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3所高职试点单招改革 面临重组实话还是危言
分享至好友和朋友圈
实话还是危言
日前,武汉大学校长顾海良在接受中国青年报记者采访时指出,未来10年部分高校将面临破产危机。
一位不愿意透露姓名的业内专家对此说法表示赞同,他认为面临破产的学校就包括高职院校。该专家说:“我能感受到高职院校院长的巨大压力。莎士比亚有一句名言:‘to be or not to be(非生即死),这话用来形容未来3~5年后的高职教育很贴切。我国大学面临重组,而部分高职院校面对的恐怕是生死存亡的危机。”
这是 实话还是危言?
他进而解释,高职教育面临“四大”压力:
一是招生压力。高职院校的传统生源在急剧减少。比如今年,北京、湖南高考报名人数下降了20%,河北的生源预计到2018年只有2009年的50%,而上海已经连续3年出现报名人数不足的情况。数据显示,未来10年中国18岁到22岁的人口将减少约4000万人。而生源减少会加剧高职的竞争和淘汰,没有特色或经营不善的学校将会陷入困境。
二是就业压力。一些高职院校单从就业率来说,还比较好看,但是就业的质量和内涵与老百姓的期望值还有很大差距。有研究者已经提出高职学校学生的就业不能用简单的就业率来衡量,而应该用就业力来做客观评估。
三是教育内部的压力。现在,部分本科院校在向高职院校学习,以高职教育的模式来培养人才,实行3+1模式,即3年在学校学习,一年在企业顶岗实习。并且要求,学生有职业能力,教师要来自企业。如此,现有的高职院校所谓的优势将不再明显,到时候拿什么去和别人竞争?
四是人才培养模式转变的压力。毋庸置疑,“哥本哈根会议”、“人民币升值压力”等国际形势使中国被推到了世界舞台中心。“低碳经济”对中国提出了挑战,要求经济发展模式进行调整和转变。此举当然会波及到为经济发展提供人才保障的教育领域,随之而来的挑战是,人才培养模式要进行转型,人才结构需要调整。与地方经济契合最为紧密的高职院校被推到了这个关口,高职院校能否适应这个挑战,完成自身转变?
高职院校要生存下去,就必须进行改革。
的确,从教育主管部门来说,应高度重视国民教育体系中高校的规模数量和结构布局问题。当然,也给高职院校的发展提出了很多问题。比如,美国社区学院学生的平均年龄是35岁,那么,我们的高职院校将来学生的年龄是否会有调整?从高中、中职学校的毕业学生有多少可供我们选择?如何选择?未来生源应是怎样的结构?随之而来的是教学和管理应该如何改变?
在未来的十年,这一系列的改革和答案都将是破解高职招生的达摩克利斯之剑。
高职教育准备好了吗
为了破解高职的招生难题,很多地方和高职院校开始打中职毕业生的主意,并试图把中职毕业生当成主要生源。
2009年,中等职业教育的毕业生为 619万,2010年是800万。2009年,中职的招生规模是860万人,今年计划适量减少预计为830万。这一人群是否就是高职教育取之不尽的资源呢?
事实可能正是如此。
据教育部公布的数字表明,2009年,高职对中职的对口招生生源已经占到了高职招生规模的近13%,再加上5%的五年制高职,说明全国高职的生源已有18%左右来源于中职。去年,高等职业教育的招生规模是313万,今年预计将达到320万左右。如果800万的中职生20%升入高职,这就意味着高职院校的生源将近一半来源于中职毕业生,生源结构发生了根本的变化。
生源结构的变化,就必然要求人才培养方案、教育教学模式和管理方法相应改变。然而,我们的 高职教育准备好了吗?
如果说,一所高校的招生、培养、就业可以被比喻成来料加工的话。过去,前面来的是金属材料,出来的是铁制的脸盆。但现在不同了,进来的是塑料材料,再用加工金属的方法就不适用了,必须更换技术生产方式。
目前,高职教育界形成一个共识:即在进入规模发展后,寻求质量的跨越,重规模更要重特色。最近,教育部副部长陈希在吉林调研高职教育改革发展时强调,高职院校的专业应具有鲜明的职业指向,其毕业生在企业不可或缺。高等职业院校只有找准其毕业生就业岗位的空间,形成特色与优势,才能保持活力,实现可持续发展。
也正是在这样的困境中,有权威人士疾呼:“高职院校必须从现在开始研究教学改革。必须强调两点,一是高职学生就业能力和创业素质的培养。二是专业建设。目前,很多高职院校在专业建设上人才培养目标还不够清晰、准确,目标普遍比较空泛。应该对专业培养目标有清晰的描述,比如一毕业能够干什么,三五年之后可以干什么,以后还可以干什么,应该建立起符合人才培养规律的逻辑关系。”
上一页 [1] 2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