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玉峰:高考作文命题激发学生发散思维
分享至好友和朋友圈
高考作文命题激发学生发散思维
——2014年高考全国新课标Ⅰ卷作文题“山羊过独木桥”启示
学校开运动会,最后一项是“山羊过独木桥”,规则是学生从独木桥两边同时上桥,在桥中间时两人相遇会有一个人下桥一个人通过,但在这个项目的预赛时,有一对同学在桥中间抱住转身,双双通过,裁判认为这样做有争议。根据此材料作文。
2014年高考全国新课标Ⅰ卷的作文题采用事实型材料,取自学生比较熟悉的体育运动,制造了一个“狭路相逢勇者胜”的极端场面,把学生投入矛盾当中刺激他们思考这一问题。在审题上没有过多障碍,梳理材料可以看到,可供选择的话题也比较多,不同思维类型的学生可以有不同的切入角度。而在正面论述里也可以进行逆向思维。当然,这个主题和我们的时代息息相关,考生要写出独特的观点,必须在平时对当前社会存在的现象和问题有自己深入的思考和关注,积累一定的素材,只有这样才能脱颖而出。
这个题目首先要注意“有争议”,从这里可以有不同的思考。比如对于竞技比赛来说,必须分出胜负,则两位选手的行为明显违反了规则;但是从另一个角度看,生活中恰恰需要这种配合与和谐。那么由此引申,比赛有比赛的规则,生活有生活的准则。这是一个初步的分析。
这里的第一个关键词是“规则”,“山羊过独木桥”是一项竞技比赛,就是双方需要通过竞赛淘汰其中一位,产生一位优胜者——这就是比赛的“规则”。规则的制定必然是根据一定的目的和需要,为了保证公平和正义而制定的,因而它具有约束性。材料中的两位选手违反了这一规则,因而裁判认为有争议。这里就体现了坚守规则的原则性,一项规则的作用必须通过其有效执行体现出来。
从另一个角度来看,规则还具有局限性。这项体育竞赛的规则不能适用于另一项,竞技规则又不能适用于其他领域,它的效力有一个边界。这又是本题的一个关键点,这两位学生的做法本身包含了一种停止竞争,合作共赢的精神——这是值得肯定和赞赏的地方。比如在现在的社会交往中就提倡和谐、合作和双赢,这几乎成为普世价值。但是我们必须区分领域,如果在竞技体育中采取“不争”,反而违背了体育精神,失去了比赛本身的意义。反过来,如果我们在日常生活中明明该讲合作、讲妥协的地方却使用竞技规则,把我们的生活“竞赛化”,那么同样会出问题。
我们的传统文化对此有大智慧,儒家强调和为贵,讲究彬彬有礼,给人恬退隐忍的感觉。但那里面并非完全没有“争”。《论语》当中有两段话值得玩味:子曰:“君子无所争。必也射乎!揖让而升,下而饮。其争也君子”;子曰:“射不主皮,为力不同科,古之道也。”孔子认为,君子一般情况下是不参与竞争的,但是在特殊的射礼中,大家必须要决出胜负,这是礼即规则包含的内容。但另一方面,这种竞争又不是剑拔弩张,你死我活,而是有温情的东西在里面,使人们在竞争的同时又不至于伤和气。这种将竞技和人情同时包含在内的规则精神实在高明,值得我们反思。在相当长一段时间内,我们习惯于把生活过成“走独木桥”:有的鼓吹适者生存的社会达尔文主义,有的则利用人性中趋利的特性把人的活动数字化,以提高管理效率和竞争水平,有的则利用资源紧张的客观条件推行淘汰制。老实说,这些举措并不是完全不合理的,有时候可能还是必须的。但是,当竞争、淘汰成为我们生活唯一的主题词时,就值得反思了。这也是这道题中我们可以挖掘的一个重要的主题。
有人认为,这道题希望学生处理的是效益和道德之间的两难或者矛盾,这是有一定道理的。因为当下我们的社会确实普遍存在这一问题,引发民众普遍关切的食品安全问题、空气污染问题以及教育问题都或多或少可以追溯到这一对矛盾。但是,这里又不是简单地对此进行思辨,它还要求学生在规则的框架下,全面分析这一问题并积极思考其解决途径。比如上述《论语》当中的两段话可以说是一种解决的策略和设想。那么在现代社会,如何在法制建设方面下功夫,为各个领域的竞争制定合理有效的规则,使竞争最大限度地发挥其积极作用,而不是破坏作用,使竞争不至于“失范”。
值得一提的是,2014年高考作文中不少省区都关注了这一主题,比如新课标Ⅱ卷的“禁止喂食野生动物”也在某种程度上涉及了规则和人情之间的关系,喂食动物是人类的一种善意,但是这种善意却最终导致不良后果,规则的制定看似违背人情,但恰恰包含了最大的理性。又如北京卷的“老规矩”,虽然关键在于文化传承与现代化这一关系上,但是在传统中找到“规矩”而不是其他,表明也有意在规则上作文章,它引导考生思考是否有约束就一定是不自由、不幸福的。再如网上热议的安徽卷“编剧与演员的对话”,其实提炼材料的中心,也是在探讨习惯规则与创新发展之间的辩证关系。这些都说明,我们所处的既是一个需要不断改革创新,突破陈旧思维的时代,同时也需要种种规范和约束来引导我们发展。
总之,无论是竞争也好,合作也好;守护规则也好,打破规则也好,目的是一致的。都是为了最大程度发挥创新的活力,开创一个繁荣和谐的新局面。
最后,我想起了宋人卢梅坡的两首诗:
其一
梅雪争春未肯降,
骚人搁笔费评章。
梅须逊雪三分白,
雪却输梅一段香。
其二
有梅无雪不精神,
有雪无诗俗了人。
日暮诗成天又雪,
与梅并作十分春。
各位是否能从中悟到些什么? (作者黄玉峰,系上海复旦大学附中语文特级教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