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高校凭什么吸引人--赴港探营解谜记
2006年10月10日
来源:羊城晚报
用微信扫描二维码
分享至好友和朋友圈
分享至好友和朋友圈
本报讯 特派记者区健妍、曾璇报道:在今年高考录取中,来自香港的八大高校成为大赢家,录取了包括内地各省多名高考状元在内的优质生源。“赴港求学”似乎在短短几年间成为内地优秀学子的一种“潮流”,以至于社会各界开始思考内地与香港高等教育制度的种种异同。近日,本报特地派出采访小组赴香港各高校“探营”,试图通过内地学生和香港教育界人士的现身说法,呈现香港高等教育对内地高等教育的启示。
香港高校招收内地学生,始于2002年。一项权威调查显示,越来越多的内地考生更倾向于到香港读书。今年9月,香港教育统筹局透露,拟进一步放宽对内地学生的入境限制,并准予内地学生在港求学期间适当兼职等。这一系列政策将进一步刺激内地学子赴港求学的热潮。
事实上,香港高校内地招生之初,在很大程度上是以增加内地与香港之间交流为主要目的的政府行为,旨在提升香港高校的学生水平及学校的竞争力。然而越来越多内地优秀学生对香港高校趋之若鹜,正在颠覆着内地学生与家长的传统观念。
香港高校究竟凭什么能吸引如此多的内地优秀人才?是高额奖学金?是留港就业的机会?
在港调查期间,本报记者在与众多内地学生交流的过程中感受到,香港高校之所以成为“抢手货”,与它们以学生为核心的教育培养机制有着很大的关联。灵活的交换生制度、充满人性化的选课制度、不惟分数论的鼓励式教育,以及热情活泼的宿舍文化等,都是吸引内地优秀学生的“王牌”,并且使学生在“学”与“玩”的过程中,充分提升德、智、体、群、美及情绪等方面的综合素质。而香港高校对于学术防腐的机制与文化氛围,更使学生感受到高等教育的公平与学术的严谨。
论者认为,香港高校与内地高校的教育模式、理念存在很大差异,但培育人才的相同目的,必将使香港与内地高校殊途同归。通过两地优秀教育制度的相互借鉴,有朝一日,香港与内地的高校,或许都不再是高不可攀的象牙塔。
港校为何“吃香”?内地生如何融入当地?毕业后前景怎样?本报记者深入港校求解诸问题
文/图本报特派记者 曾璇 区健妍 实习生 张斯华 罗桦琳
今年高考,最“刺激”的消息莫过于多个省市的状元舍弃北大、清华等内地名校而投奔香港高校。近年来,随着香港高校纳入中国大陆高考招生计划,越来越多香港高校成为内地考生和家长心中的“香饽饽”。
香港高校到底好在哪儿?内地生在香港求学和生存是否符合他们的预期?赴港求学的“投入与产出”是否能成正比?两地高校又有哪些地方可以互为借鉴、共生共荣?
近日,本报特派报道组赴港“探营”,走访了多家高校,试图还原内地生在香港的真实生活。
赴港求学必须才财兼备
在香港这个700万人口的大都市里,内地学子总共不到7000人,只是沧海一粟。然而,他们却是“标杆”,身后每年几十万人的高考大军,几百万的考生家长,都在看着他们;他们也是“靶子”,太出色会被怀疑“抢饭碗”,不出色则既不可能出去,也不可能适应。
而这个改写他们人生的抉择,往往是瞬间决定的。
1998年港校在内地招生
早在1998年,香港数间高校已被允许在内地招收本科生。香港大学中国事务总监黄依倩女士依然记得:“第一批选择来港大读书的内地大学生总共才30人。”经过与国家教育部的磋商,香港大学制定了一套特殊而“低调”的内地生招收模式———在清华、北大等少数几家知名内地高校的应届大学新生中再考试筛选。这意味着,被选中的学生将再次面临一次艰难的取舍:或赴港求学,或坚守内地名校。而当时,香港高校的种种,并不像今天那样广为人知。
“很佩服他们,如果不是有充分的自信,愿意面对任何挑战,怎么敢到一个全新的环境,开始全新的求学生活?”黄依倩说,这30名内地学生日后的出路大体有三:大部分选择出国深造,一部分留港工作,“印象中,只有一人回北京发展。”
如果说第一批“吃螃蟹”的学子还是心存疑问赴港求学,第二批、第三批,则有些“抢破头”的意味了。黄依倩说,第二年招生,是在几间名校的录取生中“百里挑十”,第三年则是“百里挑一”了。类似的情况也出现在香港中文大学、浸会大学等院校的内地招生过程中。
这两年内地报考生剧增
多年负责香港理工大学内地招生工作的学术交流主任林兆玉女士说:“香港院校在内地招生的转折点是在2004-2005年,单是报考人数就从3000人剧增至9600多人。”为什么?林兆玉认为,“首先是香港院校在内地招生的宣传和推广更加到位了,以前只去广东、江苏等沿海省市,现在连贵州、四川等内陆省市也去了。”她认为第二个原因更为重要———“越来越多从内地到港求学的学生,把好口碑传回去了,他们讲述的亲身经历,展示的良好素质,比我们自己宣传自己效果更好。”
但翻开香港各高校的内地招生记录,不难发现,这些年赴港求学的内地学生主要还是来自沿海城市和经济较发达的大城市,比如北京、上海、广州、深圳等地。
“客观地说,现在能来香港读书的学生除了本人品学兼优以外,他们的家庭大都也是经济条件比较好的。因为这里的学费、生活费开支确实比内地高很多。”以香港理工大学为例,林兆玉介绍:“本港生一年学费4.21万元,内地生要6万元。加上各种生活支出,内地生在港求学费用一年至少要10万元。”
而香港现行法律规定,内地学生和留学生在港求学是不允许兼职打工赚钱的,因此即使有一定的奖学金补贴,如果家境不好,高额的学费和生活费很有可能将有志赴港求学的内地学生拦在门外。
一些利好政策正在商讨
据不完全统计,9年来,内地赴港求学的本科生人数逾万人,研究生、交换生由于开始招收的时间较早,数量更多,难以统计。而刚刚结束的2006年度招生,则为历届之最,香港8间高校总共录取了1400多名内地本科生。
从1998年至今,香港教育统筹局对于本地8所主要院校的内地招生人数均有严格要求。从最初每校每年几十人,到如今基本控制在年度招生人数的6%-8%左右。2005年,内地学生在港求学共交缴的学费达3亿港元。林兆玉说:“不要光看到内地大学生的学费偏高,其实香港政府对于每位大学生的培养补贴一年不少于20万元。”
香港教育统筹局透露,眼下多个部门正在商讨有关新政策,包括拟放宽对内地学生的入境限制;拟仿效澳大利亚、英国等国家,准予内地学生在港求学期间可适当兼职等。“但前提是学生兼职的工作必须与本学科有关。”香港教育界人士对此预测,一旦政策执行,将会有更多的内地学生愿意赴港求学。
内地学子亲口讲述、记者亲身感受香港高等教育特色:多元、自由、务实。
多元———内地学生在香港,面对的是截然不同的生活与教学模式。这里没有“班集体”、“班主任”,一同上课的同学可能来自不同的院系、不同的年级。上课,是全英文教学;下课,则有丰富的HALLLIFE(宿舍生活)。在复旦大学读过一年再转到香港大学的何羽琳说,在复旦,需要面对学业的压力,如果在图书馆比别人少泡了一个钟头,都会觉得自己落后了;可在香港,需要面对的则是选择的压力,那么多那么丰富的节目,你该如何取舍?
多元文化,是香港高校乃至城市的特色。香港城市大学的新生孟昊就惊奇地说:我才上了4门课,居然拥有了来自3个国家的老师!而浸会大学一名学生的“宿舍生涯”不可谓不丰富,住宿3年,和3个不同国家地区的学生当了舍友……
自由———自由气氛,更是香港教育倡导的。这里没有森严的等级,更没有不许学生知道的“思想禁区”。香港大学数学研究所所长、数学系教授莫毅明说,曾经自己要开一个面向研究生的讲座,本科生找上门提出想旁听后,他马上将演讲稿修改得尽量深入浅出一些……数学系研究生的许多课程,也是几间高校一起上的,以小组研讨的方式。莫毅明认为“这是一举几得的好事”。“各学校的优势学科可以互补,而且热烈的学术讨论气氛,更能擦出更多思想火花”。
务实———丰厚机会,则是内地学生最看中的。几乎所有香港高校与欧美大学都有交换生计划。来自广州华南师范大学附中的浸会大学二年级学生SOFIA说:“不会有名额所限,只要你愿意,人人都可以申请去国外的大学交换学习。”不少著名跨国企业也会给学生提供实习机会。许多接受记者采访的学生都表示,香港高校的教育很“务实”,提供种种与社会接触的机会,让自己的人生写下与众不同的一笔。“学生的聪明程度也许相差无几,但丰富的人生经历,不单开拓眼界,也会给他们增加竞争的筹码。”一位负责内地招生的老师如是说。
从各校提供的数据来看,前几年从香港高校毕业的内地生,绝大部分留在香港就业或深造。而这几年,内地发展前景十分可观,毕业生的选择也更多,约六成会留港工作、进修,两成左右出国,两成左右回内地工作。“没有更好,只有更合适。”这是多位香港高校教务长对内地高校与香港高校比较后的结论。
新潮的服饰,挑染的头发,大大的墨镜,粗粗的手链,周到的举止……如果不说,眼前的他,已经完全像个“香港仔”。
林戈,珠海人,三年前广东省高考英语状元,如今是香港中文大学酒店管理专业学生。
如果说从新生身上,我们感觉到更多的是求学的快乐,那么从即将面临毕业压力的“老生”身上,则让人体会到了生存的不易。为了更好地融入香港,每个假期,林戈都在实习中度过,离家那么近,他却有两年未回了。
另一个高中不算很辉煌的“深圳仔”陈星光,则在香港理工大学找到了自己的舞台:参与创办香港第一个有注册的大学内地生社团;找校长“讲数”,要求及时修改每个内地生学生证上的“F”(Foundation,基础之意,内地生需要多读一年基础课程,因此有此标记)后缀;成功组织举办多次活动,包括采访凤凰台副台长,在深圳开论坛,争取到汇丰银行资助,创办中国文化展台等。陈星光以自己的能力,赢得了许多港生的认可与尊重。
其实,在香港求学并不轻松,“混日子”不容易。有学生说,在内地高校读书,总是等到考试前才开始复习;而在香港读书,平时都有很多的小测验和作业,非考试阶段也要读书、查资料。内地高校,很多时候是老师教什么学生学什么,而在香港,老师往往起到一个引导的作用,让学生自己学习自己判断,因此,需要更强的自律性。
绝大部分的学生都积极融入香港的生活与文化,最短的两个月就基本学会粤语。不过,并不是所有人都能那么适应这里的水土与文化。有个别学生成为“旁观者”,在香港几年,都不会说、不敢说(也有不屑说)粤语,“毕竟现在内地生越来越多,他们自己可以抱成一个小圈子,不讲粤语也没有问题”。
几乎大部分非沿海地区的内地生,都会抱怨饮食又贵又不对胃口。还有学生“看不惯”香港学生玩游戏能玩得那么“开放”,甚至“过分”。某校一名山东学生很苦恼地说,偶尔舍友带女友回来住,他似乎也只有“忍、躲”二字诀。而如果他看影碟或学习晚了些,可能会被港生投诉;而港生闹腾到很晚,他却不愿“惹是生非”去投诉,只能自己捱……
不少学生都说,在香港求学,最大的遗憾也许在于,你很难像在内地高校那样,与同宿舍的兄弟姐妹成为至交。在香港高校,本地生对外来生很友善,大家表面上相处融洽,但都是很独立和自我的个体,深交不易。
不少香港老师和学生,对内地生的评价都是:勤奋、基础扎实、内敛、不太善于展示自己……而香港恰恰是一个有些浮躁也需要个人表达的社会。内地生融入还是旁观,确实是一个问题。
打拼在香港,心头总有一丝迷茫……这句话源于在港求学的内地生主办的一份电子杂志。其实,也是许许多多面临就业压力的毕业生心里的话。
到香港近两年了,Calvin仍觉得,这座城市不属于自己。Calvin,小黄,四川人,本科毕业于中国传媒大学(原北京广播学院),研究生就读于香港中文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由于不会说粤语,找工作也不太顺利。
经过几个月的奔波,最近Calvin终于在一个幼儿培训机构找到一份教授普通话演讲和朗诵的工作,月薪在一万元左右。Calvin用“艰辛”来形容自己找工作的经历。“我投过很多份简历,大单位如《东方日报》、TVB等,小的公司都记不清了。前些时候在一个小公司尝试当了几天PR(公关),老板太刻薄,我呆不下去了。现在总算找到一份比较对口的工作,毕竟我原来是北广毕业的。”说到这些,他脸上有点淡淡的惆怅。“不要把前景想得那么美好!”Calvin说,香港本地人都说“?食艰难”,而对于内地生,还要面临以下的障碍:一是语言不通。尽管许多学生几年后都能讲上一口粤语,但总比不上母语来得顺畅,公司不喜欢雇用沟通有困难的员工。二是按照法律规定,公司雇用非本地员工需要办理一定的手续,有的公司会觉得麻烦。三是求职范围小,有些工作,比如航空公司,只能雇用香港永久居民。四是有些行业,特别是传媒业,认为外地人对香港的熟悉程度远不及本地人,所以不愿雇用内地来的学生。
Calvin坦言,他有过一次很不愉快的经历:面试时原来谈得好好的,但对方一听他是大陆人时脸色马上不一样了。Calvin仍然觉得与内地学生相处更舒服,部分香港学生虽然表面上不说,可是骨子里还是有些优越感,会有点看不起大陆学生。
Calvin最想对报考香港学校的内地学生说的是:“香港很现实,生活在这个繁华城市中的人内心的痛苦只有自己知道。每个香港人都生活得很不容易,而作为一个大陆人,要在香港生活好,就更不容易。”
据了解,内地生成功留港工作的,入行之初平均月薪在1.1万-1.3万元左右。数字上虽然比起内地工资水平高出数倍,但据记者在香港特区政府官方网站获得的数据,香港2004年底,进出口贸易、技术人员、文员和非生产工人的月薪已达到11549元,而且香港的消费水平高,以大学本科毕业生获得的工资,所达到的生活质量相当有限,如果要买房,则更难以想象。
对于所有内地生而言,留下还是离开,是最终都要面临的抉择。不少内地生都建议,来读书时就应把这个问题考虑在前。
今年广东省的高考状元中,一个毕业于广东省实验中学的女孩子曾笑着说:我想过优雅的生活。她,就是孙贝贝。
在香港中文大学,记者找到了贝贝,近距离感受她全新的大学生活。
走在被学生戏称为“情人小路”的山道上,孙贝贝笑着说:“我考进了亚洲最繁华的城市,却住进了山里。”
这天,是周一,贝贝只有一堂课,不过,她可没闲着。
一大早,她就起来复习功课了。宿舍背山面海,在香港算是“豪宅”。她把这个小“家”布置得很温馨:床上放着一只爸爸送给她的长颈鹿公仔。
刚来香港,贝贝觉得自己还有些“焦头烂额”,一切都在适应中。她和当地学生最大的不同就是作息时间———她还保持着高中时晚上11点前休息、早上7点左右起床的习惯,但香港的学生可都是出了名的“夜猫子”。
全英文的教学,使得贝贝不得不努力。不过,她很会自我调节,复习累了,宿舍楼下就有琴房,她可是钢琴八级呢,自娱自乐弹几曲,嗯,感觉好极了!
才来三周,贝贝似乎已经开始感觉到时间不够用了。多媒体图书馆里,只要刷刷学生卡,各种影碟光盘书籍随便免费看;各色各样的社团活动和讲座,也令人应接不暇。她快把学校发的校园地图翻烂了———中文大学是全港面积最大的校园,学生们上课有时要坐十分钟的校巴。她觉得自己应该尽快熟悉校园。
转眼快12时,该吃午餐了。即使在大学里,香港的伙食也比内地要贵很多,不过,选择也相对多一些,中西餐什么都有。贝贝很少吃西餐,她还是喜欢打一份饭、两份菜,“香港青菜贵,得吃多点哦!”
边吃饭,她还在惦记着:下午上微观经济学,她还有16页书没预习,“现在看英文书还看得很慢,我要早一点到课室预习呢。”吃完饭,她直接走山路到了课室。此时离一点半的上课时间还有将近一个小时,她是第一个到课室的学生。有趣的是,随后提早到课室预习的学生都是内地生,他们都和贝贝熟稔地打招呼。
下午的课,充分体现了香港的教学特色:华人老师给华人学生用英语授课。老师不写黑板,用电脑加幻灯,图表多多。而且还常常提问,但气氛比较自由,一般老师刚发问,下面的学生已经“群答”了。贝贝听得很认真,不时地还查查快译通。一下课,她第一时间冲到讲坛上,向教授请教了几个问题,这才将老师“放过”。
问起以后的打算,她说:“其实在这里我什么都想试一下,能够做的我都会做,然后再看看我的方向吧,现在最重要的还是先习惯这里的生活。我想,是时候要改变自己的作息时间了。”
香港高校招收内地学生,始于2002年。一项权威调查显示,越来越多的内地考生更倾向于到香港读书。今年9月,香港教育统筹局透露,拟进一步放宽对内地学生的入境限制,并准予内地学生在港求学期间适当兼职等。这一系列政策将进一步刺激内地学子赴港求学的热潮。
事实上,香港高校内地招生之初,在很大程度上是以增加内地与香港之间交流为主要目的的政府行为,旨在提升香港高校的学生水平及学校的竞争力。然而越来越多内地优秀学生对香港高校趋之若鹜,正在颠覆着内地学生与家长的传统观念。
香港高校究竟凭什么能吸引如此多的内地优秀人才?是高额奖学金?是留港就业的机会?
在港调查期间,本报记者在与众多内地学生交流的过程中感受到,香港高校之所以成为“抢手货”,与它们以学生为核心的教育培养机制有着很大的关联。灵活的交换生制度、充满人性化的选课制度、不惟分数论的鼓励式教育,以及热情活泼的宿舍文化等,都是吸引内地优秀学生的“王牌”,并且使学生在“学”与“玩”的过程中,充分提升德、智、体、群、美及情绪等方面的综合素质。而香港高校对于学术防腐的机制与文化氛围,更使学生感受到高等教育的公平与学术的严谨。
论者认为,香港高校与内地高校的教育模式、理念存在很大差异,但培育人才的相同目的,必将使香港与内地高校殊途同归。通过两地优秀教育制度的相互借鉴,有朝一日,香港与内地的高校,或许都不再是高不可攀的象牙塔。
港校为何“吃香”?内地生如何融入当地?毕业后前景怎样?本报记者深入港校求解诸问题
文/图本报特派记者 曾璇 区健妍 实习生 张斯华 罗桦琳
今年高考,最“刺激”的消息莫过于多个省市的状元舍弃北大、清华等内地名校而投奔香港高校。近年来,随着香港高校纳入中国大陆高考招生计划,越来越多香港高校成为内地考生和家长心中的“香饽饽”。
香港高校到底好在哪儿?内地生在香港求学和生存是否符合他们的预期?赴港求学的“投入与产出”是否能成正比?两地高校又有哪些地方可以互为借鉴、共生共荣?
近日,本报特派报道组赴港“探营”,走访了多家高校,试图还原内地生在香港的真实生活。
赴港求学必须才财兼备
在香港这个700万人口的大都市里,内地学子总共不到7000人,只是沧海一粟。然而,他们却是“标杆”,身后每年几十万人的高考大军,几百万的考生家长,都在看着他们;他们也是“靶子”,太出色会被怀疑“抢饭碗”,不出色则既不可能出去,也不可能适应。
而这个改写他们人生的抉择,往往是瞬间决定的。
1998年港校在内地招生
早在1998年,香港数间高校已被允许在内地招收本科生。香港大学中国事务总监黄依倩女士依然记得:“第一批选择来港大读书的内地大学生总共才30人。”经过与国家教育部的磋商,香港大学制定了一套特殊而“低调”的内地生招收模式———在清华、北大等少数几家知名内地高校的应届大学新生中再考试筛选。这意味着,被选中的学生将再次面临一次艰难的取舍:或赴港求学,或坚守内地名校。而当时,香港高校的种种,并不像今天那样广为人知。
“很佩服他们,如果不是有充分的自信,愿意面对任何挑战,怎么敢到一个全新的环境,开始全新的求学生活?”黄依倩说,这30名内地学生日后的出路大体有三:大部分选择出国深造,一部分留港工作,“印象中,只有一人回北京发展。”
如果说第一批“吃螃蟹”的学子还是心存疑问赴港求学,第二批、第三批,则有些“抢破头”的意味了。黄依倩说,第二年招生,是在几间名校的录取生中“百里挑十”,第三年则是“百里挑一”了。类似的情况也出现在香港中文大学、浸会大学等院校的内地招生过程中。
这两年内地报考生剧增
多年负责香港理工大学内地招生工作的学术交流主任林兆玉女士说:“香港院校在内地招生的转折点是在2004-2005年,单是报考人数就从3000人剧增至9600多人。”为什么?林兆玉认为,“首先是香港院校在内地招生的宣传和推广更加到位了,以前只去广东、江苏等沿海省市,现在连贵州、四川等内陆省市也去了。”她认为第二个原因更为重要———“越来越多从内地到港求学的学生,把好口碑传回去了,他们讲述的亲身经历,展示的良好素质,比我们自己宣传自己效果更好。”
但翻开香港各高校的内地招生记录,不难发现,这些年赴港求学的内地学生主要还是来自沿海城市和经济较发达的大城市,比如北京、上海、广州、深圳等地。
“客观地说,现在能来香港读书的学生除了本人品学兼优以外,他们的家庭大都也是经济条件比较好的。因为这里的学费、生活费开支确实比内地高很多。”以香港理工大学为例,林兆玉介绍:“本港生一年学费4.21万元,内地生要6万元。加上各种生活支出,内地生在港求学费用一年至少要10万元。”
而香港现行法律规定,内地学生和留学生在港求学是不允许兼职打工赚钱的,因此即使有一定的奖学金补贴,如果家境不好,高额的学费和生活费很有可能将有志赴港求学的内地学生拦在门外。
一些利好政策正在商讨
据不完全统计,9年来,内地赴港求学的本科生人数逾万人,研究生、交换生由于开始招收的时间较早,数量更多,难以统计。而刚刚结束的2006年度招生,则为历届之最,香港8间高校总共录取了1400多名内地本科生。
从1998年至今,香港教育统筹局对于本地8所主要院校的内地招生人数均有严格要求。从最初每校每年几十人,到如今基本控制在年度招生人数的6%-8%左右。2005年,内地学生在港求学共交缴的学费达3亿港元。林兆玉说:“不要光看到内地大学生的学费偏高,其实香港政府对于每位大学生的培养补贴一年不少于20万元。”
香港教育统筹局透露,眼下多个部门正在商讨有关新政策,包括拟放宽对内地学生的入境限制;拟仿效澳大利亚、英国等国家,准予内地学生在港求学期间可适当兼职等。“但前提是学生兼职的工作必须与本学科有关。”香港教育界人士对此预测,一旦政策执行,将会有更多的内地学生愿意赴港求学。
内地学子亲口讲述、记者亲身感受香港高等教育特色:多元、自由、务实。
多元———内地学生在香港,面对的是截然不同的生活与教学模式。这里没有“班集体”、“班主任”,一同上课的同学可能来自不同的院系、不同的年级。上课,是全英文教学;下课,则有丰富的HALLLIFE(宿舍生活)。在复旦大学读过一年再转到香港大学的何羽琳说,在复旦,需要面对学业的压力,如果在图书馆比别人少泡了一个钟头,都会觉得自己落后了;可在香港,需要面对的则是选择的压力,那么多那么丰富的节目,你该如何取舍?
多元文化,是香港高校乃至城市的特色。香港城市大学的新生孟昊就惊奇地说:我才上了4门课,居然拥有了来自3个国家的老师!而浸会大学一名学生的“宿舍生涯”不可谓不丰富,住宿3年,和3个不同国家地区的学生当了舍友……
自由———自由气氛,更是香港教育倡导的。这里没有森严的等级,更没有不许学生知道的“思想禁区”。香港大学数学研究所所长、数学系教授莫毅明说,曾经自己要开一个面向研究生的讲座,本科生找上门提出想旁听后,他马上将演讲稿修改得尽量深入浅出一些……数学系研究生的许多课程,也是几间高校一起上的,以小组研讨的方式。莫毅明认为“这是一举几得的好事”。“各学校的优势学科可以互补,而且热烈的学术讨论气氛,更能擦出更多思想火花”。
务实———丰厚机会,则是内地学生最看中的。几乎所有香港高校与欧美大学都有交换生计划。来自广州华南师范大学附中的浸会大学二年级学生SOFIA说:“不会有名额所限,只要你愿意,人人都可以申请去国外的大学交换学习。”不少著名跨国企业也会给学生提供实习机会。许多接受记者采访的学生都表示,香港高校的教育很“务实”,提供种种与社会接触的机会,让自己的人生写下与众不同的一笔。“学生的聪明程度也许相差无几,但丰富的人生经历,不单开拓眼界,也会给他们增加竞争的筹码。”一位负责内地招生的老师如是说。
从各校提供的数据来看,前几年从香港高校毕业的内地生,绝大部分留在香港就业或深造。而这几年,内地发展前景十分可观,毕业生的选择也更多,约六成会留港工作、进修,两成左右出国,两成左右回内地工作。“没有更好,只有更合适。”这是多位香港高校教务长对内地高校与香港高校比较后的结论。
新潮的服饰,挑染的头发,大大的墨镜,粗粗的手链,周到的举止……如果不说,眼前的他,已经完全像个“香港仔”。
林戈,珠海人,三年前广东省高考英语状元,如今是香港中文大学酒店管理专业学生。
如果说从新生身上,我们感觉到更多的是求学的快乐,那么从即将面临毕业压力的“老生”身上,则让人体会到了生存的不易。为了更好地融入香港,每个假期,林戈都在实习中度过,离家那么近,他却有两年未回了。
另一个高中不算很辉煌的“深圳仔”陈星光,则在香港理工大学找到了自己的舞台:参与创办香港第一个有注册的大学内地生社团;找校长“讲数”,要求及时修改每个内地生学生证上的“F”(Foundation,基础之意,内地生需要多读一年基础课程,因此有此标记)后缀;成功组织举办多次活动,包括采访凤凰台副台长,在深圳开论坛,争取到汇丰银行资助,创办中国文化展台等。陈星光以自己的能力,赢得了许多港生的认可与尊重。
其实,在香港求学并不轻松,“混日子”不容易。有学生说,在内地高校读书,总是等到考试前才开始复习;而在香港读书,平时都有很多的小测验和作业,非考试阶段也要读书、查资料。内地高校,很多时候是老师教什么学生学什么,而在香港,老师往往起到一个引导的作用,让学生自己学习自己判断,因此,需要更强的自律性。
绝大部分的学生都积极融入香港的生活与文化,最短的两个月就基本学会粤语。不过,并不是所有人都能那么适应这里的水土与文化。有个别学生成为“旁观者”,在香港几年,都不会说、不敢说(也有不屑说)粤语,“毕竟现在内地生越来越多,他们自己可以抱成一个小圈子,不讲粤语也没有问题”。
几乎大部分非沿海地区的内地生,都会抱怨饮食又贵又不对胃口。还有学生“看不惯”香港学生玩游戏能玩得那么“开放”,甚至“过分”。某校一名山东学生很苦恼地说,偶尔舍友带女友回来住,他似乎也只有“忍、躲”二字诀。而如果他看影碟或学习晚了些,可能会被港生投诉;而港生闹腾到很晚,他却不愿“惹是生非”去投诉,只能自己捱……
不少学生都说,在香港求学,最大的遗憾也许在于,你很难像在内地高校那样,与同宿舍的兄弟姐妹成为至交。在香港高校,本地生对外来生很友善,大家表面上相处融洽,但都是很独立和自我的个体,深交不易。
不少香港老师和学生,对内地生的评价都是:勤奋、基础扎实、内敛、不太善于展示自己……而香港恰恰是一个有些浮躁也需要个人表达的社会。内地生融入还是旁观,确实是一个问题。
打拼在香港,心头总有一丝迷茫……这句话源于在港求学的内地生主办的一份电子杂志。其实,也是许许多多面临就业压力的毕业生心里的话。
到香港近两年了,Calvin仍觉得,这座城市不属于自己。Calvin,小黄,四川人,本科毕业于中国传媒大学(原北京广播学院),研究生就读于香港中文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由于不会说粤语,找工作也不太顺利。
经过几个月的奔波,最近Calvin终于在一个幼儿培训机构找到一份教授普通话演讲和朗诵的工作,月薪在一万元左右。Calvin用“艰辛”来形容自己找工作的经历。“我投过很多份简历,大单位如《东方日报》、TVB等,小的公司都记不清了。前些时候在一个小公司尝试当了几天PR(公关),老板太刻薄,我呆不下去了。现在总算找到一份比较对口的工作,毕竟我原来是北广毕业的。”说到这些,他脸上有点淡淡的惆怅。“不要把前景想得那么美好!”Calvin说,香港本地人都说“?食艰难”,而对于内地生,还要面临以下的障碍:一是语言不通。尽管许多学生几年后都能讲上一口粤语,但总比不上母语来得顺畅,公司不喜欢雇用沟通有困难的员工。二是按照法律规定,公司雇用非本地员工需要办理一定的手续,有的公司会觉得麻烦。三是求职范围小,有些工作,比如航空公司,只能雇用香港永久居民。四是有些行业,特别是传媒业,认为外地人对香港的熟悉程度远不及本地人,所以不愿雇用内地来的学生。
Calvin坦言,他有过一次很不愉快的经历:面试时原来谈得好好的,但对方一听他是大陆人时脸色马上不一样了。Calvin仍然觉得与内地学生相处更舒服,部分香港学生虽然表面上不说,可是骨子里还是有些优越感,会有点看不起大陆学生。
Calvin最想对报考香港学校的内地学生说的是:“香港很现实,生活在这个繁华城市中的人内心的痛苦只有自己知道。每个香港人都生活得很不容易,而作为一个大陆人,要在香港生活好,就更不容易。”
据了解,内地生成功留港工作的,入行之初平均月薪在1.1万-1.3万元左右。数字上虽然比起内地工资水平高出数倍,但据记者在香港特区政府官方网站获得的数据,香港2004年底,进出口贸易、技术人员、文员和非生产工人的月薪已达到11549元,而且香港的消费水平高,以大学本科毕业生获得的工资,所达到的生活质量相当有限,如果要买房,则更难以想象。
对于所有内地生而言,留下还是离开,是最终都要面临的抉择。不少内地生都建议,来读书时就应把这个问题考虑在前。
今年广东省的高考状元中,一个毕业于广东省实验中学的女孩子曾笑着说:我想过优雅的生活。她,就是孙贝贝。
在香港中文大学,记者找到了贝贝,近距离感受她全新的大学生活。
走在被学生戏称为“情人小路”的山道上,孙贝贝笑着说:“我考进了亚洲最繁华的城市,却住进了山里。”
这天,是周一,贝贝只有一堂课,不过,她可没闲着。
一大早,她就起来复习功课了。宿舍背山面海,在香港算是“豪宅”。她把这个小“家”布置得很温馨:床上放着一只爸爸送给她的长颈鹿公仔。
刚来香港,贝贝觉得自己还有些“焦头烂额”,一切都在适应中。她和当地学生最大的不同就是作息时间———她还保持着高中时晚上11点前休息、早上7点左右起床的习惯,但香港的学生可都是出了名的“夜猫子”。
全英文的教学,使得贝贝不得不努力。不过,她很会自我调节,复习累了,宿舍楼下就有琴房,她可是钢琴八级呢,自娱自乐弹几曲,嗯,感觉好极了!
才来三周,贝贝似乎已经开始感觉到时间不够用了。多媒体图书馆里,只要刷刷学生卡,各种影碟光盘书籍随便免费看;各色各样的社团活动和讲座,也令人应接不暇。她快把学校发的校园地图翻烂了———中文大学是全港面积最大的校园,学生们上课有时要坐十分钟的校巴。她觉得自己应该尽快熟悉校园。
转眼快12时,该吃午餐了。即使在大学里,香港的伙食也比内地要贵很多,不过,选择也相对多一些,中西餐什么都有。贝贝很少吃西餐,她还是喜欢打一份饭、两份菜,“香港青菜贵,得吃多点哦!”
边吃饭,她还在惦记着:下午上微观经济学,她还有16页书没预习,“现在看英文书还看得很慢,我要早一点到课室预习呢。”吃完饭,她直接走山路到了课室。此时离一点半的上课时间还有将近一个小时,她是第一个到课室的学生。有趣的是,随后提早到课室预习的学生都是内地生,他们都和贝贝熟稔地打招呼。
下午的课,充分体现了香港的教学特色:华人老师给华人学生用英语授课。老师不写黑板,用电脑加幻灯,图表多多。而且还常常提问,但气氛比较自由,一般老师刚发问,下面的学生已经“群答”了。贝贝听得很认真,不时地还查查快译通。一下课,她第一时间冲到讲坛上,向教授请教了几个问题,这才将老师“放过”。
问起以后的打算,她说:“其实在这里我什么都想试一下,能够做的我都会做,然后再看看我的方向吧,现在最重要的还是先习惯这里的生活。我想,是时候要改变自己的作息时间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