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大、清华、复旦、交大、华师大校长在新生开学典礼上的讲话,哪些金句打动了你?
分享至好友和朋友圈
思维是你的隐形翅膀——在2020级新生开学典礼上的讲话
华东师范大学校长 钱旭红
在你们入学之际、开学第一课,我给大家的建言是,在不确定中把握确定性,理解自己,理解世界。
要理解每个人和大千世界,有必要了解与思维和精神相关的两种商。一种是没有火偏旁的商(quotient),它源自心理学,如智商、情商、灵商等。商的中文含义包括中介与交换。与天地、人间、物体的交往,使每个人的商值得以增长。这个商常用于表征人与人之间的精神和素养的差别和不平衡。商意味着一个人的潜质和品位,商值越高,人越出色。
另一种是有火偏旁的熵(entropy),源自化学和热力学,是能解读世界一切人事物规律的熵。这个熵代表着混乱无序的程度。此熵的形象就如熊熊火舌,飘忽不定、难以受控、毁灭一切、没有方向。爱因斯坦认为,熵理论是科学界第一法则;管理学家们认为对抗了熵增,企业的生命力才会增加,而不是默默走向死亡。薛定谔在《生命是什么》中指出:人活着就是在对抗熵增,生命以负熵为生。因此可以这么理解,如果熵增了,就意味着它在烧掉你的智商、情商、灵商,烧掉你飞向未来的隐形翅膀。
熵减代表着系统的活力,熵减越高就意味着系统越有序。耗能耗资等损耗越少,系统越可以永生持续。事物总是向着熵增的方向放任自流地涣散,一切符合熵增需求的,都让人感觉非常容易和舒适。因此人们很容易在不知不觉中坠入舒适圈,风平浪静、没有压力、温水煮青蛙,如不警惕,极易陷入低水平的重复,无法保有竞争力。工作和人生也一样,一旦陷入舒适的状态,那极可能是被暴风雨摧毁前的短暂而最后的宁静。
人生的成长是一个不断抵抗熵增的过程。我们每个人都需要反抗自我熵增,就是要和自己的舒适、懒散、平庸、颓废甚至堕落过不去。我们适度自律,克制过多欲望,勤奋刻苦学习都是为了对抗熵增。积极的人生以负熵为生。正像有人说:当你保持微笑,也能从大自然接受隐性负熵,从而身体运行有序而身心健康。
生命力的要义至少有三:自组织、自复制、自适应。自组织才能有结构,从而展现功能;自复制才能扩增、生生不息而永续;自适应才能采纳外界资源用于自我至善。自组织是自由自在自然地有序堆积,而不是被组织。自组织是抵消系统杂乱无序化,实现熵减的第一最佳答案。其重要的原则至少有三:1.与外界保持最佳的互通开放;2.不进则退,追求熵减,拒绝熵增;3.独立自主、拒绝依附,拒绝平庸,远离平衡。
要提高每个人的无火之“商”值,要减少有火之“熵”增,以保有我们飞翔的隐形翅膀,就有必要懂得什么是改变社会和人生的真正力量。
400年前培根有言“知识就是力量”,当时这完全正确。然而当今,知识的数量和更新速度空前。学习的知识越多,未知和困惑也越多。今天的知识常常超载,大量知识无效,甚至不少垃圾知识,正在将人淹没掉。所以,知识的多与少并不十分重要,关键是你是否掌握它的真谛,而真谛只对正确的思维亮出真相。
如果仅仅关注知识点,你的知识就是一座一座的孤岛,但是如果能发现它们之间的相互联系,你就能进入思维和精神的世界。所以,知识是思维和精神的载体,知识传承在于训练思维和升华精神。否则知识学得再多,都可能成为一种累赘,反而感悟不到幸福,缺乏创造。
知识不等于思维,也不等于精神。只有拥有形象思维、逻辑思维、格局思维的人,才是健全的思维自由的人;拥有质疑为先的科学精神、关爱为先的人文精神、使命为先的信仰精神,才是健全的精神独立的人。否则,就是思维和精神不健全或者残缺的人。许多人希望去改变社会,改变他人,但没有想过改变自己。历史已经告诉我们,只有改变思维、改变自己,才能真正地改变世界、走向成功。
思维才是力量!思维是第一原理,要成为自由全面发展的人,就要保证思维的自由全面永续发展!人的言行举止、幸福与感悟,都是思维的外界表现。如果思维受限,我们会有很多苦恼,缺少幸福,缺乏创造。
思维是知识的精华,是精神的骨架;思维是先天的灵光,是后天的云霞;思维是文化文明的基因,是每个人气质素养能力的密码;思维是芸芸众生言行举止的驱动力,是每个人精神世界的通天之塔。
走向未来,人类需要思维突破。人类的学术研究,通过在数理化、天地生、文史哲、音体美领域,完成一次次的思维颠覆和突破,带来生产力的极大释放和文明的跃升。我们如能一直如此,就能超越人工智能,真正成为人工智能的主宰,而不是被人工智能所统治。人类需要幸福,通过思维方式改变来优化大脑内部的荷尔蒙及其分布,才能使人更好地感知幸福。
希望你们能够在未来的学习生活中,仰望天空,脚踏实地,善于思考,通过思维的突破进阶,为文明、为民族、为祖国,为实现自己的理想,而努力拼搏!
(本文为节选)
上一页 [1] [2] [3] [4] 5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