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西省物价局让“公参民”急刹车
分享至好友和朋友圈
背景
我省存在许多公立名校举办的所谓“公参民”学校。这些学校表面上为独立法人,但实际上其师资来源于公办学校,教舍、场地等基本上均为公办学校租赁,学生与公立学校学生混合编班,侵吞和无偿占用有限教育资源,实行教育高收费,加大了社会成本,加剧了与真正民办学校的不公平竞争。
昨日,省物价局叫停通知正式向社会公开,其核心内容就是全面停止审批新改制学校和新改制学校收费标准,这也意味着今后将不会再有“公参民”办学形式了。作为我省第一个叫停“公参民”学校的红头文件,这反映出官方的一种明朗态度。
省物价局要把“公参民”引上正道
昨日,山西省物价局发出了《关于做好清理整顿改制学校收费准备工作的通知》,这份通知中指出,近年来,一些地方在进行公办中小学办学体制改革试点过程中,存在办学性质不清、改制行为不规范、收费过高等问题,甚至简单地出售、转让公办学校,或以依托名校办“民办学校”、“公参民”和“民办公助”为名,搞一校两制或校中校。
上述问题已经偏离了教育宗旨和办学体制改革方向,在社会上产生了很大的负面影响,广大群众反应强烈。据此,省物价局决定全面清理整顿中小学改制学校及其收费。
据此,从2006年1月1日起,全省全面停止审批新的改制学校和新改制学校收费标准;接下来,对现有改制学校有关情况进行全面调查。调查内容包括,改制学校的主要形式、师资来源及经费收支情况,改制学校的审批权限和程序,改制中小学的数量、在校学生人数、收费标准,以及清理整顿改制学校的建议等。清理整顿时,须填写改制学校情况统计表。
据调查,全省“公参民”学校多数不合法。按国家规定,此类学校必须做到六独立,即独立法人资格、独立校舍和教育设施、独立会计制度、独立招生、独立颁发学业证书,实施义务教育的学校也不允许转为民办学校。事实上,我省公办学校参与开设的民办学校,做不到完全独立。在太原,十多所名校所办的民校,很多都是租赁校舍,借用名校的师资力量,独立的只是个学校名称;在运城,几乎所有学校都开办“校中校”、“班中班”,高价收费见怪不怪。而在外省,做不到完全独立的民办学校,已被全部叫停。
省人大常委会:现有“公参民”多数不合法
省人大常委会教科文卫委员会副处长胡素峰说,对“公参民”学校采取措施,省物价局先前曾和人大有过磋商。作为省人大,会从立法角度严格界定“公参民”,只要做不到完全的独立,立法就不会提倡。目前,省人大常委会也正在作支持民办教育的立法,大多数人大委员的观点是,公立学校过多的参与开设民办学校,利用了公立学校的招牌效应和师资等诸多无形资产,取得的合理回报无法具体界定,容易造成新的乱收费乃至国有资产的流失,也使我省真正的民办教育发展空间受到挤压。民办,就应该是社会组织和个人。
“要形成一支优质的师资队伍,最起码需要三五年时间,加上校舍等的投资,民办学校成长很难。因此,名校办民校,看上去是一种民办教育速成法,但危害性很大。”,胡素峰说。一方面,它残酷挤压着真正的民办教育,另一方面,如果这种情况过多地出现在义务教育阶段,就是义务教育“不义务”,结果是百姓有怨言、政府有失职之嫌、国有资产也会在无形中流失。另据省人大代表了解,学校也希望叫停,学校感觉前途难卜,有着太多的不确定性,感觉不会长久。比如说,校长换了,生源难求,政府封杀,命运有可能被改写。
三十七中校长胡萍香:整改很对 但要全面考虑
政府的决定是对的,目前的“名校办民校”、“公参民”和“民办公助”学校过多过滥,做不到六独立,学校应该按政府大政策积极整改。
据学校了解,作为学生家长,还是希望有这样的学校存在,多花点钱,让子女享受到优质资源,将来省心,尤其自名噪一时的南洋国际学校倒闭后,家长们对民办学校有了更多的不信任。但现在的情形是,一方面是有就近入学的政策,另一方面则是城市优质教学资源分布不均匀,这是现阶段难以解决的矛盾。所以,希望有更多的优质教育资源,满足学生的就学要求。
45中校长温庆武:我期待生源重新回流
公参民类的学校对我们的影响很明显,主要集中在生源的冲击上。公参民学校主要依托重点或者示范中学的影响,老百姓对其比较信赖,那么本来应属于普通中学的生源和资金随之流失。
社会上大部分弱势群体和下岗职工的子女教育主要由我们这些普通中学、子弟中学承担,弱势群体的权利是否能得以保障就成为问题。如果真的可以取消公参民学校的存在,对我们无疑是个非常好的消息。
虽然省市教育部门对公参民类中学招生名额和收费标准都有硬性限制,公参民学校也都达到收费标准的要求,但名额上他们肯定是超标的。这就意味着,本来应该是普通中学的名额却转到公参民类学校名下,这就导致监管部门失去对这些学校的资金流动的控制,失去了资源的平衡。
物价部门取消对公参民类学校收费标准的审批,对我们来说是一个很好的信号,可能对教育生源的规划和布局将会向平衡化进发。因为没有正式出台,所以也不好多做分析。不过对我们这些普通中学而言我还是希望教育主管部门能够制订相应的措施,让生源整体分配趋于合理化,这样放宽普通中学的生存空间。我期待生源的重新回流。
民办学校东大校长关林峰:给民办学校 重新发展的好时机
我还没有听说这个消息。但如果真的取消公参民类学校,那么对民办学校来说是件好事。虽然现在已不继续审批公参民类学校,对不合理的公参民类学校还进行了合并或是解散,但公参民的存在打破了教育布局原有的合理。如果物价部门联手教育部门取消名校办民校、公参民这类学校,那么我们失去生源和师资资源的现状可以得到很好的缓冲,也就是给了民办学校重新发展的机会。
民办学校不同于公参民类的学校,有其自身存在的合理性和突出的市场特点。而现在阻碍发展的主要原因是缺乏政府部门对社会大众的良好导向,使很多人对民办学校产生了怀疑后转移向公参民学校,不能证明民办学校的教学质量就有问题。
提起名校就气短
成先生,40岁,太原市某公司老板,爱人在银行工作,家庭条件比较富裕。
成先生说:“我儿子与邻居家女儿都是18岁,都上高中,说起来还是一个学校,都在太原成成中学,可实际上却不一样,人家上的是成成中学,我儿子上的是成才中学。我儿子学习不好,高中没考上,为了不耽误儿子,我脑子一热比人家多掏了3万元,就让儿子上了这个学校。一开始就是为图个学校名,觉得学校名字虎气,跟别人说起来也感觉有面子,可是后来才知道,两个学校是“校中校”,关系很复杂,但两者差得不是一点半点,根本不是一回事。”
“钱比别人掏得多,可是没感觉到学校好在什么地方。孩子总抱怨学校不好,说他们学校不像个学校,教学水平一般,搞个大型活动还得借用成成中学的操场。现在我最怕别人问我小孩在哪里上学,觉得讲出来很气短,总感觉自己比别人矮半头,但是还不敢在儿子面前流露这些。”成先生最后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