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校又迎自主招生季节 高校应偏爱"偏才怪才"吗?
分享至好友和朋友圈
推崇“偏才怪才”是刻舟求剑
一位历史学家曾经说过,“一切历史都是当代史。”这句话反过来也成立。一切当代史都是历史。任何一个问题和事件都有它特定的时代背景。我们不能脱离具体的历史情境去抽象地讨论某一个范畴和概念,而只能是“同情地理解”。仔细分析上述几个关于偏才怪才的“典型案例”,不难发现,几乎所有这些大师表现出来的都是数学很差。要么是国文优异,要么是英文满分。没有任何一个人是国文得0分。既然是偏才怪才,就不应当只瘸数学一条腿,这不合逻辑。至少也应当瘸国文这条腿。但好像很难找出一个数学满分但国文0分的案例。其实,稍有历史常识就会理解,出现这一现象并不奇怪。上个世纪二三十年代,国家风雨飘摇,动荡不安,中国刚刚废除科举兴办新学尚不足二十年,国民普遍没有接受完整系统的基础教育,长期被封建士大夫视为“末技”的数学等学科远未普及。
当时全国有多少人具备现代数学知识呢?又有多少人能把数学学得很好呢?也就是说,数学考0分在当时并不稀奇——也许大多数中国人都会考0分——既算不得偏,也算不得怪。把数学考0分的人看成是偏才、怪才,只是当代人用当代视角去看待的结果。与此相类似的,还有英文考0分的闻一多。但是,从另一方面看,这些大师的国学功底却极为深厚,那也是因为当时中国废除科举兴办新学尚不足二十年的缘故——对于有一定经济基础的人家来说,孩子们最开始接受的教育就是诵读儒家经典。也就是说,无论是智力还是非智力水平,他们都是当时中国人中最出类拔萃的一群人。吴晗、钱钟书等人能够被清华大学录取是因为他们达到了清华大学的录取标准——当时清华大学的入学标准并没有明确数学必须要考多少分以上。很可能的情况是,这些大师之所以数学或英文考0分,是因为他们此前基本或根本没有学过相关内容的缘故。
但是,在近一个世纪之后的今天,我们就不能再用同样的眼光和角度去看待同样的问题,否则就是刻舟求剑。今天的高中毕业生,已经在和平稳定甚至是安逸的环境中接受了完整的义务教育和高中教育,至少在数学和英文上达到了一定水平——相比一个世纪以前。换句话说,一个世纪以前的学生在大学入学考试中数学或英文考0分并不稀奇,但今天,一个经历了12年教育的学生在高考中数学或英文还考0分,那就真的是稀奇了。至少说明他(她)没有学习或不具备学习能力。真正让我们忧虑的,倒是现在学生的国学功底和一个世纪以前相比水平相差得太多了。
高校应该偏爱“偏才怪才”吗
高校应该偏爱“偏才怪才”吗?我曾就此问题请教过国外一些世界一流大学的招生同行,我很好奇他们对于偏才怪才有什么看法。令我沮丧的是,他们听不懂我的问题是什么——不是语言沟通的障碍。在他们的脑海里,只有符合不符合大学录取标准的问题,至于什么是偏,什么是怪,他们对此毫无概念。
其实,才就是才,既无所谓偏,也无所谓怪。之所以有一个偏和怪的概念,是因为有一个不偏不怪正常的参照系的存在。参照系换了,结论自然就变了。打一个可能不太恰当的比方,在一个正常人的社会里,疯子可能被认为是疯子;但在一个精神病医院里,一个正常人就可能被认为是疯子。也就是说,如果社会上对人才的评价标准只有一个,只有这个唯一的标准是参照系,那么,不符合这个标准的,就会被认为是偏和怪的。
对于大学招生来说,在全国统一高考录取模式下,因为只有高考分数一个参照系,所以凡是不符合这个标准的,要么意味着他(她)不是优秀学生,要么意味着偏和怪——特别是在某一科目上瘸腿而在另一科目上表现突出的学生。对于那些虽然不符合高考分数的标准但人们心里确认为他们是优秀学生的,人们就称之为偏才和怪才。现在,当我们的自主招生不再以高考分数作为唯一评价指标,而是一个包含高考分数在内的高校招生综合评价系统,是不是人才一目了然,可能就不存在偏才和怪才的问题而只存在是否符合大学招生标准的问题了。由此可见,建立起大学的招生录取标准而不是唯分数录取才是至关重要的,我想,未来的高校招生,仿佛是建一所大房子,墙上开了很多道门,每一个门口都贴有标签,提出选拔要求,学生可以根据自己的特点选择其中的一道门,经过门槛的考核进入适合自己发展的大学——而不是像现在只有唯一的一道门。
对所谓的偏才怪才进行争论没有意义。真正的教育,应当是帮助学生形成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能够进行有创造力的思考,形成科学的思维方法,养成终身阅读和学习的习惯,发展自己的兴趣和特长,不断改变自己,也改变他人,实现人的全面发展。只要能够实现这些目标,学校培养出来的就是人才。(秦春华 作者系北京大学考试研究院院长)
上一页 [1] 2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