避免看起来很忙实际上无效

2016年03月01日 来源:北京考试报
二维码
用微信扫描二维码
分享至好友和朋友圈

北京市第一六六中学教师张瑶

案例:

高三生王宁的学习成绩中等。在升高三的假期里,他几乎没有休息,不是去补习班就是在家学习。王宁和家人都满心以为成绩会有飞跃。但是,上学期的几次测验中,他的数学、物理成绩都没有提高。王宁很沮丧,感觉自己付出了很多时间和精力却不起作用,进而对高三学习感到迷茫。究竟该怎么学呢?王宁虽然每天都照常学习,但已经没有开始时的心气了。高三开学之初,王宁摩拳擦掌,很想在考试中证明自己的实力,但对于考试,他总是很抵触,甚至表现出惧怕。孩子的种种表现父母看在眼里,急在心里,却不知怎么帮助孩子。

分析:

有不少像王宁这样的高三生,做习题、背公式、记单词,每天都学到很晚。但经历了月考、期中考、期末考等多次测试后,学习成绩并没有提高,甚至还有所下降。不仅考生着急,父母也很困惑。父母和孩子一起分析真正的原因才是解决问题的关键。但在分析原因前,父母要稳定孩子的情绪。

孩子努力了几个月但成绩没提高,心里已经很懊恼了,如果这时父母还对孩子发火或喋喋不休地讲道理,孩子肯定会感觉更委屈,也听不进去多少。面对这样的情况,父母可尝试接纳、包容孩子的情绪,帮助他们适当减压。父母可以和孩子分享自己遇到困难时的痛苦和经验,或利用饭后的时间散步,做适当的运动等。哪怕彼此间不说什么,孩子也会感受到父母的支持。父母可以做好倾听者,找机会让孩子把心里的压力和苦恼说出来。父母平时和孩子聊天的内容尽量不要过多涉及高考,轻松的话题有助于孩子放松心情。

建议:

如果父母和孩子能心平气和地交流,就可以一起分析成绩没有提高的原因和对策。

明确任务目标

有的高三生在整个高三阶段都没有明确的任务目标,虽然意识到要努力,但究竟如何“努力”,努力到什么程度,却没有想过。有的高三生在衡量自己是否“努力”时,标准不是“该做多少事”,而是“能做多少事”。这些考生往往缺少客观尺度的制约——任务目标。他们学习的初衷是告诉自己“我今天努力学习了”、“我今天竭尽全力了”。他们只是让自己获得心理上的安慰与满足,而不是真正按部就班投入到有计划的学习当中。他们往往觉得自己的学习过程很充实,但其实离应该完成的任务量和学习层次还差很远。

因此,有明确的任务目标和可实施的具体任务计划很重要。如果考生每天有背几个单词或做几道习题的具体目标,要比背单词和做习题到困得不行必须睡觉这种情况要好很多。完成每日的任务目标会让自己的学习真正“充实”起来。

注重学习质量

学习过程中,有的考生会浮于表面,不愿深究,用“数量多”代表努力程度。例如,很多考生刷题如流水,练习册一本又一本,试卷一叠又一叠,但是分数始终不见提高。有的考生甚至会为了加速和凑数,有意避开自己不愿练习的科目,或对较难的题型视而不见。

要想把握考生的学习质量,父母可与各科老师一起探讨。毕竟老师对考生的了解较深入,尤其是各个时间段考生对知识点的掌握程度。以此作为学习计划的依据是客观而重要的。

正视考试焦虑

部分高三生会出现这样的情况:无论大小考试,看见考卷脑子就懵,老师讲卷子时又恍然大悟;有的考生因一次没考好就一直调整不过来,对某个考试科目产生恐惧并形成恶性循环。这些情况都跟考生的考试焦虑有关。缓解考试焦虑的方法有很多,如积极的自我暗示、放松训练等。父母也可建议孩子找学校的心理老师谈谈,有针对性的辅导更能解决实际问题。

牛津大学的研究者对85万份来自近30个国家、时间跨度超过50年的日记进行分析后发现,现代社会的忙碌很可能是一种假象。而现代人也更倾向于高估自己的工作时间。在那些每周工作超过75小时的人群中,对工作时间的估算值常常高出实际时数50%。这个研究告诉我们,无论是成人还是孩子,要想提高生活或学习质量,就要避免自己“看起来很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