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工业职院:品牌专业建设要寻找独特突破口
2011年05月11日
来源:中国青年报
用微信扫描二维码
分享至好友和朋友圈
分享至好友和朋友圈
2010年的第一天,北京工业职业技术学院网站上更新的一条新闻让在校的学生们感到欣喜:蒂森克虏伯电梯北京分公司正式与该校签订了校企合作计划,公司从该学院2010年的新生中,订单培养招录机电一体化、电气自动化、楼宇智能化等相关电梯专业的学生63人。近日,又传来喜讯:该公司将订单人数增加到120人,还给出了3年的订单,同时投入220万元用于学生学费资助和设立奖学金。
近年来,在4年“国家示范建设”项目的引领下,学院探索出了一条深度融合的校企合作道路,目前,除了蒂森克虏伯电梯公司以外,学院还与中国铁路建设集团、北京飞机维修公司、海南航空和神华集团等众多企业达成订单培养人才协议,今年订单培养数达500多人,占全年招生总数的1/3。
高职院校应如何在办学过程中坚持校企互动、产教对接、学做合一的理念,同时还能抓住市场需求,卓有成效地加强学生的技能训练?为此,本报记者专访了该院院长陈建民。这位在职业教育领域一干就是30年的教育工作者,道出了他对职业教育的情怀和对高职院校办学的思考。
培养目标和模式应根据市场需要顺势而变
记者:公众开始注意你们学院是从一条新闻开始,2009年,贵校法律文秘速录专业的两名学生被招录到了某中央部委工作,还有一些学生被招录到法院、检察院系统工作,有媒体由此感慨说:“高职生成了香饽饽”。当时的情况是怎样的?
陈建民(以下简称陈):该部委在应届大学毕业生中想招聘两名速录员,但条件比较高:硕士学位、中共党员,每分钟速录200字以上。但在北京的各大高校找,没有发现“目标”,只好“降格以求”:本科学历、中共党员,每分钟速录180字即可。找了一圈,还是没有符合条件的,不得不再次降低门槛,在高职院校中寻找。后来我们的学生脱颖而出,凭实力被选中。
记者:这件事是不是给了您很大的鼓舞?
陈:对。当时确实是引起了很大的反响,甚至可以说在某种程度上转变了一些大部委的用人观念,因为有些单位设置的高门槛只看学历而不看能力。
记者:在高职院校中,设立法律文秘专业比较常见,但法律文秘速录方向却比较少,在当初进行专业调查的时候,学校是出于哪方面的考虑?
陈:学校原来下属煤炭部的时候,煤炭企业的法律人才奇缺,根据企业的需求学校开始培养法律方面的人才,取名为法律事务专业。上世纪90年代中期,随着用人层次的提高和用人单位门槛的提高,尤其是高校的法律本科毕业生增多后,我们的专业没有竞争力了,在2000年左右,学校调整了专业方向,把原来的法律事务专业调整为法律文秘专业。
记者:有一句话说得好,“市场需要的是包子,学校送出的就不能是蛋糕。”高等职业教育的特点决定了培养目标和培养模式应根据市场需要顺势而变,只有变得快、变得对,才能从源头上解决就业问题。
陈:您说得对。法律文秘专业主要是到律师事务所做一些文秘的工作,做来做去感觉还不行,还是没有竞争力,后来经过调研感觉速录专业人才比较缺。2006年,我们把这个专业改造为法律文秘专业的速录方向,改完以后这个专业适应了市场的需求。
技能和文化素养一个都不能忽略
记者:除了专业技能课以外,择业、创业,包括学生的综合素养十分重要,这决定了人才本身能够走多远的问题。
陈:从我们整个教学设计来讲,实际上我们重视两个方面:一是专业技能,一是文化素养,两者都不能忽略。
比如说,我院建筑工程系的工程造价专业,学生毕业后一般都是到建筑企业工作,起薪点很高,一些人在一线积累三五年经验之后,年薪能够达到10万元以上。还有很多人后来创办了自己的工程造价咨询公司,收入就更高了。这和我们在教学过程中,有意识地培养学生的创新和创业能力分不开。
记者:教学生怎样“造价”这个技能可能一个月就掌握了,而我们给学生灌输的创业思维,有可能影响他的一生。
陈:对,我们培养的是人才,他们需要具有创业意识和创新性的思维。
记者:贵校的创业课程是选修课还是必修课?以什么方式进行?
陈:是必修课。创业指导课程每个专业都有,在学校层面有一个学生创业指导中心,同时,每个专业结合自身的专业特点,都开设了“大学生创业工作室”。比如建筑工程系在综合实训楼一层,结合实际的工程项目,老师指导学生在完成实际工作项目的过程中,提高自己的创业能力。
记者:如果学校没有完整的教学体系,经过一定的培训后,让学生顶岗实习,然后工作,等于是把学生当成廉价劳动力推出去。
陈:可能有一些学校的办学是为了挣钱,实际上作为一个高职院校来讲,办学的目的不是挣钱,干的是一项公益事业。如果说片面追求经济效益的话,办学思路就走向了另一个方面,就成了变相的培训机构。
品牌专业建设要寻找独特的突破口
记者:通过国家示范校建设验收之后,学校下一步的计划是什么?
陈:下一步,学院将会更加注重内涵和质量的提升,把更多专业做成全国的“品牌专业”。比如,学校的机电一体化专业引进了德国的INK职业资格证书。这个“机电工程师”的证书在欧美国家很有公信力。搞品牌专业,要考虑到职业资格证书的国际化,人才培养的国际化等。
记者:在教学模式上,你们还有哪些具体的做法和改变?
陈:针对高职教育的特点,我们强调在“做中学,学中做,学训一体”,学校把过去的专业教室全部改造成了学训一体的教室,教师想满堂灌也灌不了。老师讲授知识之后,让学生在做中掌握知识,在动手中学会动脑,这样就适应了高职教育的特点。
记者:在教学管理上,教师有哪些灵活性?
陈:目前,学校对教学实行的是“柔性化”管理,在教学管理上,改变固定的课时排课方式,根据项目需求进行项目化教学,通过完成真实的生产项目来训练学生的技能。
过去,有的项目可能两节课90分钟一个单元,现在可能是半天或者一天来完成这个项目。同时,为方便兼职教师来校授课,调整教学时间,晚上和双休日均可排课。
记者:这样的做法,既有硬件建设又有软件建设,既强调了实训基地建设,同时又强调了教育教学方式的转变。
陈:是。作为学校,只有培养出优秀的毕业生,得到了社会的认可,才实现了我们作为教育管理者或者教育工作者的价值。你说得再好,改革创新再大,如果一个工厂,产品不过硬,肯定不能算是一个好企业;作为高职院校来讲,最终追求的是人才培养质量,培养出为社会经济发展作出独特贡献的高技能型人才。
近年来,在4年“国家示范建设”项目的引领下,学院探索出了一条深度融合的校企合作道路,目前,除了蒂森克虏伯电梯公司以外,学院还与中国铁路建设集团、北京飞机维修公司、海南航空和神华集团等众多企业达成订单培养人才协议,今年订单培养数达500多人,占全年招生总数的1/3。
高职院校应如何在办学过程中坚持校企互动、产教对接、学做合一的理念,同时还能抓住市场需求,卓有成效地加强学生的技能训练?为此,本报记者专访了该院院长陈建民。这位在职业教育领域一干就是30年的教育工作者,道出了他对职业教育的情怀和对高职院校办学的思考。
培养目标和模式应根据市场需要顺势而变
记者:公众开始注意你们学院是从一条新闻开始,2009年,贵校法律文秘速录专业的两名学生被招录到了某中央部委工作,还有一些学生被招录到法院、检察院系统工作,有媒体由此感慨说:“高职生成了香饽饽”。当时的情况是怎样的?
陈建民(以下简称陈):该部委在应届大学毕业生中想招聘两名速录员,但条件比较高:硕士学位、中共党员,每分钟速录200字以上。但在北京的各大高校找,没有发现“目标”,只好“降格以求”:本科学历、中共党员,每分钟速录180字即可。找了一圈,还是没有符合条件的,不得不再次降低门槛,在高职院校中寻找。后来我们的学生脱颖而出,凭实力被选中。
记者:这件事是不是给了您很大的鼓舞?
陈:对。当时确实是引起了很大的反响,甚至可以说在某种程度上转变了一些大部委的用人观念,因为有些单位设置的高门槛只看学历而不看能力。
记者:在高职院校中,设立法律文秘专业比较常见,但法律文秘速录方向却比较少,在当初进行专业调查的时候,学校是出于哪方面的考虑?
陈:学校原来下属煤炭部的时候,煤炭企业的法律人才奇缺,根据企业的需求学校开始培养法律方面的人才,取名为法律事务专业。上世纪90年代中期,随着用人层次的提高和用人单位门槛的提高,尤其是高校的法律本科毕业生增多后,我们的专业没有竞争力了,在2000年左右,学校调整了专业方向,把原来的法律事务专业调整为法律文秘专业。
记者:有一句话说得好,“市场需要的是包子,学校送出的就不能是蛋糕。”高等职业教育的特点决定了培养目标和培养模式应根据市场需要顺势而变,只有变得快、变得对,才能从源头上解决就业问题。
陈:您说得对。法律文秘专业主要是到律师事务所做一些文秘的工作,做来做去感觉还不行,还是没有竞争力,后来经过调研感觉速录专业人才比较缺。2006年,我们把这个专业改造为法律文秘专业的速录方向,改完以后这个专业适应了市场的需求。
技能和文化素养一个都不能忽略
记者:除了专业技能课以外,择业、创业,包括学生的综合素养十分重要,这决定了人才本身能够走多远的问题。
陈:从我们整个教学设计来讲,实际上我们重视两个方面:一是专业技能,一是文化素养,两者都不能忽略。
比如说,我院建筑工程系的工程造价专业,学生毕业后一般都是到建筑企业工作,起薪点很高,一些人在一线积累三五年经验之后,年薪能够达到10万元以上。还有很多人后来创办了自己的工程造价咨询公司,收入就更高了。这和我们在教学过程中,有意识地培养学生的创新和创业能力分不开。
记者:教学生怎样“造价”这个技能可能一个月就掌握了,而我们给学生灌输的创业思维,有可能影响他的一生。
陈:对,我们培养的是人才,他们需要具有创业意识和创新性的思维。
记者:贵校的创业课程是选修课还是必修课?以什么方式进行?
陈:是必修课。创业指导课程每个专业都有,在学校层面有一个学生创业指导中心,同时,每个专业结合自身的专业特点,都开设了“大学生创业工作室”。比如建筑工程系在综合实训楼一层,结合实际的工程项目,老师指导学生在完成实际工作项目的过程中,提高自己的创业能力。
记者:如果学校没有完整的教学体系,经过一定的培训后,让学生顶岗实习,然后工作,等于是把学生当成廉价劳动力推出去。
陈:可能有一些学校的办学是为了挣钱,实际上作为一个高职院校来讲,办学的目的不是挣钱,干的是一项公益事业。如果说片面追求经济效益的话,办学思路就走向了另一个方面,就成了变相的培训机构。
品牌专业建设要寻找独特的突破口
记者:通过国家示范校建设验收之后,学校下一步的计划是什么?
陈:下一步,学院将会更加注重内涵和质量的提升,把更多专业做成全国的“品牌专业”。比如,学校的机电一体化专业引进了德国的INK职业资格证书。这个“机电工程师”的证书在欧美国家很有公信力。搞品牌专业,要考虑到职业资格证书的国际化,人才培养的国际化等。
记者:在教学模式上,你们还有哪些具体的做法和改变?
陈:针对高职教育的特点,我们强调在“做中学,学中做,学训一体”,学校把过去的专业教室全部改造成了学训一体的教室,教师想满堂灌也灌不了。老师讲授知识之后,让学生在做中掌握知识,在动手中学会动脑,这样就适应了高职教育的特点。
记者:在教学管理上,教师有哪些灵活性?
陈:目前,学校对教学实行的是“柔性化”管理,在教学管理上,改变固定的课时排课方式,根据项目需求进行项目化教学,通过完成真实的生产项目来训练学生的技能。
过去,有的项目可能两节课90分钟一个单元,现在可能是半天或者一天来完成这个项目。同时,为方便兼职教师来校授课,调整教学时间,晚上和双休日均可排课。
记者:这样的做法,既有硬件建设又有软件建设,既强调了实训基地建设,同时又强调了教育教学方式的转变。
陈:是。作为学校,只有培养出优秀的毕业生,得到了社会的认可,才实现了我们作为教育管理者或者教育工作者的价值。你说得再好,改革创新再大,如果一个工厂,产品不过硬,肯定不能算是一个好企业;作为高职院校来讲,最终追求的是人才培养质量,培养出为社会经济发展作出独特贡献的高技能型人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