、人心浮动。这些看似孤立的事件和现象联系在一起,形成了一种“多米诺骨牌”效应,最终推倒了曾经非常强大的教育集团。因此,作为民办教育集团的投资人和管理者,一定要有清醒的认识,时刻保持对这种牵一发而动全身的连锁效应的警惕。解决问题的方式,从学校内部说,要完善民办学校的法人治理结构;从外部说,应从法律法规上细化民办教育的风险规避机制和违规惩治机制。
掌控来自有效的学校管理架构 马行提(民办教育期刊主编)
该教育集团连锁办学的背后,有着一个致命的软肋:那就是集团摊子很大,却缺少一个有效的管理和监控架构,以致鞭长莫及、管理失灵。
最典型的是和安徽学校的关系,集团和该校是承包关系,承包是品牌输出的一种形式。当集团获知承包人经营不善,或者不按照约定办事,应当及时终止承包合同,这一点是集团可控的因素,但最终还是听任卷款事件的发生。事件发生后,集团方面居然不知道事情的动向和进展,最终损害的还是教育集团的品牌形象。在集团的内部管理中,人事和财权问题十分关键,这也是作为集团董事长可控的因素,但在这两点上,同样产生了失控的现象。
据了解,集团在干部储备、培养和使用上存在缺失和偏差。集团聘用的部分校级干部,有些在得到一些利益后就走人,非常不负责任。在外部扩张的过程中,每办一个连锁学校,集团均要投入大量资金,而这些资金最终均有去无回,连续的战略决策失误,消融和削弱了集团原有的积累,致使集团最终陷入困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