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林高职如何服务城乡新发展

2014年07月29日 来源:光明日报
二维码
用微信扫描二维码
分享至好友和朋友圈

培养城乡发展一体化新型人才

在城乡一体化发展进程中,人的因素最为关键。首先,要不断提高农村劳动力的素质,特别是提高农村青壮年劳动力素质最为紧迫。农林高职教育必须紧紧围绕农村、农业、农民发展的需要和任务设置专业,培养农村适销对路的高素质应用型人才,同时要充分利用人才、技术和资源优势,将自己的办学能量辐射到周边的农村和城镇地区,以推动城乡一体化建设的进一步发展。其次,要培养与城镇化发展相适应的市民群体。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就提出要“推进农业转移人口市民化,逐步把符合条件的农业转移人口转为城镇居民”。中央农村工作会议更是明确要求“到2020年,要解决约1亿进城常住的农业转移人口落户城镇、约1亿人口在中西部地区的城镇化,推动新型城镇化要与农业现代化相辅相成,突出特色推进新农村建设”。这就要求农林高职教育必须实行可持续发展的教育模式,既要培养服务新农村建设的专门人才,又要注重培养学生成为有责任的公民,成为热爱社会、关心政治的现代公民,成为关注环境保护和关心脱贫的社会公民,为城乡发展一体化提供持续的人力支持。

增强农民就业能力

立足当地、服务“三农”、开展培训,是农林高职教育履行服务城乡发展一体化的内在职责。农民就业能力不高的问题是增加农民收入,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难点。根据国家统计局《2010年第六次全国人口普查主要数据公报》,目前,我国农村人口仍有6.7亿多人,占总人口的50.32%。而我国人口中低文化程度和文盲人口绝大部分又是农村人口。对此,中央农村工作会议提出“要提高农民素质,培养造就新型农民队伍,把培养青年农民纳入国家实用人才培养计划,确保农业后继有人”;“要把加快培育新型农业经营主体作为一项重大战略,以吸引年轻人务农、培育职业农民为重点,建立专门政策机制,构建职业农民队伍,为农业现代化建设和农业持续健康发展提供坚实人力基础和保障”。因此,农林高职教育要借助绿色证书工程、青年农民科技培训工程、新型农民创业培训工程、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培训“阳光工程”等平台,在农村开展多种形式的实用技术培训和职业技能培训,提高农民的整体素质,增强农民的就业能力。只有农民具备了发家致富的能力,农村才能真正富裕起来。

提供科技与信息服务

中央农村工作会议明确指出“立足我国基本国情农情,遵循现代化规律,依靠科技支撑和创新驱动,提高土地产出率、资源利用率、劳动生产率,努力走出一条生产技术先进、经营规模适度、市场竞争力强、生态环境可持续的中国特色新型农业现代化道路”。这从客观上要求农林高职教育在人才培养过程中应强调产学研结合,“双主体”育人,将应用技术研究与推广作为学校的重要功能之一。通过建立农村科技示范基地、应用技术培训等途径,为城乡工业、农业产业化发展提供科学技术服务。同时通过收集、分析、整理有关生产、政策、市场、销售等信息资源,为农村项目的引进、生产资料的采购、产品的推销等方面提供信息咨询服务。以湖南环境生物职业技术学院为例,近年来坚持将科技论文写在希望的田野上和秀美的山川中,通过院县(局)合作技术培训、建立农村科技示范基地、组建职教集团等途径,做好人才培养、技术服务以及行业引领,先后培训了农技骨干6000余人,培训农村转移劳动力4500余人,开展藤茶制作工艺、樟树溃疡病、豪猪人工养殖及开发利用技术、湘黄鸡散养组装技术等涉农项目研究,用新的发展成果回馈社会,释放出了巨大的能量,为当地社会经济发展产生了巨大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提升农村文化品位

城乡一体化建设,不仅体现在经济、政治层面,更体现在精神文化层面,这是灵魂所在。因此,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推动城乡一体化建设必须要用社会主义先进文化武装城乡人民,要让现代文化渗透于农村和城镇的每一个角落。然而,目前我国农村文化建设投入不足、文化基础设施落后、公共文化机构运转存在较大困难、文化产品和文化服务的供给不足,制约着人们对科学发展观的理解,制约着人们对粗放式、先污染后治理的农业农村发展方式的根除,制约着农民政治冷漠态度的改变。作为现代文明和现代文化的传播者和集散地的高校,汇集着各种文化思潮,肩负着辐射引导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成果的历史使命。因此,农林高职院校在城乡发展一体化进程中,不仅要向学生、向农民传递技术,而且要承担起对其生态意识、法治意识、民主意识进行启迪的责任,努力塑造懂技术、有文化的“新”公民,还要用自身的优势文化去影响和提升农村文化,转变旧的农业生活生产理念,开阔农民社会视野,了解党和国家新农村建设方针、政策,在法律和制度的范围内主动为社会主义新农村文化建设服务,以促进城乡一体化建设的发展。

(作者 湖南环境生物职业技术学院 王翊覃)