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高教与世界有多大“时差”?
分享至好友和朋友圈
“以教为主”向“以学为主”仍在艰难的转轨途中
自20世纪80年代世界高等教育启动大众化进程以来,大学课堂上师与生谁主谁次的争论似乎尘埃落定,世界各国的高等教育几乎不约而同实现了一次历史转向,即以学生的学习和发展为中心,实现从以“教”为中心向以“学”为中心转变,从“传授模式”向“学习模式”转变,从而提高学生的学习质量,使学生在知识、能力和素质上获得全面提升。
“由教为主”向“以生为主”的价值转向,在引领世界高等教育价值重构的同时,溢出效应也在快速形成。在2015年6月召开的欧洲高等教育区第九届部长会议上,博洛尼亚进程的47个成员国及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世界银行、亚太经合组织、欧盟等国际组织代表一致通过了《埃里温公报》,并明确提出,“鼓励、支持高等学校和教学人员进行教育教学创新,形成‘以学生为中心’的学习环境,充分利用数字化的教与学技术,密切教学、学习和科研之间的联系,着力培养学生的创造力、创新精神和创业能力”。
“以学生为中心”就是强化和落实人才培养在高等教育质量中的核心地位,强化教学和人才培养在高校的中心地位。事实上,中国高等教育界的探索从未停止过。教育部高等教育教学评估中心通过对中国27个省、市、自治区786所高校的年度本科教学质量报告(2013年度和2014年度)进行抽样分析,在随机抽取的14个省份481所高校中,有近1/3高校(146所)在质量报告中将“以学生为中心”“以生为本”“以学生为本位”等作为学校人才培养、专业建设的核心理念。
哪里有新理念,哪里就有新实践。经过多年实践,目前国际上逐步形成“成果导向教育”的新理念,质量评价聚焦于学生受教育后“学到了什么”和“能做什么”,旨在通过教育理念的转变改革人才培养模式,最终实现人才培养质量的提升。比如,以经合组织和欧盟为代表的国际组织开发的“高等教育学习成果评估”国际质量监测评估项目,从2011年起在全球试点和推广。其测试强调“成果导向”和“以生为本”,关注大学教育的“增值”,主要集中于学生在大学毕业之际到底学到了什么?是否具备就业市场所需要的知识与技能?
这种变化意味着世界高等教育关注焦点直接指向大学到底给学生带来了哪些变化和为社会作出了什么贡献,以此提高专业人才培养与产业、社会的适应性。
国际主流趋势直接带动了中国高等教育的价值转向。近年来,中国高等教育质量监测评估体系也正在从重视“教师是否教得好”转向更加关注“学生是否学得好”,从重视办学资源条件、教学过程监测转向更加关注对毕业生使用效果的追踪评估。
“中国超过英、法、德,成为仅次于美国、拥有全球顶尖学科的大学数量第二多的国家,充分证明中国在改革开放30多年来的教育改革是成功的……”依据教育部高等教育教学评估中心的推算,按照目前的发展速度,中国高等教育毛入学率在“十三五”期间将达到或超过40%,提前实现教育规划纲要中制定的到2020年毛入学率达到40%的发展目标。在10年或更短时间内,预计将达到50%,逼近发达国家平均水平,进入高等教育普及化阶段。
类似的变化,每天都在上演。正如世界银行高等教育前主管贾米尔·萨尔米所言,“以中国为代表的新兴国家高等教育的崛起,正在挑战发达国家的垄断地位,重塑世界高等教育的图景”。
但是,我们也要清醒看到,中国高校对于“以学生为中心”理念的理解仍需深入,质量意识和文化相对薄弱,绩效评价不力;不少高校“等靠要”思想还相当严重,质量意识、主体责任不强,质量文化相对薄弱;对教师评价“重科研轻教学”,对高校办学绩效评价和科研评价不多,对参与国际监测评估项目重视不够;学生创新创业总体比例小,就业与所学专业相关性不高。
对于这些悬而未决的问题,亟须中国高等教育界建立一种瞄准机制,瞄准新工业革命的时代大势,与国家战略需求对表,不断推进改革,把学生能力培养作为高等教育改革的落脚点。(北京4月7日电 记者 柯进)
上一页 [1] [2] 3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