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考生故事】直击残疾生高考:可选专业少 学英语如同解谜

2016年04月27日 来源:京华时报
二维码
用微信扫描二维码
分享至好友和朋友圈

□成绩

北京生源成绩总体不错

昨天是发榜的日子,东城特教7个考生中,第一批录取了4人,王跃龙和张正双双被录取。其中,王跃龙629分,张正649.5,分数都很高。据介绍,残疾人高考的分数算法与普通高考并不一样,去年,张正所选择的视觉传达设计专业“兜底”分数在611分左右。

王跃龙的妈妈刘晖说,收到录取成绩时,她觉得一颗石头终于落地了。她说,从听到孩子第一声叫妈妈,再到开始上学,再到考上大学,这样的结果,很多都是她最初不敢想的。“每个残障孩子的家庭都不容易。”刘晖说。

昨 天,记者从联大特教学院了解到,今年共有32名北京考生报考联大的单考单招,本科专业共录取北京生源残疾考生13人,专科录取仍在进行中。学校表示,今年 的北京生源成绩总体不错。东城特教学校今年的7名高三应届生有5人考入联大的本科,2人考入大专,所有学生全部完成升学。

考入大学可能仍不轻松

29岁的许禄是联大特殊教育学院大二的盲生。在江苏卫视2月份的《最强大脑》中,许禄参加“绝对音速”的挑战,30辆同品牌、同型号的汽车依次鸣笛,许禄根据喇叭声、汽车行驶过程中风与汽车的摩擦、发动机在内发出的各种声音,记忆30辆汽车的鸣笛声及对应的编号。最终许禄挑战成功。

许禄从小双目失明。在他五六岁时,父母发现许禄对声音的敏感有着超越常人的天分。他在北京盲校学过钢琴调律。因为有着自己的音乐梦想,他在工作3年后,参加单考单招,考入了联大特教学院,学习音乐学,主要是钢琴调律。

许禄是班上最大的学生。在特教学院里,也有部分28岁、29岁的在校生。他们在接近而立之年,依然为了完成自己的人生梦想而反复努力。

然而,并非所有残疾考生进入大学都会有一个完美的故事结尾。郭昕扬是针灸推拿专业大二的学生,也是班长。看上去乐观的他却是家族遗传型的管状视力患者。郭昕 扬形容说,他的视力就如同望远镜中看到的一样,他只能看到正前方的东西,并且视力持续在下降。郭昕扬说自己有心理准备,“心态好就可以了”。

学校辅导员张健萍很心疼这些残疾孩子。求学的过程中,盲生们还需要不停地克服生理上的病痛。不少学生都是因为脑瘤压迫视神经而导致失明。张健萍说,学生们告 诉她,自己与普通学生在一起虽然表面阳光,但内心深处非常自卑和恐惧,真的遇到事情就变得不能接受,这需要老师时刻关注学生的情况。在大学中,很多就读于 普通学校的考生,有的并不擅长手语,有的在专业课上落后于特教学生,这需要他们花费精力去追赶。

张健萍表示,在校园中,残疾学生间的互助已经变成了非常自然的事。低视力的学生经常要去地铁口接送全盲的同学,同学们彼此牵手穿过马路,那是一份彼此才懂的关心。



上一页 [1] [2] 3 [4]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